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君 陸佩


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對體檢中心腫瘤標志物異常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后的遵醫行為及心理狀態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方法:選擇2021.6-2021.12期間于我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60例體檢異常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采用奇偶數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兩個組別,后對比兩組患者的遵醫率、干預前后 SCSQ 得分及后 SAS 評分及疾病相關知識評分。結果:研究組體檢者經過護理干預后,遵醫率、SAS 評分、SCSQ 得分及疾病相關知識評分均比照護前有所提升,且所有數據優于參照組體檢者P<0.05。結論:對體檢中心腫瘤標志物異常者實行延續性護理,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的重視和認知,改善患者負面心理,同時提升患者對醫院的口碑。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腫瘤標志物異常;遵醫行為;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我國每年患癌人口逐年增加,人們開始重視自身的健康,且每年做健康體檢的人逐漸增多。目前,大多數體檢中心已將腫瘤標志物檢測納入常規體檢項目中,檢測結果異常的體檢者中有一部分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或其他疾病,并得以有效干預。但大多數患者對其并無了解,導致體檢者產生了焦慮恐懼心理【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于我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60例體檢異常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采用奇偶數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參照組(n=30)和研究組(n=30)兩個組別。兩組數據差異較小(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
1.2 方法
對參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方式,體檢后通知家屬取體檢報告單,并為其講解分析報告,并囑咐體檢者日常飲食及作息等注意事項,并在體檢后定期對體檢者進行電話回訪,做好跟蹤記錄工作。研究組則對腫瘤標志物異常者采取延續性護理,具體內容為:(1)組建護理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溝通技能、日常生活指導技能以及腫瘤標志物異常的醫學健康知識等多種內容。(2)護理人員需要詳細的了解并掌握體檢者的實際情況及個人需求,并建立體檢者個人檔案,對體檢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3)微信電話隨訪:定期有針對性的對體檢者進行一對一的微信電話回訪,掌握體檢者的近況,了解體檢者的訴求,并且詢問身體有無不適或其他癥狀,必要時可對體檢者進行家訪,同時給予專業的指導,隨時關注體檢者的健康【2-3】。
1.3 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遵醫率、干預前后 SCSQ 得分及后 SAS 評分及疾病相關知識評分,對以上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后作為實驗評定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調研中所有數據資料均運用SPSS20.0系統實行專業分析,當中計量數據計均數±標準差,兩組差別比照運用T、X2檢測。計數數據運用百分率(%)代替,若兩組對照結果表明P<0.05,則說明實驗價值顯現。
2 結 果
3討論
腫瘤標志物是伴隨所有腫瘤患者治療進程中的必查選項,在早期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通過實驗得知,體檢者經過延續性護理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作息規律、定期復查等指標高于參照組,通過干預前后 SCSQ 得分及 SAS 評分比較,幫助體檢者緩解心理壓力,消除負面情緒,改善體檢者的心理環境,可讓體檢者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通過認知護理,讓患者能夠正確的看待自身疾病,同時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以體檢者的實際需求為護理工作的出發點,讓護理工作的開展具有組織性以及規劃性,并且學會對自身不良行為進行干預及糾正,促進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采取健康知識教育,為體檢者講解疾病知識以及治療的目的與作用,提升體檢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改變對腫瘤疾病的看法【4-5】。
綜上所述,在體檢中心腫瘤標志物陽性人群中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能進一步提高其相關疾病知識水平、復診率,進而提升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以獲取患者高度滿意與認可,對此建議臨床采納此項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1】蔡美潔.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體檢中心腫瘤標志物陽性人群疾病相關知識水平和復診率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 2022,26(05):111-113.
【2】陳緋,姚荷英.延續性護理對體檢中心腫瘤標志物異常者遵醫行為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2,19(06):922-925.
【3】朱敏.延續性護理對體檢中心腫瘤標志物陽性人群疾病相關知識水平及復診率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 2020,24(14):2044-2045.
【4】張濤,孫紅霞.延續性護理對帶T管出院患者自護能力影響的研究現狀[J].甘肅科技. 2020,35(23):21-22.
【5】熊麗云,黃育晶,張海芹.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 2022,12(01):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