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動力支撐、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

2022-05-30 10:48:04魏小英李珊雍軍
教育與職業(上) 2022年9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職業教育

魏小英 李珊 雍軍

[摘要]助力共同富裕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時代使命。圍繞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偏差、社會性歧視固著、辦學質量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教融合深度不足等現實困境,文章從強化價值引領、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改善職業教育外部風貌、消除社會性歧視、堅持改革創新、促進協調均衡發展、深化產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徑,以期為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為助力共同富裕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共同富裕;動力支撐;產教融合

[作者簡介]魏小英(1978- ),女,四川眉山人,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李珊(1990- ),女,四川巴中人,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雍軍(1977- ),女,四川南充人,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四川? 南充? 637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四川高等職業教育中心課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對策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GZY19B11)和2019年度四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課題“文化認同視域下高等院校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CSZ1903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2)17-0005-08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即“到202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2035年的遠景目標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2021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賦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務,先行先試、做出示范,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開啟了我國向全民共同富裕奮進的新征程。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蓖ㄟ^政策梳理可見,共同富裕是我國社會當前及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職業教育作為我國的基本教育類型,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理應肩負起重要使命,主動有所作為,助力共同富裕早日實現。

一、 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動力支撐

(一)政策促動:要求職業教育發揮服務共同富裕的社會職能

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各項發展政策,決定了我國教育事業的服務面向,也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全民共同富裕政策為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建設明確了新的服務方向,要求職業教育充分發揮社會服務職能,助力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意見》指出,要“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提升區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充分調動職業院校的技術積累勢能,運用好職業院校的技術創新、推廣和服務能力;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需要職業教育培育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面向社會開展廣泛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社會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水平。

通過發揮人才培養職能,促進社會勞動者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職業教育的基本價值。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需要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職業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和發展方向,強調“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為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意見》在“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部分指出,要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統籌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資金,合理安排就業補助資金,明確要求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職業技能培訓職能。《“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開宗明義地指出“‘十四五時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要求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樣要求職業教育充分發揮人才培養職能,助力全民共同富裕。

(二)戰略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與共同富裕戰略同頻共振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面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到2035年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技能型社會建設與全民共同富裕戰略同頻共振,賦予了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一方面,技能型社會建設有利于提高全民收入水平。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全產業鏈逐步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變,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明顯提高,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更強,客觀上為勞動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打開了空間。同時,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也對勞動者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擁有更高綜合素質、更高知識文化和技術技能水平的勞動者,才能有效適應產業現代化發展的用人需求,實現職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技能型社會建設作為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與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進程同步推進,既能更加充分地發揮職業教育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支撐作用,促進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全民共同富裕的基礎,又能強化產業邁向中高端與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推動勞動者群體的收入水平提升,縮小收入差距。

另一方面,技能型社會建設有利于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一般是指收入保持在全社會中等水平的人員群體,其特點是就業相對穩定、生活相對寬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擁有龐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標志,而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推進全民共同富裕的關鍵突破口。技術技能人才是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來看,以技能型勞動者為主體的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是其建立產業競爭優勢,民眾收入水平持續提升的關鍵性因素。正因如此,《意見》才特別要求“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政策,拓寬技術工人上升通道”。建設技能型社會,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與實現全面共同富裕,既具有邏輯一致性,也具有實踐統一性,由此也賦予了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三)內涵驅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驅動共同富裕

提升辦學內涵,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客觀要求,也是職業教育轉入內涵驅動發展階段的具體體現,有助于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推進全民共同富裕。

一方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助推全民“物質共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辦學體制,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是現代經濟體系的基石,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依托?!兑庖姟分赋觯耙柟虊汛髮嶓w經濟根基,夯實共同富裕的產業基礎”。在過去產教分離的狀態下,我國產業發展的資源主要源于產業內部,而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逐步深入,教育與產業的結合日益緊密。職業教育領域的人才、技術、科研等資源要素與產業領域的各類資源相互碰撞、融合,不僅豐富了產業發展的內涵,也持續拓寬了產業的邊界,強化了產業發展的資源支撐,助推全民“物質共富”。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助推全民“精神共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富足是全民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維度,《意見》明確指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通過建立健全國家資歷框架、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更便利地接受職業教育創造有利條件,能夠有效幫助各級各類勞動者及時接受職業教育,從而不斷擴大職業教育的覆蓋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全民“精神共富”。

