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圖婭
摘 要:初中生的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較之前已趨于完善與健全,他們具有著自主的思維想法與學習方式。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嚴謹性與晦澀性,并且難度較高,需要學生耐心的學習與計算。長此以往,備受應試教育的熏陶與荼毒,教師一味地處于課堂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學生的地位彰顯,讓他們時刻處于機械學習的狀態,對課程質量與學習效率造成了消極的抑制作用,因此為了加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應當及時調整教學理念,利用豐富多元的教學手段,營造優良融洽的教學氛圍,切實推動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幾何與代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視為關鍵的兩方面組成,對于該學科而言,課程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將其切實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的問題解決中,并且能夠熟練的掌握知識。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灌輸式教學的影響與作用,教師大多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位置,在課堂教授時缺乏讓學生挖掘思維的契機,導致課堂氛圍乏善可陳,學生的學習激情得不到有效提升。為了提高教學成效,教師應當積極革新教學理念,保障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學生后續深入性的數學學習與發展鋪墊建設的基礎與保障。
一、創設良好情境,激發學習激情
初中階段的學生仍然具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獵奇涉新是他們明顯的特征之一。而初中數學知識尤為的抽象且枯燥,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一定的激情與欲望,甚至會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而對數學學科產生抵觸的情緒。在雙減背景之下,為了讓學生減輕課業負擔,愛上數學學科,并對數學知識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教師應當積極創設優良融洽的教學情境,以學生好奇心為切入點來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在對數學學科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發自肺腑的愛上數學學科[1]。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隨機事件與概率》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概率具有一個基本的認知與了解,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來展開本章節知識的學習。
比如我們在逛街時經常會遇到一些舉辦店慶和開業等活動,這些活動中部分都設有抽獎環節,而獎項的設置有多類獎項等,那為什么人們在抽獎時都能抽到不同級別的獎項呢?另外教師可以在上課開展過程中對抽獎環節進行模擬,讓學生切實去體驗抽獎過程,此時教師便可以將隨機事件與概率的有關內容導入其中,并對其進行有效講解,在教師講解例子和章節內容的基礎上,學生便能夠對該知章節的知識點進行理解與掌握,并發現這是概率的主要體現,所以人們在抽獎時都能夠抽到不同級別的獎項。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削弱學生的課業學習負擔,又能夠提高教學成效。同時還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與欲望,使其滿懷動力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加深入性的了解知識,培養其自身思維,為高校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構建鋪墊堅實的基礎。
二、科學提出問題,創新改革步驟
課堂問題的設計與提問更能彰顯教學改革的步驟,能夠保障整體的課堂教學展現出創新的特色,以逐漸的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與探究。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對問題展開設計以科學有效的手段,提出層次分明的問題,讓學生的思考更具實踐性與有效性,注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滿懷激情地參與到問題的探究與解決當中,展示學生的個性化優勢與價值,加深學生的認知與掌握,形成高效的解決方案,以推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與水平,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與發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多邊形及其內角和》一課的教學開展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通過引對角線分割成三角形,探究得出n邊形的內角和等于(n-2)×180°,然后追問,利用剛才的思路,還有其它方法嗎?以五邊形為例,可以在五邊形的內部找一點,將這點的幾個頂點連接起來,將五邊形分為了五個三角形,在這時增加了一個周角,所以五邊形的內角和是:5×180°-360°=540°,還有其它辦法嗎?這一個點是否就在任一個邊上或在多邊形的最外面,你能推導嗎?通過合理的設計引發學生質疑的課堂環境,就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興趣理解問題,通過主動的追問,把課堂的設疑問題主動權地交由他們,從而為其學習效率的提高帶來支持。
三、開展實踐活動,強化應用能力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大特征就是教師愈發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去組織與設計教學實踐活動,同時要促使活動本身具有一定的多樣性與多元化,有的活動需要學生單獨去完成,有的活動則需要學生合作來完成,所有實踐活動都是在課堂講解完之后進行布置,通過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與意義,幫助其端正學習態度[2]。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數據的分析》一課的教學開展中,在本章節中內容學習過后,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狀況來設計一個課后實踐活動:讓學生對當地某區域近一個月內的空氣污染指數進行搜集,學生可以通過氣象臺播報信息以及網絡資源搜索等渠道,讓學生自主或與其他學生小組合作來完成實踐活動。活動要求:學生在統計完數據后,先求出平均值,然后繪制出相關的統計圖,根據圖表綜合出該地區一個月內的空氣污染指數變化趨勢,根據實際情況整理出該區域出現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在設計相關的解決措施,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能夠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并將其利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解決當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而為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帶來莫大的助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幾條教學策略,教師應當切實意識到自身不科學的教學理念并加以改正。伴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持續加快以及各類教育理念的革新,我國數學教學正在一點一滴的進行轉變,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與時俱進,選擇科學高效的教學手段與內容,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與理解記憶,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進行提高,保障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后續深入性的發展與進步,鋪墊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紅平. 構建初中數學高效翻轉課堂的幾點做法[J]. 新課程, 2020(27).
[2]石生虎.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做法與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