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強
摘 要:在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是落實該教育理念的關鍵,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必須要具備過硬的素質,不僅要有專業能力,還要具有健康身體。因此,小學需要重視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教學,采取針對性的訓練策略,優化體育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要求,為學生培養健康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能訓練;開展策略
引言
體能對我們非常重要,每個人的體能水平都不相同,體能的高低和人體先天的身體構造與人體機能有關,也和后天的體能訓練有關。為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教師必須認真規劃體育課堂,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增加體能訓練內容,豐富體育實踐活動,強化學生體質,協調學生四肢[1]。
一、以學生為本,保證學生身心健康
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能訓練時,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目標,考慮到學生現有優勢基礎和長遠發展,科學選擇體能訓練方法、內容,保證訓練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促使體能訓練可以滿足學生身體發育需求。比如,教師在走跑專項項目中,需要先為學生作出基本動作示范,促使學生先了解基本的動作要領,并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以此掌握走跑技巧,要求學生們在走跑的過程中掌握呼吸技巧,注意科學擺臂,避免學生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受傷。對于場地,教師可以選擇樓梯、操場等空間組織學生進行走跑訓練,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特長,創新項目方法,豐富訓練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學生健康成長[2]。
二、創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運動意識
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的時候,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明確體能訓練對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對教學方式以及內容進行有效改善,將一些趣味性比較強、自主性比較強的訓練項目,如跑步、跳繩、籃球相結合開展。在開展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明確每個學生在組內的分工,然后各個小組完成100米折返跑、50個跳繩、3個投籃,用時短的小組獲勝。在該訓練活動中,不僅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還將他們的運動意識以及興趣充分激發出來,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從而逐漸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三、設計合理的體能訓練方案
要想達到高成效的體能訓練目標,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必須制訂行之有效且合理的體育訓練方案,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和身心特點,并結合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學校還可以與校外體育相關的企業合作,共享體育資源,和企業一起舉辦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體育活動,利用企業的體育項目制訂體育課程。學校也可以和體育俱樂部互幫互助,借助俱樂部的訓練器材,靈活運用設施資源,幫助學生提高體能[3]。這不僅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發揮因材施教的優勢來優化教學質量。
另外,教師在制訂體能訓練的課程內容時,需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聽取學生的不同聲音,還要結合社會的需求以及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水平,對訓練結果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調查,按照社會對體育人才的實際要求,調整體能訓練方案,有針對性地培養體育人才。例如,在開始上體育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詢問其體育意向,如學生喜歡什么類型的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結合學生的建議規劃體育課的訓練內容,提前準備好訓練場所和訓練設施,讓學生在學習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同時增強體能。
四、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生身體機能發育不全,在體能訓練中較為辛苦,如果采用的訓練方法不當,不應影響學生參與興趣,也會導致學生體力過度消耗,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教師在進行體能訓練時,需要注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品質,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訓練中。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多樣化情境,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游戲、競技比賽、小組合作、團隊賽、生活化等多種情境,促使學生在積極的環境氛圍中展現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團隊凝聚力。比如,低年級的小學生模仿意識強、表現意識強,教師可以創設表演情境、競賽情境等,讓學生們明確體能訓練的真正意識,促使學生們在特定情境中學習技能、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以此提高學生的精神意志力。
五、拓寬訓練范圍,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
體能、體質的提升需要長期訓練才可以實現,對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利用小學自我意識覺醒時期的優勢條件,注重通過體能訓練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進行體能訓練,以此強身健體,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將訓練內容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延伸到學生生活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為自己制定體育鍛煉計劃,每周、每月,或者在寒暑假上交體育作業。對于體育作業形式可以以書面方式、視頻方式等上交,采用集體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自我體能訓練效果進行評估,通過輔助和自學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訓練效果。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鍛煉技巧、了解鍛煉的作用,教師需要以課堂為基礎,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精神品質,以此實現綜合素質培養目標。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體育訓練中,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體能訓練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轉變教學理念,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訓練,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使他們愛上體育。
參考文獻
[1]王云.探究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方法[J].新智慧,2018(29):95.
[2]鄧躍林.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措施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207.
[3]簡揚新.新時期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2):92-93.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8.2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