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摘要: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語文識字類的教學內容較多,但低年級學生年紀小,學習目標不夠明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枯燥的識字學習不感興趣。因此,為突破這一教學局面,教師可以從生活視角講解識字知識,降低漢字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漢字知識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樂趣,確保小學識字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不足
漢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習的起點,但是低年級識字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差,學習動機不強,大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而識字教學需要學習的內容較多,并且需要反復閱讀和書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枯燥性,學生大都提不起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往往會采用講授法將漢字知識一股腦兒地拋給學生,以節約更多的課堂時間,這也導致學生接受漢字知識的效率更低。大部分學生即使在課堂環節掌握了生字知識,然而卻存在生字回生快的情況,在環境變化后,或者字詞搭配出現變化等因素時,學生就會出現不認識已學過的漢字,或者無法準確讀出漢字讀音,抑或無法進行準確書寫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學生識字能力弱。學生忘字快的主要原因不僅在于生字的學習量大、學習時間短,還在于教師缺乏從生活層面的導入。教師沒有形成引導學生以生活角度認知漢字的觀念,從而導致出現識字教學質量不高的情況。
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一)多元互動課堂,點燃學習熱情
處于小學低學段下的學生,其思維意識都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容易受到各類事物的影響,在學習的專注度上普遍有所欠缺。那么教師可以利用該學段下學生的這一特點,構建多元化的互動課堂,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效率。
教師在構建多元互動課堂時,需要結合所講生字的特征與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比如針對一年級下冊“回”字展開教學時,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之前,可以首先寫幾個類似的字在黑板上,其中就有“回”字,之后為學生出一個謎語,“四面看來方方正,四面看去都是它”,讓學生開動腦筋從黑板所寫的字中選擇正確答案,哪位學生最先猜出,教師給予其一個獎勵,這樣既有趣味的形式,又有獎勵的機制,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極大提高,對識字與寫字的學習也會又快又牢固。再如,教師在課上帶領學生進行漢字復習時,可以通過游戲小競賽的方式進行,比如教師可以隨機叫一組學生上臺,教師說出漢字后臺上臺下學生一起寫,寫完后由臺下學生為臺上學生糾正錯誤,從而實現共同提高;之后教師可以加大難度,說出漢字的筆畫,讓學生在學過的漢字中去選擇一個寫出來,哪位學生寫得又快又準確得到教師的獎勵。綜上,類似地互動形式還有很多,如漢字繞口令、漢字編故事等等,只要教師能夠正確應用,學生的學習質量定會顯著提高。
(二)實施精講多練,提高學字能力
對于漢字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與反復練習的過程,一切適用的教學方法都只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若想讓學生長期高質量地記憶與掌握,必須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實現。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秉持一個基本原則,即精準的講和綜合的練。講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漢字的筆畫、結構、字意等講透徹講清楚,從而留出大量時間讓學生練習和鞏固。
當前很多教師難以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就是無法平衡講與練之間的關系,有些教師非常注重講,在課上將漢字基礎知識反復的講解,浪費了大量寶貴課堂時間,雖然學生能夠聽得非常清楚,但是沒有針對性的練習也非常容易遺忘;同時也有一部分教師只是簡單讓學生了解漢字后就針對字的用法和理解開展大量練習,這樣學生該有的問題依然存在,再多的練習也難以凸顯成效。因此講練要兼顧針對性與綜合性,比如教師講完漢字后,首先可以讓學生練習識字,即看到字后能夠正確寫出該字的拼音,之后教師再練習學生的寫字,給出拼音后讓學生以正確的筆畫順序工整地將字寫出來;繼而可以繼續加深難度,針對多音字,形近字等讓學生正確區分,比如針對“長”這個字,讓學生正確寫出該字的兩個拼音后,再根據不同的讀音正確組詞,針對形近字也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正確區分。
(三)實踐生活加強漢字應用
教師利用生活資源優化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模式的終極目標,是幫助學生積累足夠量的語言文字知識,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識字方法和技巧,同時透過生活使學生領略漢字的魅力,驅動學生自主識字興趣和識字能力的多向發展。當然,想要有效達成這些教學目標,相關的識字應用教學板塊是不可或缺的。缺乏應用指導的識字教學模式是不完整的,也難以切實發揮生活資源在其中的引領作用。
教師在滲透生活元素強化學生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時,應依托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的漢字運用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全面促進學生對漢字知識和生活體驗的內化吸收,實現識字教學中“教、學、做”的統一步調。因此,教師在開展生活化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利用生活實踐加強培養學生的漢字應用能力,這樣一方面可以補齊識字教學模式中缺失的運用板塊,另一方面也能使生活資源成為學生識字能力發展的源頭活水,從而使識字課堂煥發生命力,引領學生在生活中有效運用漢字知識。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對學生開展生活化的識字教學引導,對促進語文識字教學改革具有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導入與生活內容相關的知識,這會降低漢字學習的難度。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生活小游戲,激發學生的漢字知識學習主體意識。此外,教師應通過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的不斷推進,尋找并改進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逐步完善并提升自身的生活化識字教學能力,在提高低年級小學生識字能力的同時,有效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包明.淺析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家長,2021(14):112.
[2]柳蕓蕓.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