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
摘? 要: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給社會中的各個行業都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契機,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教育領域內,小學教師群體的日常教學工作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在當前“互聯網+”的工作背景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能夠充分提升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基于“互聯網+”視域芻議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從實際教學案例出發切實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中,“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將小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則成為學生的學習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學生的創新性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離不開“互聯網+”的環境,只有通過信息技術才能運用好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在“互聯網+”教學環境中,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升,讓小學生愛上語文知識,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融匯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發展
網絡時代的教學方式較傳統教學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互聯網+”的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變得更高,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借助了互聯網的共享性與開放性。也正是因為如此,教學資源才變得更加豐富,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從網絡中整理提煉出優質的教學資源供教學使用。并將教學資源充分落實到教學活動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拓寬自身的知識視野,對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是極為有利的。由此可見,優質高效的“翻轉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資源的融匯與利用。
例如在教學《七律·長征》一課時,筆者首先利用互聯網先收集一些關于抗戰時期長征的教學資料。例如長征的起點與歷經路線以及中間發生的故事等。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讓小學生對長征建立一個初步的認知,對于其中發生的事件與重要人物進行詳細了解,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幫助小學生掌握課文知識內容,體會毛澤東同志在創作時的所知所想,小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來看待問題學習知識,不僅可以充分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還能為今后的語文知識學習鞏固基礎,這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二、重視微課教學,加深學生理解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通過講解課本上的知識內容來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的效率是得不到保障的,也無法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現如今“互聯網+”教學環境下開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極具創新性,不論是在教學模式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與傳統教學方式存在明顯不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的教學是為自學而服務的,因此若想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中搜索教學資源來制作微課進行教學。
例如在學習《趙州橋》一課時,教師首先在互聯網中搜索與趙州橋相關的圖片、視頻以及背景資料,獨立制作微課或者在網絡中找到其他優秀教師制作好的微課模板進行《趙州橋》課本知識內容之外的補充。在制作微課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微課的課程時間不能過長,應盡量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因為太長的教學時間會不斷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精神很難專注于學習。但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微課時間不能過長,但是該包括進去的學習重點與知識難點都不能缺失,讓學生在微課教學模式下的學習中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
三、引導學生自學,解決學習問題
在“互聯網+”學習環境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首先需要將小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即將要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先運用自身的理解能力對課堂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與掌握,然后再對自己不明白或存在疑惑點的部分進行標注。最后通過互聯網或與同學之間溝通交流來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倘若經過上述步驟后仍然沒有將問題解決,那么就可以向教師提問,這樣一來不僅充分提升了小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還鍛煉了自身的問題意識。
例如筆者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首先引導小學生通過互聯網的途徑來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然后再對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視頻進行學習,在學習后深入探索相應的知識內容。對課文內容自行提出問題,例如在《落花生》一課的學習中,你明白了什么樣的道理?父親說的話具有怎樣的深意?課文中“體面”一詞究竟具有什么意義等等。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學生就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搜索,或者與同學、老師展開交流與討論,筆者此時發揮了引導者的職責,通過自身的循循善誘來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切實掌握了課文的內涵與意義。
四、展開課堂活動,探索學習方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在自學階段遇到一定的困難。學生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言是不利的。因此只有幫助學生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通常來說,課堂活動的展開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作用是較為明顯的。目前筆者所開展的課堂活動一共分類兩大類,第一類是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這種課堂活動主要是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第二類則是設置教學情境,進行引導式教學,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學習知識。
例如在實際展開活動時,筆者首先將學生按照固定人數進行分組,然后以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組內討論,最終針對學習內容討論出小組的整體看法與認知。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課時,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出現以下幾種問題:“課文中為什么會有月下刺猹這一片段?”“閏土與作者是什么關系?”“這篇課本的中心思想究竟是向表達什么?”等等。在這種問題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一個個小組,并平均組內學生的學習能力,保障小組之間的平衡性。然后學生在組內對這幾個問題進行交流討論,集思廣益地綜合大家的想法,并提煉出精髓。在經過討論得出最終結果后,筆者要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肯定,并進行總結,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內容。
五、重視課后復習,提升綜合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課后復習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應該將之前所學習過的知識內容進行鞏固復習,以此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例如在實際復習的過程中,筆者首先以某一篇學習過的課文為例,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來闡述課文的中心思想,并默寫課文中所出現的生字生詞,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夯實學習基礎,提升學習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如今的“互聯網+”教學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是有著極大提升作用的。不僅能夠簡化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煩瑣步驟,而且還能讓小學生更加充分地掌握語文知識內容。在當前“互聯網+”的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還應該充分注重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翻轉課堂”充分融入“互聯網+”的教學環境中,通過上述內容的操作,不僅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還能幫助小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與學習素質。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 陳莉莉. “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C]∥2021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909-1910.
[2] 牟利衛. “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 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0(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