(四)多元聯動:職業教育社會化辦學賦能共同富裕

社會化辦學是我國職業教育建設的基本方向,加強社會化辦學可以使職業教育更加深入地嵌入經濟社會體系,更充分地發揮社會服務職能,賦能全民共同富裕的建設進程。

一方面,職業教育社會化辦學激發了經濟活力。職業教育社會化辦學的特點是社會主體、非公資本廣泛參與舉辦職業教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開展多種形式的辦學和育人合作。職業教育社會化辦學的突出優勢在于真正實現了貼近產業市場、貼近勞動力市場、貼近行業前沿辦學和育人,尤其是能夠針對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進行專業布局及人才定向培養,顯著提升了職業教育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和適應性,強化了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為培育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創造了更友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加快全民共同富裕進程。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社會化辦學促進了社會收入分配公平。社會收入分配公平是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前提,《意見》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就是要在更大范圍內促進社會收入分配公平”。社會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是由眾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而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民眾受教育機會不均等。職業教育社會化辦學,構建“校政行企”多元聯動的辦學格局,支持和鼓勵非公資本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充分的受教育機會,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更充分的職業培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作用,能夠加快全民共同富裕進程。

二、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現實困境

(一)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存在一定偏差,難以支撐共同富裕的人才需求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辦學定位上的偏差,影響了人才供給的質量和效率,成為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不利因素。

一方面,職業教育辦學的功利化傾向依然存在。一是部分職業院校狹隘地理解“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將就業作為辦學效益的唯一衡量指標,把就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唯一重點,造成學生綜合素質不健全。二是部分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只注重學習結果表象而輕視教育過程內涵,一味強調工業社會背后的標準化思維,將復雜教育過程進行標準化、簡單化處理,將考試結果作為判定學生學習表現的唯一要素,導致教育過程異化。職業教育辦學的功利化傾向,造成部分技術技能人才和勞動者理想信念缺失,奉獻社會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淡薄,難以形成參與社會建設的內在積極性。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辦學的區域性定位不夠凸顯。我國的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但相當一部分職業院校未能深刻理解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導致辦學定位模糊,弱化了自身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例如,一些職業院校在專業布局上“貪多求全”,為了擴大生源,忽視學校自身的專業建設能力和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技術技能需求;還有一些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上過于短視,盲目跟風,忽視區域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追求設置“高大上”熱門專業,造成職業教育專業布局同質化,專業競爭惡性化發展。這不僅不利于增強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也不利于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更好地投入到經濟社會建設工作中。

(二)仍存在對職業教育的社會性歧視,難以支撐共同富裕的時代需要

現階段我國接受職業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但總體而言職業教育長期以來受到的社會性歧視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變,這顯然不利于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職能的正常發揮,必然會削弱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動力。

一方面,職業教育社會性歧視不利于人才供給結構的優化。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直以來,社會各方對此也是有共識的。然而,“重學輕術”等輕視體力勞動的社會觀念由來已久,職業歧視、教育歧視、學歷歧視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職業教育往往被視為“他人的教育”“失敗者的教育”,很大一部分家長不希望子女就讀職業院校,報考職業院?;旧铣蔀橹锌?、高考失利后不得已的選擇。這種略帶歧視性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職業教育生源數量不足、質量不高,與旺盛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形成錯位,客觀上導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與制造業企業“招工難”并存的現象,既不利于促進社會充分就業,也不利于推進全民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社會性歧視弱化了職業培訓職能。高質量的職業培訓不僅能提高勞動人口的綜合素質,提升社會人力資源質量,還能促進產業鏈向高端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對于實現全民共同富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對職業教育的社會性歧視仍然較為普遍,技能型人才群體的職業榮譽感、社會認同感偏低,對職業生涯發展的期許不高。在這樣的局面下,我國職業院校及行業企業開展的職業培訓,很多時候并不能受到勞動者群體的歡迎。大量勞動者因缺乏對未來職業發展的信心,而以漠然的態度對待職業培訓,使得我國職業教育面向社會提供職業培訓的職能弱化,不利于勞動者就業技能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全民共同富裕的推進。

