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瑤
摘要: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是培養小學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之一,美術教育應著重凸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站在發揚傳統文化的角度,打破小學美術教學的局限性,促進美術教育領域與傳統文化的深度結合。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通過小學美術教育引導學生將傳統文化應用于各個領域,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今教育界應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該文通過社會學與教育學的雙重視角,深入挖掘將傳統文化應用于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與含義,以為將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美術;教育;傳承;發展
伴隨全球知識與經濟一體化趨勢的發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的雷同,使部分國家的藝術發展缺乏本國特色,甚至影響當代學生對本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應保證不被社會發展的洪流淹沒。如何促進小學美術教育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界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開展美術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激發他們的藝術創作靈感。藝術創意主要來源于學生對文化的積累,教師只有不斷傳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結合藝術的發展趨勢開展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實現對藝術的追求與創新。
1.對小學生形成獨特的美術風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水墨畫、剪紙等美術作品具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藝術特色。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不僅應該講授繪畫理論和繪畫技巧,更要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洞察力與創造力,使其進一步發現美術作品中的精神含義,深入體會美術的魅力。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小學美術教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傳統藝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創作美術作品,并在作品中融入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感悟,形成獨特的美術風格,在飽滿的藝術理論基礎上創作出更具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
2.促進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融合
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作為現代美術發展的基礎,在悠久的歷史傳承過程中不斷融入先進的藝術思想,從而形成了頗具現代風格的藝術表達手法。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環境變得愈加開放,一些負面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藝術的追求與創造力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必須在小學美術教育階段不斷滲透傳統文化,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與藝術觀。
二、傳統文化傳承在小學美術教育的實踐路線
1.以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資源作為課堂切入點
美術教材作為培養學生美術修養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生掌握繪畫理論知識與繪畫技巧的重要載體。因此,美術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分利用與解讀教材,并掌握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以此為切入點開展課堂教學。如,小學美術教材中蘊含了我國大量古代建筑的圖片,以及一些著名的山水畫、風景畫等,這些都是重要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為學生展示蘊含中華傳統文化的作品,靈活運用傳統文化資源,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不斷增強學生對藝術的感悟能力與創作能力。
2.結合社會實踐,促進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相結合
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組織美術實踐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深度融合。在相關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可通過近距離地感受傳統文化,加深對我國傳統藝術的理解,這對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美術教師播放一些富含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紀錄片,通過寫生加強學生對本地民俗文化的了解。
3.開展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藝術潛力
在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時,只有不斷激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才可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時,要采取多種有效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并利用傳統文化的影響,不斷激發學生的藝術潛力。同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需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適當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對藝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4.用傳統文化理念解讀當今美術作品
學生若想了解某種特定的事物,可以利用多種有效的途徑。如,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快捷地理解作品之間的差異。在讓學生欣賞現代藝術作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似的傳統文化作品,讓學生自行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并從專業的角度探討作品運用的不同的繪畫理論與繪畫技巧,或可以讓學生運用傳統文化理念解讀現代藝術作品。如此一來,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會站在不同角度品鑒現代美術作品,實現傳統文化與美術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傳承與創新
1.深入理解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不僅需要歷史的傳承,而且需要在歷史的發展中結合時代趨勢不斷創新,這也是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魅力的關鍵原因之一。只有傳承才可以不斷創新,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否則創新將會變成無根之木,也就不能被稱為藝術[3]。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要教會學生理解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在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同時,也要不斷融入自身對藝術的理解與感悟,與時俱進,不斷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2.正確處理本土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時代的產物,是一個地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形成的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表達形式。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和諧共生、相互促進。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處理本土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的關系,理解不同國家與地區在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表達的多樣性文化內涵;同時,要教會學生理解中華傳統文化,不斷弘揚并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尊重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斷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對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應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不斷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藝術創作靈感。美術教師應該積極發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資源,運用情境教學法,并結合一定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以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激發學生的藝術潛力,不斷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