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要:計算機教學是一門不斷更新的課程,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方式和手段上進行創新改革,重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構建知識結構,提升綜合素養。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特點,結合課程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靈活創新教學方法,突出職業教育教學特色,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融合起來,促進學生理解的同時提升其實踐操作能力。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中職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質量提升措施。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想具備高超的專業技能,就要將“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這門學科學懂練熟,通過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科的深入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能,進而幫助學生運用計算機開展學習活動、運用計算機獲得信息等,有效拓寬中職學生的學習視野、拓展學習內容、豐富學習認知,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1中職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中出現的問題
1.1教師專業教學素質較低
在中職院校中,計算機專業教師大多不足,多是非專業教師,這些教師多數只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但是如果要追根溯源地講解基礎知識,還存在諸多不足。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中職院校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要求不斷提升,非專業的中職計算機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已不能勝任目前的教學任務,歸根結底還是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不高,不能夠與時俱進導致學生計算機課程學習成績不高,專業技能難以提升,造成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中存在滯后的問題。對于計算機老師業務素質低,專業老師少的問題,學校領導應高瞻遠矚及時給計算機老師提供學習進修機會,聘請有經驗的專業計算機老師,以便適應計算機教學發展的需求。
1.2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如果教學采用的模式比較多元化,比較科學有效,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質量。反之,假如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固化,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影響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有關知識以后,就會選擇采用機械化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后馬上解析相關的習題,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及時的調節。在解析課程知識內容時就會敷衍了事,影響其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現代職業教育中,教師應更加重視對學生技能的鍛煉,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全面高素質技能人才。
2提升中職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質量的建議
2.1構建教學方法,開展實踐操作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在中職院校中,教師要將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科作為培養學生個人核心素養的主學科,通過構建教學方法,促使教學方法多樣化,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如果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素養降低。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教學技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構建新時代下的“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模式,注重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來幫助學生實現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 “Office”辦公軟件應用時,教師可以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來幫組學生進行深入探究、自主學習,充分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通過將實踐上機與理論知識講解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計算機基礎與應用學科的教學效果[2]。
2.2整合優化課堂教學案例
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中,教學案例往往以配套課程資源包的形式融入教學中,但隨著實踐和教學的改革變化,一些課程資源包已不適用在課堂教學中,這對于學生的興趣激發和學習無有效的意義。因此,教師需要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學情特點和課程特點來整合優化教學案例,使其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演示文稿處理”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掌握PowerPoint2010的文稿編輯、美化及動畫設置。其配套教學資源提供的課堂教學案例素材、內容單調,不夠豐富,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觀察發現他們在玩手機過程中對于鎖屏動畫比較感興趣,這些鎖屏動畫內容十分豐富且在排版方面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能夠直觀表達作者的想法,動畫效果有淡入淡出、旋轉、漸變等,這些均與PPT對象自定義動畫功能十分相似。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整合優化,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動畫引入課堂案例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對動畫進行重新編輯和設置,同時借助智能手機中的相關軟件,使其形成與PPT動畫制作相互融合的實踐案例,也可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制作數字解鎖,具體方法為:插入文本框→輸入密碼數字→調整大小并對齊→添加淡出動畫→蹊蹺動畫→消失動畫→插入文本框→輸入*→淡出動畫→設置開始方式→調整順序,同時結合動畫的播放順序來實施實訓案例教學,通過為學生創設多維立體的課堂情境,使其在音視頻的情境下增強直觀的感官刺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參與熱情,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使課堂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總之,社會的不斷發展助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職院校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對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和促進社會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創新方法,對課程進行改革,有效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更好地結合起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推動中職院校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計算機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林暉.淺論中職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J].職業,2019(18):46-47.
[2]張姍姍.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