(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不高,難以滿足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事業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但與我國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步伐相比還略顯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效能。

一方面,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尚未得到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突出體現為實踐性和特色性。其中,實踐性表現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突出實踐能力,特色性表現為職業教育辦學要突出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實踐性方面,當前我國部分職業院校辦學存在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習實訓資源不足、實踐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所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缺乏立即上崗的能力,難以順利實現高質量就業。在特色性方面,不少職業院校缺乏市場化、品牌化辦學意識,在職業教育市場日益成熟的時代條件下,不能完全擺脫對普通高校辦學模式的模仿,辦學缺乏優勢和特色,所培養的人才缺乏就業競爭力,制約自身勞動收入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的教學水平亟須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是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的重要體現,一所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如何,主要取決于教師、教材、教法三大要素。在教師方面,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普遍缺乏企業工作經歷,“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教師培養機制不健全,一線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難以滿足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在教材方面,職業院校的通行教材一定程度地存在內容老舊枯燥,更新速度緩慢,教材編寫、選用及質量保障機制僵化,以及教材呈現形式單一等問題,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法方面,很多職業院校的教學方法依舊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過程缺乏靈活性、多樣性,對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新興教學方法的吸收和應用不足,課堂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的水平和效率都有待提高。

(四)職業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難以支撐區域共富的戰略需要

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職業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推進教育公平的一大挑戰,也是我國促進全社會充分就業、實現全民共同富裕必須解決的“攔路虎”。

一方面,職業教育省域發展不平衡阻礙了共同富裕的順利推進。產業興旺是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我國各地區要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各類產業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各省域的產業發展程度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并不匹配。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產業發展進程較快,而職業教育發展速度較慢,不論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無法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狀態下的用人需求。中西部地區的產業普遍缺乏堅實的技術、人才、科研等資源支撐,難以快速縮小與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差距,不利于全國實現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城鄉發展不平衡制約了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在我國逐年加大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生均經費連年提高的形勢下,職業教育顯著地發揮出了消除絕對貧困、阻斷代際貧困的作用。但是,長期受城鄉二元治理結構的影響,我國城鄉職業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縣域、農村職業教育的教育經費投入有限,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都明顯落后于城市,由此造成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地區的青少年學生為了接受更優質的職業教育,一般會選擇報考大中城市的職業院校,致使縣域、農村地區本就稀缺的技術技能人才流失;二是縣域、農村地區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質量不高,難以支撐當地產業向中高端發展,限制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利于提高本地居民的收入,延緩了全民共同富裕的進程。

(五)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深度不足,難以滿足共同富裕的現實需要

產業升級是當前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入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但當前實踐領域的探索成效并不顯著,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長效機制尚未形成。

一方面,產教融合深度不足弱化了職業教育服務產業升級的能力。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深度不足,制約了產業技術升級的動力和進度。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大部分地區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尚未達到一體化的發展程度,校企合作還停留在資源對接的初級層面,尤其是職業院校的科研體系與行業企業的技術研發部門難以進行深入的整合融通。在課題選擇、科研實踐等重要環節上依然處于“各行其是,各自為戰”的狀態,校企之間的科研合作往往局限于一些短期的、具體的技術攻關項目,缺乏長效性、融合性的科研一體化發展機制,導致職業教育支持產業技術升級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

