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學習品質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和影響。本文提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與成長需求的基礎上,要培養幼兒專注做事的態度、積極投入的行為、主動克服困難的意識及持久堅持等學習品質。基于生理、心理及環境三方面思考,采取建立觀念因人施教、樹立榜樣、創設環境的方式,探索出傾聽辨別、表達概括、認知理解及心理定向等幼兒的學習品質策略與方法,促進幼兒成長與未來發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學習品質
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教育資本制造的人為焦慮,很多家長熱衷于對幼兒進行知識與技能的灌輸與訓練。家長們互相關注與攀比孩子能認識多少字、是否會算加減法、能說多少句外語、會背多少首詩、會表演什么樂器、掌握了多少繪畫技巧等外在表現,而對于幼兒良好習慣是否養成、自我服務意識是否建立,特別是幼兒的學習品質等更深層的系統性問題卻較少關注。這會導致幼兒進入小學后在較長時間里都難以適應校園生活,常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無長性、參加活動不投入、害怕困難、缺乏主見、不能獨立思考等情況,以及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為此,幼兒教師與家長應正確認識家庭教育在培養幼兒學習品質中的重要作用,并投入積極的思考、探索與實踐。
一、家庭教育在培養幼兒學習品質中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好人這樣一個極細微的任務?!迸囵B幼兒的學習品質,需要幼兒教師與家長協同,提高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幼兒學習品質。幼兒學習品質是指幼兒在一定情境中態度與言行的綜合顯現。具體指幼兒專心做事的態度、積極投入的行為、主動克服困難的意識、自覺持久的關注及深度專注的活動狀態。學習品質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行為、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等。它是融入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和各類教育活動中的可視化的幼兒表現,將直接影響幼兒的傾聽辨別、閱讀理解、實踐探究等活動的效率和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學習品質的培養寓于讀書、整理物品、待人接物等習慣的養成中,家長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孩子專心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事,體會其細節,感受其趣味與價值。
二、家庭教育適度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依據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學習品質,主要應培養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并促進幼兒積極主動、自覺專注、勇于嘗試、敢于探究、大膽想象和創造的狀態與行為。
1.學前期幼兒學習品質的特質
學前期幼兒初步形成的學習品質具有五個特質:有強烈求知欲與內驅力,有明確的計劃性和目標性,有主動克服困難的自覺性,有積極投入的舉動,有持久專注的態度和自信心。如果家長僅關注幼兒積累知識或提高某些技能技巧,而忽視對其學習品質的培養,將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與長遠發展。
2.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培養學習品質
研究表明,幼兒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持續的、整體性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其階段性特點十分突出。家庭教育要堅持以幼兒為本,把握幼兒的發展規律與學習特點,遵重幼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學習方式,以游戲活動為主,關注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要從小事做起,從幼兒喜歡的事入手,充分理解幼兒在玩中學,在操作中探索的特點與天性,珍視家庭游戲和家庭生活的獨特價值,避免“小學化”超前和“軍事化”訓練。家長要最大限度地理解、接納和支持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
應根據幼兒通過直接操作感知,通過體驗探索獲取直接與間接經驗的需要,合理安排幼兒家庭一日生活,充分發揮家庭環境的育人作用,寓教于樂??衫糜變河^動畫、聽廣播、做游戲,講故事、閱圖書、搭積木的時候,引導幼兒聚精會神,在固定時間、地點,堅持完成一件事。借此培養幼兒自制力、專注力,形成積極的心理活動定向。這將為幼兒入學奠定良好基礎。
三、家庭教育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策略
1.形成尊重和諧的家庭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觀念對培養幼兒學習品質有重要影響。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久的學習熱情和敢于嘗試探索的學習精神,首先應以“四個尊重”為基本原則,即:尊重3-6歲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年齡特點,尊重學前期幼兒整體性發展的基本要求,尊重幼兒成長階段性發展的差異性,尊重家庭、幼兒園與社會三方協同育人的原則。其次,要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家風,形成彼此真誠信任、平等接納、包容賞識的家庭環境。第三,要搭建長情陪伴、有效關注積極情緒、主動應答的心理場所,使幼兒能夠在自然輕松、積極愉悅的情緒下,形成主動投入、專心做事的良好品質。
2.樹立以身作則的家庭榜樣
