毛云榮
摘要:統編教材在教材的組編中,關注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梯度訓練。同時,在閱讀中形成能力。閱讀教學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要深入閱讀習慣的培養,從而確保中小學生能夠在這一階段顯著的提升自己的閱讀質量。筆者在教學中從“整體感知策略到學會概括的策略到精于批注的符號閱讀,層層深入,構筑學生閱讀基本功。
關鍵詞:統編教材;語文;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統編教材注重閱讀中收獲多樣的閱讀體驗,習得豐富的閱讀視覺和空間感受,可以幫助學生盡快感悟到閱讀的吸引力所在。
(一)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小學的學生在課內閱讀中,可以在教師的朗讀或者多重啟發下,培養學生的多重思維品質,如思維的應變力,思維中的敏捷度等,在多樣的思維訓練中,更好啟迪的學生學會自己來感悟,自己來思考,感悟到自己獨立思考帶來的一種獨特的魅力。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小學的學生在課內閱讀中,在教師的帶領下,初步獲得了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但是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是能力還是很薄弱的。在由課內閱讀引向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用自己的審美觀來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其中收獲屬于自己的心理體驗,理解自己需要收獲哪些美感,內化為自己的心靈美,讓自己的身心和思想都得到根本的促動。
(三)理解文化學會初步積累
學生在文本閱讀中,都會不斷體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在課內閱讀的時候,更可以在逐步深入的閱讀中,感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這個品讀的時候, 學生的思想和情感也在不斷內化。對文化的感悟和積累會更加深刻。與此同時,課內閱讀中,豐富的題材和多樣的語言內容,都可以激發學生自己來品讀,自己來感悟,收獲不同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理解中國語言文字中的文化內涵,使得學生理解語文中的文化內涵所在。
二、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初探
語文閱讀強調的是在閱讀中由靜態的文本中深化出更深的文本內涵。在對文本的多樣解讀中,感悟到語言的弦外之音和意境深遠。統編教材的文本在編排中注重序列,更注重科學,從而實現閱讀能力的循序漸進。
(一)注重感知,培養“整體理解,獲得全局”的能力
小學語文中,對于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是個重要的環節,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各種內容形成以一個整體認知的能力。在這種認知感悟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產生一個推動的作用。如在教學《憶讀書》的過程中,對于文中的“憶”為主線編織文章的事件的回憶性散文。我也是采用“主問題”一線串珠的方式,來讓學生有個整體認識,在提問“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后引導學生有個整體思考,再由學生的答話“冰心奶奶回憶了她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感受”繼而啟發學生不斷思考作家讀書時候的感受。在這個環節,順勢融入了讀書方法的教學,從取長補短的角度,學生梳理出了不同的信息提煉方法,如“圈畫信息,這種方式很快捷,但是回顧總結的時候,還要再瀏覽文本。”最后引導學生思考到羅列“分條列的條理清晰”。
(二)學會概括,培養“提取信息、理解課文”的能力
有關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理解課文的能力”的語文要素,統編教材三年級上下冊共編排了三處。具體來看,第一處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文閱讀要素是“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比如課文有《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等。按照教材提供的教學任務和方案,訓練重點可以確定為:讓學生準確學習中心句,并了解和靈活運用。第二處是第八單元的語文閱讀要素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統編教材編排了一些課后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所以,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編排的“提取信息、理解課文的能力”到“抓關鍵句理解內容,學習概括”,再到“整合散落信息理解課文”,最后“做出推斷,表達閱讀感受”,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層層遞進的。
(三)學會批注,培養“符號運用,自我品悟”的能力
批注教學法可以對文中的情感進行整體梳理,幫助學生感悟到內在鮮明的感情線索。在批注中融入朗讀訓練,同時適當結合一定的朗讀情感,可以使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有個不斷熟悉的過程。在批注符號的使用中,對于情感的表達可以實現鮮明的表達。在批注符號的使用中,還可以更好促進學生發現文中的寫作思路,追蹤到其中的情感線索。從而實現通過朗讀對文本的解讀深化,使得文本的解讀中更多促進學生自己的思考感悟和發現。如在教學《珍珠鳥》的時候,對于其中的“養鳥的經過”可以采用默讀的方法,同時作出一定的批注,如“多么像它的父母”中,傳達了一種親切的感情。再來讓學生來感悟到和一只小鳥的“結緣”。在“生雛兒”的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感悟來讓學生用“齊讀”來朗讀,結合一定的批注,繼續領會作者和小鳥之間感情的升華。如筆者讓學生自己來用符號批注“不敢親近”到“逐漸靠近”“在筆者桌上嬉戲”“每日陪伴”“睡熟陪伴”,在旁邊作出自己的理解。在自己寫批語中,讓學生來感受到一種鳥的生命活力。在“鳥與人的親密接觸”中,通過分角色朗讀,采用適當地編入一定的對話,進行想像性質的寫作,讓學生來感悟到這種鳥與人的親密和諧接觸的零距離感。
在統編教材的教學中,通過對課文的有效分析,從各個角度來尋找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內容,幫助學生步步深入形成自己的能力,從而贏得閱讀教學的深入。對語言文字的品鑒,對篇章的整體感知和自我文本分析能力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彭輝鰲.統編版小語教材中的“語言建構與運用” 以五年級下冊為例談習作教學的編排與實施[J].今日教育,2020(02):54-57.
[2].關注要素 注重整合——南京“攀·燈”名師工作室第17次教學研討活動掠影[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20(01):81.
[3]吳民益.統編本小語教材:越教越有味,越學越有趣[J].今日教育,2020(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