另一方面,產教融合深度不足不利于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大量技術技能人才,不僅能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夯實全民共同富裕的產業基礎,也能有效促進全社會充分就業,打牢全民共同富裕的社會基礎。但是,當前我國產教融合深度不足,制約了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步伐。由于校企“雙元”育人模式不成熟,一些職業院校學生進行實習實訓時,很難獲得企業導師的悉心指導,得不到系統扎實的企業培訓。并且,我國產教融合尚未深入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職業教育教師、教材、教法等核心要素上未能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影響了技術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質量。

三、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突破路徑

(一)強化價值引領,筑牢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思想根基

共同富裕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目標的中國化、大眾化表達。要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撐,我國職業教育必須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

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偉大的事業必須要有偉大的思想引領,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貫穿辦學育人全過程。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三進”作為職業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導廣大師生增強“四個意識”,讓黨的重要思想融入廣大師生血脈,筑牢他們為共同富裕目標努力的思想根基。二是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青年的價值取向是共同富裕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職業教育思想建設、文化建設和專業建設,形成辦學理念、教育理念、育人理念的共識,提升師生職業素養,推進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為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筑牢政治堡壘。三是要堅持德技并修的育人原則。立德樹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堅持德技并修的育人原則是職業教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體現。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始終把德育擺在首要位置,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實習實訓等各個環節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豐富教育形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在此基礎上,職業院校要自始至終狠抓技術技能教育,切實提高實踐教學在專業教學課時中的比重,創新實踐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扎實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術實操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共同富裕的推動者。

(二)消除社會性歧視,優化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外部風貌

職業教育要在助力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需要讓社會各界認可職業教育、支持職業教育,實現職業教育與行業、產業以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之間的良性互動。

1.提升職業教育地位。其一,應在小學階段開展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的勞動教育,使小學生掌握最基礎的勞動技能,在中學階段普及通識性職業教育課程,使中學生形成對職業、職業教育的基本認知。其二,應加快建立和推廣職教高考制度,并在形成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探索發展職教中考制度,鼓勵高中畢業生、初中畢業生報考各級職業院校,理順中高職升學機制和通道,在國民教育體系內部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平等地位。其三,應加大對職業教育事業的經費撥款力度,全面改善各級各類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持續提高職業教育生均撥款水平,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使之與職業教育的應然地位相匹配。

2.提升技能型人才待遇。首先,要加快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收入水平,各級政府可以根據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技能需求,設立技能型人才特殊津貼,把技能型人才納入地方人才獎勵范圍,指導企業建立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和工作貢獻的收入分配機制。其次,應進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待遇,各地應在落戶、子女教育、住房、養老醫療等方面充分保障技能型人才的權益,對于高技能型人才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獲得感。最后,應進一步拓寬技能型人才的晉升通道,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參與企業管理和經營的機會,從優秀技能人才中培養選拔干部,納入專業專家行列。

(三)堅持改革創新,激活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針對當前職業教育供給側存在的問題,要重點從理念引領、結構調整、供給關系等方面著手,激活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一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指導,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以此為依據,解決職業教育當前和今后面臨的問題。以“創新發展”培育新供給,以“協調發展”構建多維供給制度,以“綠色發展”實現資源高效供給,以“開放發展”提升供給能力,以“共享發展”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二是以雙重需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雙重需求是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即社會大眾的選擇需求和經濟發展的需求。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必須以滿足雙重需求為宗旨。要努力提升職業教育品質,打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通道,滿足學生渴望成才、家長望子成龍的愿望和經濟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以創新驅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是社會財富最有效的創造方式。要建立有效的創新機制,加大對創新政策、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等方面的改革,構建良好的創新環境。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作為核心元素有效融入教育教學中,培養大批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要加強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創新研發經費在全校經費支出中的占比,為科技創新提供經費保障。

(四)促進均衡協調發展,為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賦能

雖然目前我國已消除絕對貧困問題,但從共同富裕的內涵來看,在城鄉、區域兩個層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由此,促進職業教育區域協調發展,充分實現教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成為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1.促進區域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推動不同區域職業教育的協調均衡發展,關鍵是促進職業教育資源在東西部地區之間重新配置和流動。首先,我國應建立職業教育區域間聯動辦學機制,出臺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傾斜政策,鼓勵東部地區的職業院校,在招生錄取環節適度向中西部地區的考生傾斜,探索發展東西部地區職業院校合作辦學的雙學籍制度,促進生源之間的流動。其次,東西部地區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引導和支持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職業院校建立廣泛的“一對一”對口幫扶機制,開展大規模的職業教育對口支教,推動東部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向西部地區的流動。

