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湖
摘要: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開展德育教育的學校就是在向社會輸送廢品?!庇纱丝梢?,德育教育是學校各種教育教學中的靈魂。高中思想政治這門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的重要任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滲透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在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道德的發展,保證學生健康成長。文章簡要分析了立德樹人理念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希望對有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高中政治是高中生的一門必修課,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該將重點放在“培養人”方面,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智育德育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使命,要求教師不僅要將政治課本中的內容傳授給學生,還應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立德樹人”要求教師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品教育和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培養崇尚真善美的美好品質,在日常教學中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走出校園后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寫的人;要求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理論和實踐上加以教育和熏陶,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1]。
一、挖掘教材內容,聯系生活開展教學
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學科,也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目前,在個別高中教師的政治課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教師對高中政治課的德育教育部分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深入分析教材,導致德育教育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烙印。高中學生的思維已經成熟,有自己的見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脫離,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教學內容和實際聯系在一起,可以對以往事件進行深刻反思,也可以對時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高中政治課本中有許多內容與此相關,例如,在教學“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時,教師應讓學生知道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同時,向學生介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議程,讓他們感悟各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并總結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增強對我國政體的認同感。
二、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滲透立德樹人理念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教育行業。在這種形勢下,教師應該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滲透立德樹人理念,進而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水平,為學生培養良好思想品德提供保障,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專注力轉移到正確道德觀的培養上[2]。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從儒家“家國天下觀”講起,也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或圖片接受道德熏陶。
比如在學習《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傳播》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更多政治知識,在網絡上尋找有關多樣文化的視頻或圖片,在課堂中將視頻或圖片展現給學生。諸如北京的胡同與福建土樓群,傣族的潑水節與火把節,中國十大樂曲,佛教的起源與傳播,中國的傳統節日,世界自然與文化名錄,等等。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三、形成反思習慣,錘煉理性思維
(一)轉化相關知識,做出推理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反思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能錘煉學生的理性思維。此時若能提出一些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的問題,引導他們反思,就能將理性分析和感性體會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推理答案的同時提升愛國思想,起到立德樹人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探究問題“政府的權威從何而來”。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學習了政府的權力是什么,要依法行使權力,如何監督政府權力的行使等問題,但并未直接講到政府的權威從何而來這個問題。此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知識關聯,從政府的權力入手思考政府職員如何謹慎使用權力,完善社會管理,和人民群眾建立和諧關系,從依法行使權力入手探究政府業績和什么有關,從監督政府權力入手思考政府工作人員如何起到表率作用。這樣就從已有知識展開推理,探究了政府權威這個問題。此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反思,思考如何總結出相關的方法,運用到其他問題的解決中。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鼓勵他們將學到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做出整合推理,這樣才能引導他們積極反思,得出理性答案。同時學生也產生了濃濃的愛國情懷,起到立德樹人的作用。
(二)分析錯題原因,追本溯源
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總結錯題的原因,追本溯源,展開反思,這樣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他們就能合理解決。在分析錯題時,也要考慮題目的內容,選擇能讓學生感受社會變化,體會國家政策的內容,進而更好地促使學生立德樹人的思維形成。
例如,在教學“意識的作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十八洞村成功擺脫貧困帽子的事例,分析其原因是什么。有的學生認為是當地人民勤勞,有的學生認為是當地政府恪盡職守,他們的回答都沒有在點子上。此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分析錯題原因,學生發現自己的認識不夠深刻,所提出的原因不是本質的原因?!昂芏嗟胤降娜嗣穸己芮趧?,政府也恪盡職守,那么為何它們沒有成為脫貧的典型呢?”學生發現問題的關鍵是當地在合理調研后找到了獼猴桃這個特定的產物,大力發展相關產業經濟,然后又改善了交通條件,發展了旅游等,所以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找到脫貧方案,這才是關鍵所在。在認識到如何解題后,學生在分析其他問題時也嘗試運用相同的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是高中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是高中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念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加強對高中生進行素質教育,積極改變教育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政治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天元.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0(91):145-146.
[2]余玲芳.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3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