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群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從原來的只關注學生數學成績,進行題海戰術,到現在的數學文化的滲透,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將數學文化滲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促使學生充分了解數學知識,感受數學帶來的魅力,進而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基于此,本文詳細介紹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滲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數學文化的滲透能夠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將復雜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提高學生識別物體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精神,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認識數學知識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知識帶來的魅力,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課堂數學文化滲透的意義
(一)創新教學方法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相對單一落后。教師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知識,這樣不僅影響學生思維的發散,而且也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面對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會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影響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新時代發展保持一致,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使學生愛上數學學科,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數學素質,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豐富學生的視野,進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今后的深入學習夯實基礎。數學文化的融入還可以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更為全面地看待事物,能夠深刻地分析問題。所以,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進而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提升各項能力,同時更好地認識和掌握數學文化。
二、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滲透的措施
(一)利用數學文化,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教師在實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單一地促使學生學會更多的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可以更為全面地思考問題。將小學數學課堂與數學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問題推理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滲透數學文化,保障課堂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進而使學生可以更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這樣的方式對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比如,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比例”這一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將有關的數學文化知識融入其中,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講解關于“比例”的基礎性知識,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社會閱歷少,思維能力有待提升,對于“比例”相關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理解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數學文化,比如地圖,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接觸的機會也比較多。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世界如此之大,怎樣繪制一幅精確的地圖呢?又如何從地圖上測量獲得兩地之間的距離呢?學生七嘴八舌地進行討論,得出在實際地圖繪制過程中可以縮小比例。教師這時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地圖上比例尺的應用,可以通過地圖上嚴格計算出的比例尺得出地圖兩地之間的距離。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動手進行地圖測量,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詳細掌握比例的相關概念和知識,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向學生講解比例知識在生活中的數學文化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下一步學習,進而使學生充分掌握課本知識。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還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數學探索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文化,而且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通過不同的數學活動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小學數學課堂活動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數學文化演講比賽,讓學生自己撰寫數學文化故事并進行演講比賽。學生之間可以交流不同的數學文化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還可以在數學文化故事中學習數學家的精神,更為深刻地理解數學這門學科。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制作數學文化板報和手抄報,讓學生在活動中對數學文化進行詳細的了解,進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科感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譬如,教師在對“圓”相關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滲透數學文化,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在講解“圓周率”時,可以向學生傳遞“圓周率”的數學文化知識。在很久以前,數學家祖沖之就已經計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后七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相關歷史知識,讓學生學習數學家祖沖之的精神,告知學生歐洲相同計算結果是在千年后才被計算出來。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將古代環境與當前環境進行對比分析,告知學生當前生活的來之不易,更要好好學習,做一名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滲透數學文化,促使學生將數學文化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文化,進而促使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教師也需要利用數學文化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進而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剛.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方法探析[J].新課程(上),2019(11):12-13.
[2]郭艷芬.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讀寫算,2019(23):141.
[3]蔣惠琴,楊恒生.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策略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上),2018(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