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林
摘要:最近這幾年來,我們國家在教育領域當中做出了很多改革和創新,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全面的發展下去。體育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教育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為了不斷的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熱情,老師需要注意做好體育創新,這樣才能夠帶給學生更多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體育老師的教學內容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除此之外,對于老師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農村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老師需要注意做好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新課改下農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路徑的意義
1.1有效提高農村課改質量
大部分情況下,初中階段的學生所學習的科目比較多,農村初中不管是在教學環境上又或者是教學設備上,其實和城鎮相比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老師需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價值,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模式,加強教學質量,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初中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至關重要,體育課程開展的質量會影響到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做好農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可以帶給學生更好的影響,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農村課改的實際質量。
1.2可以使初中傳統體育課堂教學多樣化
有一些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只看學生的成績,體育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其實會有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地解決,那么會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傳統化和單一化,在體育課堂當中做好教學改革不僅能夠更好的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能夠優化現有的課程內容,改變農村體育教學單一的現狀,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2農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路徑的探究
2.1創新課程設置以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提升體育課的整體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的引導之下,老師需要注意充分的使用多媒體設備,一般情況下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面都比較狹窄,體育學習的技能與以及與體育發展相關的知識了解不是很多,不斷的拓展學生的體育知識視野,老師可以安排相應的室內教學內容,就比如說可以在課堂當中給學生介紹一些體育發展的歷史或者是播放相關的視頻,這樣能夠更好的突出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以這種形式不斷的創新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發揮網絡信息資源的作用,一步一步的打開學生的知識視野。
2.2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創新體育課的基本教學路徑
農村初中的相關課程教學模式一般都是傳統的灌輸式,可能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學習,體育課程在開展的過程當中也是如此,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體育知識,只是跟隨老師的引導,機械的參加一些互動,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不是很好,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當中的內容理解也不是非常深入,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體育教學路徑創新的過程當中,老師需要注意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更新課堂組織形式,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課堂當中老師需要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上課的時候老師需要充分的掌握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長或者是學生實際鍛煉的程度,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比如說學生在學習廣播操的時候,老師可以在教室內先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練習,在室外課開展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邀請一些完成比較好的學生進行動作的演示,這樣能夠充分的保證學生的動作規范性,除此之外,通過模范學生的行為能夠更好的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學之間互相互動和提問,可以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3開展良好的體育競賽,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就比如說學生在學習籃球相關內容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加強學生,對于籃球技能的掌握,老師就可以組織一些體育競賽,讓學生先做簡單的熱身,然后在比賽開始之前讓學生自行分組,之后采取一對對籃球防守一對進攻的方式在學生打籃球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很好的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當然老師需要注意在比賽結束之后進行合理的點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查漏補缺,促進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學生在和他人比賽的過程當中,自身的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3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才用合理的方法借助現有的工具和資源更新,體育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加強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桂華.淺析初中體育素質教育的開展方法[J].學周刊,2019(3):148-149.
[2]鄭博文.淺析提高學生對初中體育課的興趣[J].學周刊,2018(35):155-156.
[3] 肖莉.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