家長要認識到,幼兒不專心可能有生理、心理、環境三方面的原因,要有針對性地給予積極引導。在生理方面,當幼兒頻繁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惹等現象時,應對其進行身體特別是神經系統方面的醫學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早治療。在心理方面,無效陪伴、情感呵護不足會導致幼兒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并對成人產生過分依賴,做事常分心。因此,家長要融入幼兒活動,通過陪伴幼兒,滿足其對安全感的需要。如可以分擔角色與幼兒共同游戲,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與熱情;時刻以賞識的心態觀察并激勵幼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在環境方面,家長可以將游戲時間與家庭日常生活恰當配合,讓幼兒看到如何將家中物品安排得井井有條,如何認真有序地做事,避免幼兒因家長的隨意或閑散而無所事事。
家庭榜樣對培養幼兒學習品質具有啟蒙、帶動和激勵的作用。家長專注做事、認真讀書的樣子,家長的言傳身教與以身作則,會成為幼兒模仿的榜樣。當幼兒模仿良好行為時,家長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將促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設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長應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實際情況,創設安靜、溫馨、有序的育人環境,合理安排幼兒作息,動靜交替地融合幼兒游戲活動。如設置相對獨立的空間,有序擺放玩具圖書,培養幼兒自主做事的能力,減少使幼兒分心的事物,以此培養和鞏固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要注重在家中營造穩定和諧的氛圍,讓幼兒產生愉悅的情緒,愿意主動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有時,幼兒為了迎合成人或逃避成人的責備而不斷更換游戲,或改變主意,甚至中斷或放棄正在做的事,這將導致他們不能充分投入活動,不能獲得豐富而積極的情感體驗,甚至變得畏手畏腳。為避免這種情況,家長要營造民主寬松的家庭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但不強求幼兒做不想做的事;不隨意打擾、干涉幼兒正在做的工作,鼓勵幼兒放飛想象、發揮創作力、挑戰新奇事物。
四、家庭教育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方法
學前期是幼兒無意注意占優勢的時期,而良好的學習品質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建立的。有意注意與傾聽能力決定了幼兒能否專心聽、專注看、準確答,是影響其投入做事與持久探究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幼兒的有意注意,加強幼兒分辨聽說的能力、理解記憶的能力,改進幼兒做事隨意、不夠專注的情況。
1.以綜合型游戲活動增強幼兒傾聽分辨能力
傾聽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獲得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學習的核心能力。在傾聽中的辨別思考與理解記憶影響著幼兒專注學習的整體效果。家長應給幼兒提出傾聽的要求與任務,讓幼兒接觸各種聲音。如帶幼兒聽音樂會,與幼兒交談,引導幼兒專心聽故事、復述故事,啟發幼兒續編故事、仿編創編詩歌,陪伴幼兒參加有意義的專注訓練等。在結合生活實際提升幼兒聽說能力和分辨能力方面,家長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或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并專心投入。如家長可使用不同難度的語句,讓幼兒傾聽后模仿或表述出來,可與幼兒做圖形或成語接龍游戲、聽音樂畫音樂,設計順背倒數小競賽,欣賞詩歌表演等,加強幼兒傾聽辨別的意識與能力。
2.運用體驗型探尋式交流提高幼兒表達概括能力
在家中,可以有意鍛煉幼兒積極主動表達的愿望與意識。家長通過和幼兒日常交流,適當運用摘句法、美文欣賞、藝術展示來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增強其邏輯性;運用情景設計、角色表演等方式,培養幼兒口頭講述、肢體動作及繪畫音樂表現等多種表達方式,同時提高理解記憶能力。
當幼兒表述層次混亂、中心不明確時,家長可以運用反問句式總結概括其想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在充分尊重幼兒的同時,幫助幼兒理清思路,逐漸學會清晰表達;也可以由家長表述后,讓幼兒練習歸納概括,以此幫助幼兒體會交流過程中的感受,增強自我表達和獨立概括能力。
3.通過繪本閱讀提升幼兒認知理解能力
家長要保護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并在態度與行動上給予實際的支持。如可同幼兒一起玩同義詞或反義詞的接龍游戲,創設專心看書、樂于傾聽、善于表達、勤于思考的語言交流場;可以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喜歡的文字、符號、圖案、標志等進行觀察記錄,表達內心感受,激發幼兒閱讀興趣,提升幼兒認知與邏輯思維能力。
4.因勢利導穩固幼兒學習品質的心理定向
幼兒對新穎奇異的事物充滿了興趣,家長可帶幼兒走進大自然與各類人文場館,引導幼兒觀看奇花異草,欣賞造型奇特的建筑,帶領幼兒“親身感受常體驗,動手動腦多探索,由淺入深抓本質,專心致志找關鍵”。讓幼兒知道在什么時候、在哪里可以盡情地玩,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專心完成學習任務,以增強自制力,提升學習品質的心理穩定性。
實踐表明,受遺傳因素、教育方式方法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幼兒的發展速度與水平各不相同,培養其學習品質的方法與途徑也不相同。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不搞“一刀切”,不強求“一律”,全方位地支持和引導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向更高水平發展。這是幼兒未來能夠適應小學生活的重要保障,更是為其終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必經之路。
(責任編輯 郭向和? ?校對 姚力寧)
作者簡介:郝建玲,北京明天幼稚集團黨委副書記、教研員、高級教師,E-mail:514595200@qq.com(北京,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