2.促進城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實現城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重點在于加強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首先,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站在科學發展的高度,樹立全局觀、整體觀,一體規劃城鎮職業教育與農村職業教育,尤其要把農村職業院校的教育經費保障、辦學條件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配備和培養等一系列工作納入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之中,以城鎮的人力物力財力托底農村職業教育事業建設。其次,我國應在城鎮與農村地區之間建立普惠性的“送教下鄉”制度,由城鎮職業院校、縣域職教中心等單位對接當地農村職業院校,由城鎮職業教育機構與農村職業院校聯合開發課程、編制教材、培訓師資,鼓勵城鎮職業教育機構的教師在農村職業院校兼職授課,促進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的合理流動。

(五)深化產教融合,為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增值

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之舉。按照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要求和需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深化產教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構建產教協同的科研創新機制。首先,各級政府應重視區域產業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的協同關系,以全局化發展理念和系統化工作思維,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資源配置職能,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著力打造政產學研用命運共同體,構建產教協同的科研創新機制。其次,各級政府應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制定相應規劃,引導地方優質職業院校、龍頭企業牽頭組織搭建區域性產教協同科研創新平臺,整合地方政府、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等各方資源,探索建立多主體共建、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共享、多階段銜接的運行機制,完善協同創新所需的政策、硬件和軟件等相關服務,推動產教協同創新平臺平穩持久運行。

2.構建產教協同的人才培養機制。首先,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作為,鼓勵和支持地區職業院校、行業組織、企業等多元主體共同組建集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職工培訓、項目研發、技術服務等職能于一體的職教集團,突破學校之間、企業之間以及校企之間的組織邊界,充分整合集團內部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優勢資源,聯合開展人才培養活動。其次,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職教集團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協同機制,在集團內建立各職業院校聯動互通的教學制度,探索實行彈性學制,按照適應需求、有機銜接、多元立交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求,促進校企之間、校際之間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與教材、專業設置等方面的銜接與協同,形成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合力。

[參考文獻]

[1]吳林璠,徐遠火.產教融合視域下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價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6):19-26.

[2]崔保師,鄧友超,萬作芳,等.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J].教育研究,2020,41(8):4-17.

[3]陳包.嵌入性理論視角下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治理邏輯、實踐困境和行動路向[J].當代職業教育,2022(1):73-80.

[4]江濤,蘇德.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教育之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2(4):35-42.

[5]趙偉,孫英.職業教育類型論[J].中國高教研究,2020(11):98-103.

[6]賈若祥.共同富裕的內涵特征和推進重點[J].中國發展觀察,2021(12):9-12.

[7]張志平.職業教育產教融合2.0時代的內涵演進、應然追尋、實然狀態與路徑抉擇[J].成人教育,2022,42(3):66-73.

[8]賈磊.共同富裕的時代內涵、現實挑戰和實踐路徑[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10-18.

[9]鄭慶全.新時期職業教育的使命擔當及發展路徑[J].職業教育研究,2022(4):59-64.

[10]張麗娜.新時代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任務方略與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21(15):34-40.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職業教育
淺談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高專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
“346”產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與行業企業的作用與做法
淺議物流管理專業的產教融合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計算機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7:24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综合婷婷|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成人免费一级片|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欧美第一页在线| 91色国产在线|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香蕉色综合| 理论片一区|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91小视频| 狠狠干欧美| 亚洲国产系列|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夜夜操国产| 999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久久久亚洲色|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伊人成人在线|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精品xx|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国产情侣一区| 爱做久久久久久|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久久免费视频6| 亚洲视频无码|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热|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视频a|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无套av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毛片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