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華?馬媛
內容摘要:作文是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綜合性的語言活動,也是人們系統地表達知識、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它既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只有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放開種種束縛,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想象;觀察;創新:寫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基礎教育中,所謂創新主要是指通過系統教育和影響,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具有積極探求、勇于開拓的心理取向和精神狀態。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切實打好學生作文基礎,實在是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一、切實轉變觀念,使作文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
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舊的作文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優化作文課堂教學,是提高作文教學的方法。變“教"為“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提倡學生互幫互學、互相評改,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練中改,改中練。我們重視作文修改與講評。一篇作文寫完后,應讓同桌之前、小組之間相互進行點評修改,最后,通過師生集體評議,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使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來修改自己的作文。這種教學模式優化了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修改作文的主觀能動性,既減輕老師負擔,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注重學生觀察與思維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和情感。
作文的過程,既是觀察、思維和表達緊密結合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等 創新能力的過程。
1.指導學生從習作內容入手在生活實踐和書本中進行觀察、思維。教師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 盡可能的讓他們從小就接觸社會。通過參觀、訪問、觀察、實驗、勞動等,從而獲得體驗,豐富生活。讓學生從小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理解的好習慣。這樣可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熱愛豐富多彩的生活。
2.要教給學生觀察和思維的方法。首先,對任何事物的觀察都要有目的,有目的才會有選擇,才會按安照一定目的去選擇需要觀察的景物、人、事的全部或局部。其次,觀察任何事物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或由上而下,或由左面成由外而內,或由整體而局部,反之也可以等。再次觀察要有重點.在對事物有比較清晰的全貌了解之后,要抓住重點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征,作細致的觀察,有時要作反復觀察。
創新能力是創造出新的能力,寫作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勞動,應具有-定的創新性, 這種創新性在教學中就是 “見人所未見,發人所為發”,寫出“人以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意思來,因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意義重大,大有可為。
二、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沒有想象的作文,是干癟無味的。“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能夠把記憶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涌,浮想聯翩,更可以使文章思路更廣闊,內容更充實,形式更多樣,主題更深刻。因此,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利用思維的形象性,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新。
借助想象,獲取靈感。平時在啟發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提幾個“這像什么呢”、“看到這些,眼前會浮現怎樣的畫面呢”等問題,促使學生從實際事物出發,由此及彼,展開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我班的尹思丹同學在作文中寫道:“ 星星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一點、兩.....就像一個個淘氣幼稚的孩子的眼睛。銀河似一條白練橫貫天空。.... 不只過了多久,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東面小山背后探出半個臉,偷偷窺視著人間。”這些描寫,小作者有重點的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使讀者聲臨其境,如見其人,這無不閃爍著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指導學生作文是必須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才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想象的翅膀,才能在廣闊的生活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才能寫出有靈氣的好文章。
三、激發學生興趣讓其主動參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有興趣就有作文的動力;有興趣就有作文的潛力。一旦作文課使學生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進發出對作文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如:在一次“作文”教學上,教材安排的是看圖作文:圖上畫的是節日的早晨,發生在蒙古包里的事情。圖畫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服飾以及蒙古包里的陳設反映了內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節日里的喜悅心情。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看看圖上有誰,他們正在做什么,蒙古包里有哪些陳設,并通過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課上我就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刺激學生的視、聽等感官,再讓學生根據畫面和自已以前所了解的知識說一說大草原的特點,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興趣陡增,各抒己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思維,大膽創新,爭相發言,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都能暢所欲言,我讓同座互講學習,小組互講,推代表講并評議。最后,請同學們根據畫面內容自擬題目,很快就寫好了文章。一節課下來,學生們興趣盎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正如心理學家所說:“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把學習看成是內心的滿足,不是負擔。”當學生對作文感興趣時,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喜怒哀樂的事,就會涌向筆端,從而自覺地、主動地寫作,而且文章富有真情實感。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們在平常的工作中注意積累,善于總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在創新教育這塊新的領域里開辟一條適合本班學生實際的創新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朱厚榮:我怎樣進行愉快作文教學國:語文教學通訊:1991年07期
[2]陳慶玉;作文教學的嘗試國:安徽教育:1996年Z2期
[3]劉樹萱:柳雁::從知識的傳授到能力的培養一試談作 文教學的關鍵一環[J];語文教學通訊;198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