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霞
摘要:新一輪的新課改,使學校里的老師們更加注重課堂教學,這就需要老師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不落后于時代,要堅持新課改的目標,努力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所以想要把生物知識學好,就必須要把新課程改革的思想付諸實踐,這樣才能讓高中的生物課程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教學,生物教學,課堂教學,課堂,高中,新課改
前言
高中生物課堂想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做好課堂預習,也就是要認真備課。高中生物學的教學,從傳授專業知識到培養學生主體,從“爬行”到“技能教學”,到修訂課程標準、教科書和書的目錄。其次,要把握當前的教育狀況,并對其個性及主要特征進行培養。要使學生學會積極的學習,使其學習能力不斷的的得到提高,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加強教育目標研究,準確把握教材趨勢
在逐步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會感到自身對教材、學習的認識不足,從而影響到老師對課堂的掌控,進而影響到教師的課堂。如果要改善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就要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習目標、教學需求、教學目的等方面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討。所以,在教學中,更多地是要注意到與知識、課程計劃有關的東西,這樣,課堂上的教科書就會越來越多。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推動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其生物知識水平。
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
現代教育的目標,改變了以往對應試教育的狹窄認識,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也就是“學以致用”。人生是最能讓學生體驗和感受最深的。生物科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老師通過對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的真正價值,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要重視學生的健康成長,要重視學習狀況的調查
要改善課堂教學,就要求我們從“教”到“學”的傳統關系,把教師的教學方法轉換成“活人”,要懂得“學”與“如何學”,使學生了解怎樣去學。通過對高中生物學課程的全面了解,使高中生物學教育的質量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另外,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目的。以最后一位同學為起點,使每位同學都獲得成功。教師要讓大家都變得更好,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享受課堂,從未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教育目的的水平與難度也是決定其成功與否的關鍵。
四、高效的課堂流程能使課堂教學的品質得到提高
教師的課堂管理是以學生學習和特殊環境為導向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也就是說,在生物學習的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習者生物知識水平的關鍵。
1、開展合作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關鍵在于改變以往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成效不佳。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來實現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2、在課堂上,應根據學生的認識程度靈活地提出問題
所以,要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就必須在課堂上進行問題的分析。教師的提問必須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生物知識點的學習基本功是一步一步來的。
3、強調教學法指導是提高學生自主性的根本
李炳婷在《怎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中提到“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本質是讓學生能夠愿意學習,自主學習,學會如何學習的同時可以養成自主管理和自我發揮的能力,也是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能夠反映出教師教育教學的效率。
通過閱讀,記憶知識點,以及長期的實踐,可以補充生物的學習知識。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對課本、老師的盲目模仿、從而忽視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會忽視對文化的探究。在此背景下,“讓我學”成為“我要學”的關鍵在于學生的自主性,研究方法只局限在某一具體的行為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自己的生物學習能力。
4、加強班級活動管理,控制班級節奏
高中的生物課將會有更多的課程活動,但是,學生的活動與學習的時間卻是互相沖突的。長期一直活動的話,會讓學生的學習進度變慢,而如果時間太短,學生的成績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和交互,實現教學過程中各個層面的同學之間的互相促進。
5、“放手”是教師真正提升課堂教學品質的重要途徑
在生物課的最后,教師經常會抱怨說“學生不配合”,“課堂氣氛不積極”。其實,說到底,還是教師們在課堂上不能下定決心,不能信任自己的學生。他們往往以老師的身份來取代學生,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里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學會“放手”,要適當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一個問題進行假設、推測、聯想、想象,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已學的知識,而且可以增強學生觀察、記憶、想象、邏輯思維的能力,同時這還是培養創新型、開拓型人才的基本思維基礎。
結語
因此,要想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必須在課前進行組織安排。在教學計劃中,備課既要考慮教學內容,又要兼顧教學目標、教學工具和教師的配備。我們不但要看教科書,而且要在教室里進行各種活動。另外,要有目標地進行教學實習,以達到對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仍存在著許多需要我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新的教育觀念下,教師的教育品質是對學生一生發展的一種責任。而在生物學方面,老師們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品質,所以高中生物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要靠學生積極的學習來持續地提升。
參考文獻:
[1]康森.新課程下生物課堂教學的困惑于思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楊德亮.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探究[J].教育基礎研究,2011.
[3]肖萍.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化生物課堂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