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平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大力開展,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制定了全新的標準,要求教師重視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然而,基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對抽象的知識單憑教師一味地講解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為此,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紛紛創新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最具代表性。經實踐驗證,在小學語文課上適時應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學習質效,助力學生語文素養的逐步形成與提升。基于此,本文以小學五年級語文課程為例,圍繞如何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對策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對策;研究
對于小學五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如果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應用情境教學法,便可顯著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進而助力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將書本上死板的知識內容以直觀化、立體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能夠降低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信,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具有促進作用,能夠保證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由此可見,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等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很有必要。
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現如今,在新課改視域下,仍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沿用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因為始終處在被動狀態下學習而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甚至還會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另外,部分教師沒有真正領悟語文核心素養的精髓,沒有明晰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所以,未能適時更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最終影響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對教材的解讀不透徹,教學方案設計得簡單低效,不能切實激起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難以讓學生自覺投入語文學習環境中,導致無法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2?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價值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借助實物、圖片以及語言積極打造真實、生動、有趣的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感知和體驗環境,逐步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索,激發學生的合作意愿及動機。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十分關鍵,教師需要抓住情境教學的核心,結合不同的情境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幫助學生學會課程知識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對于小學語文課程而言,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有利于有效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情境的創設價值十分明顯,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而且能增強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在新課改視域下,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創設情境,積極整合不同的情境元素,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情境導入以及激發學生情感的過程中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這一點符合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對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2.2有利于豐富教學資源
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引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情境,可以助力學生自主探究,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從不同的線上教學平臺中搜集優質教育資源,確保所打造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高效課堂的構建。
3?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
3.1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并且已經被普遍運用在教育領域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創設信息化的情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具體來說,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一般是密切相關的,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學生想要更加高效地學習,那么就需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做支撐。當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時,就會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作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聯系學生的心理,找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而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通過信息技術展示一些學生容易接受的圖像、聲音和其他調動感官的內容,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和思維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大膽創新,主動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比如,在講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將相和》一文的時候,就可以創設信息化情境。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課文中的內容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認真觀看,這樣既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形成良好的課堂導入。其次,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文章中的故事發生背景以及不理解的內容進行自主研究與探索,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又能活化其思維。最后,教師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化,運用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中尋找一些課外拓展內容,以此來進一步推動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設信息化情境,不僅能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使學生的積極性變得更高。
3.2創設問題化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創設問題化教學情境,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探究是深入學習的基礎,學生需要具備探究的想法和欲望,才能更好地開展語文課程學習,才能有效培養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主動性。所以,教師要創設問題化情境,通過問題引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針對課堂提出的問題進行巧妙設計,借助有用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和指導,從而促使師生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同樣以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將相和》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打開課本自主閱讀,然后設置一系列問題讓其思考,比如“將指的是誰、相指的又是誰、將相和中的和是什么意思”這類問題,從而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教師詢問是否找到答案,然后帶領學生深入學習課文,在課文分析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白“將”指的是廉頗,“相”指的是藺相如,“和”的意思是同心協力,保衛趙國。如此一來,就可以通過問題情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3.3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語文教學成效
生活與語文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就要求教師意識到語文是學生對語言和文化的學習和理解,任何語言和文化都源于生活,并且五年級學生對生活已經有了簡單的體驗和理解,所以將生活情境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促進他們理解課程內容,并將語文知識內容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習成效和生活品質。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時不要局限于教室環境,可以適當地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實現最真實的情境體驗。比如,在講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四季之美》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尋找恰當的時間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山坡上、森林里、公園中,體驗生活中的季節,從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尋找體現四季的小細節,對課文中的知識有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3.4創設故事化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故事化教學情境是有效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的手段之一,角色扮演故事情境是非常適合五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來講:一是符合五年級學生的性格特征,角色扮演故事情境非常新穎,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二是符合語文教學內容的需要,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中通常都有多個角色,這也為角色扮演故事情境提供了素材基礎;三是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故事情境體悟文章內涵和情感。所以,故事化教學情境的優勢顯而易見,教師要善于創設這類情境。比如,在講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草船借箭》時,就可以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在表演之前,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語言營造氛圍,并讓學生以認真、尊敬的態度完成角色扮演,這樣可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文情境中,更好地感悟文章內涵,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
3.5創設游戲化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
小學時期的學生往往對游戲十分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基于小學生的這一特性創設游戲化教學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促使他們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語文課堂學習。比如,在教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手指》時,教師可以教學生做一個手指謠的游戲,以此創設游戲情境。手指謠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輔助教育手段,有趣且靈活,很受小學生青睞,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搜索一些素材并進行創新,然后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和小學生一起玩,接下來自然而然地引出課文內容,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融入課堂。
3.6創設互動交流情境,增強知識記憶效果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為了讓學生增強對知識的記憶效果,教師還需要創設互動交流的情境,加強互動交流也是深入落實小學語文情境體驗式教學的重要舉措之一,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展的初級階段,語文教師應在完成教學內容后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到課堂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互動交流活動,通過互動性情境體驗,激活語文課堂。比如,在教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田忌賽馬》一文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他們互相溝通交流,在交流中分享方法和學習經驗,互相交流學習,通過這樣的課堂情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在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文探究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學生互相交流之后進行客觀評價,實現知識的查缺補漏,鼓勵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式情境體驗學習,讓他們能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3.7創設讀寫結合情境,提升閱讀和寫作技巧
在新課改背景下,讀寫結合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關鍵的一環,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創設讀寫結合情境,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技巧,這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而言大有裨益。例如,在教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珍珠鳥》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進行寫作訓練,在這樣的讀寫結合情境中,會使小學語文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在閱讀教學期間讓學生進行仿寫,這不僅是創設讀寫結合情境的有力手段,更是夯實學生寫作基礎的有效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語文整體教學水平。
3.8創設直觀化情境,實現深入與全面的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還需要適時創設直觀化的情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促使學生深入與全面地分析課本內容。在新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更好地滿足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與要求,使學生對文章的知識進行更深入的認知與理解,并且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思考與分析的過程中與文章產生情感、思想上的共鳴。因此,語文教師在創設閱讀情境前,應當充分考慮情境的實效性與藝術性,分析不同教學情境的適用條件。同時,要對文章題材進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以便保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在有效的情境中被充分調動,這會在整體上增強閱讀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授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等古詩時,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實踐經驗還不足,理解能力較差,導致小學生在閱讀、理解古詩詞的過程中略顯吃力,而這也會提高情境創設的難度。所以,教師在對古詩詞一類比較特殊的閱讀題材進行情境創設時,應以直觀性情境為主,并以此為基礎設計教學策略,這樣能有效彌補學生在實踐、邏輯與認知等方面的缺陷。此外,還要從不同視角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認識與理解,這樣才會掙脫傳統教學理念與方式的束縛,使學生在更加自主、良性的教學氛圍中成長進步。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課程屬于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尤其是在當前時期的新課改視域下,教師應當擁有創新思維,積極優化課堂教學氛圍,采取新穎可行的教學方式、策略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適時應用,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源,而且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這對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也必然會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如娟.情境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意義及實現方法[J].新課程,2021(26):32.
[2]李揚合.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課外語文,2021(13):105-106.
[3]楊彩紅.探析情境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用與實現[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7):90-91.
[4]白財茂.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課堂情境教學對策研究[J].智力,2020(29):85-86.
[5]姜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課堂有效性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9):5.
[6]楊美娟.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課堂情境教學對策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