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建娥
摘要:思維導圖是適應教育改革而生的新型教學手段,把它引進教學是有科學依據的。在高中地理課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意義重大,將其應用于高中地理學習中能使同學們深入理解和高效把握知識內容,并能使同學們準確運用基本地理知識,提升地理學習效率,實現個性化學習目標。基于此,文章立足實際,簡要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思維導圖是從西方發展而來,通過塑造整體性思維,逐步向部分延伸。教師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厘清知識點,發散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當前,很多地理課已經引進了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但是由于缺乏適宜的教學手段,導致無法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合理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意識,形成串聯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體現出來,實現對知識的再次記憶,提高知識梳理能力。
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還能夠塑造整體性思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數字展示、邏輯推理為學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大化塑造學生的整體思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2]。只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才能夠做到自主學習。與其他學科相比,地理學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許多專業知識需要學生展開想象和深入理解,才能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充分實現知識的融合。
二、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課前預習應用思維導圖
和初中階段相比,高中階段地理知識容量和難度均有所增大,同學們在理解和記憶時存在較大困難,這就更加凸顯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毫無疑問,高效課前預習必然會引發深入思考,為后續理解知識做好準備。在正式學習之前同學們可以先自主閱讀教材,預習相關知識,并嘗試解決問題。這時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就是最佳的學習工具,同學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預習。
以“多姿多態的地表形態”這一章節為例,同學們可在課前借助思維導圖梳理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相關知識,在思維導圖引領下充分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在此過程中同學們要理解地表形態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進而明確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時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觀念[3]。
(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
地理學科知識點多且較為分散,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采用傳統的筆記學習方法,看起來沒有條理,知識不系統。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式能夠加強知識的輸出與輸入,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也能最大化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教師將枯燥無聊的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
(三)在課后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
結合艾賓浩斯記憶理論,在學習過程中,復習和預習是和學習同樣重要的過程,復習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但從我國高中地理教學現狀來分析,大部分學生在復習時都會頻繁產生遺忘知識點、不知從何處開始復習等多類問題,且不能準確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會導致其無法正確區分知識點,特別是在一些綜合運用的題目中[4]。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在課前預習中以課堂教學為基準,并抓住課后復習的契機,轉變傳統背誦式及習題式的教學理念,應用思維導圖,使學生能夠發動大腦聯想地理知識,將多個知識點整合在一處。
例如,講解“水圈與水循環”時,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的概念,理解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和水資源之間的關系。教師可通過分析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規律,使用基礎的資料闡述說明,幫助學生理解降水量,感受水資源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對水資源面臨的問題進行探究,了解水資源可持續化發展的管控措施。教師要先讓學生閱讀相關的資料和圖片,發展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并經由案例分析及活動等種類教學方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的求知欲更加強烈,樹立正確的水資源保護意識,能夠懂得基礎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聯想、分析實際生活現狀,探究水循環的意義,并思考海水運動的相關分類及運動規律影響,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水資源的分布狀況等內容和各個知識點相連接,這樣學生就可以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復習并記憶和水運動相關的知識點,同時將各個知識點緊密地連接來,逐步構建起邏輯嚴密及完整的知識架構。
(四)地圖與思維導圖相結合
教師在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之前,首先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新課程標準對高中地理課程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還要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地圖教學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若學生不能充分掌握地圖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不能準確找到解圖的相關信息,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授《氣壓帶和風帶》這一內容時,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學生簡單了解什么是氣壓帶,什么是風帶,并在地圖上進行標注。教師合理使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明確氣壓帶和風帶之間的關系,從而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能夠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結束語
總之,老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夯實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增強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豈艷紅.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20(03):225-226.
[2]李曉瑜.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發展,2020(01):87.
[3]李杰.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探究[J].高考,2020(05):66.
[4]李奇鼎.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A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