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兵
【摘? 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自然要適應社會向前發展的趨勢。隨著教育機構加強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對教學方式的改革,初中學生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視。授課教師也都在根據教育政策的改革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創新,而數學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中學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應該受到我們的重視。因為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檢驗學生的思考方式和創新能力的體現,教師們格外重視,所以教師需要在順應教育新潮流的條件下,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并在指導和引導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養成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本文主要對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教師在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需要將當今時代核心素養的內涵融入其中,學會靈活貫通。就數學而言,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知識時,還需要運用多種教育方式和新的教學理念來改善,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到學生的各種實際情況,針對性研究新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學會從“課堂創新”走向“課程創新”,實行新教學模式,堅持面向初中的全體學生,促使學生全方面發展;其次,要優化教師的教學目標。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教學而言,現如今以培養核心素養為教學核心,同時以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來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現如今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不同于往常的傳統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理念講究的是“以書本上的內容為根本”,是以社會所需要的知識為出發點,把學生當作一種社會需要的工具,并不具有人性化,其主要目的是向學生生硬地傳授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完全忽略了“以學生的自身素質為根本”的教學理念。所以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適當地以學生為主體,是順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可以提高我國的人才競爭力和國家的綜合國力。在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還可以激發出初中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和對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解,由此而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得到改善,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教師更應當注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合作,在高效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使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的時候,能夠對數學中的各種知識進行求知和探索,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極大的改變。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活動
“自學”,便是由學生自己預習書本、自己理解、自己學習,而教師負責指導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找出重點畫下來,發現問題或者不理解的做標記。學習源于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思考源于對數學問題的發現。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想出解決辦法,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教師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育模式,而要建立起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新教學方式,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著重考慮學生,可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且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認真預習,教師以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況和程度規劃教學計劃。另外,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教師也要有針對性地、有選擇性地進行講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時,首先,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再由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怎么樣判定三角形是一個全等三角形?有幾種判定方法可以得出這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此時學生已經通過自主學習對全等三角形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但后面的知識點對于沒學過的學生就有點難度了,此時就要教師為學生進行引導,為學生講解全等三角形的更深的含義,比如說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線,或怎么證明這個三角形是一個全等三角形。其次,由學生通過做題,繼續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如:我們知道,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是否在角的平分線上呢?再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可以得知角的內部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而在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當中,教師還需要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指導學生,加強學生對數學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師利用學生自己獨立的思考,自學的教學方式,在自覺狀態下的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同時也會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自然也就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這比學生在教師的強迫下學習好很多,可以保障學生進一步的自主學習,二者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循環過程,使學生受益匪淺,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鍛煉學生為主線,促使學生自己動手,這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探究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性。而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帶給學生的更深層次的含義。
(二)立足學生,進行合作交流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便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則不是自愿接受知識,而是被動的狀態,這對于學生來說只能是一種沉重的精神負擔,談不上對學習有多熱愛,更不可能對學習感興趣。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很無趣,磨滅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使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產生對數學的厭惡情緒,而選擇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是在一旁輔助學生,并不插手太多。并且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這樣就可以使每個學生參與其中,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前提,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所以在課堂上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獲。在小組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參與其中,獻言獻策,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個人意見,將自己的想法大膽說出來。所以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鼓勵、相互交流,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運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在學習交流之前,教師需告訴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從而使學生有目的性地去學習,教師還要先向學生講述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質。之后教師再提出關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思考探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要學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種解法。學會用這三種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而在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還要提出對學生的拓展要求,即能舉例說明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隨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將自己的交流成果或者產生相關的疑問寫到黑板上,再對學生進行疑問解答,與學生一起進行探討,并詳細分析探討的結果,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
因此,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小組交流合作,在這過程中,由于每個人都可以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對數學問題的探討,這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探討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帶動學生起到小組合作互相交流的作用,也能激發學生對數學進行深度鉆研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潛能。同時這樣做,又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還可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立足學生,進行創新實踐
創新能力是學生智慧的根本表現,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責任。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探索創新,也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思維的動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漸漸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中學階段,初中的學生對一些自己所沒有學過的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渴望著學習更多的知識,所以初中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出創新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踐時,要以創新為主要目的,不可以急于求成,要逐漸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性和數學活力。
例如:在學習初中九年級下冊“相似三角形”時,就可以采用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自己做兩個三角形,一個放大版和一個縮小版,使學生明白相似圖形的含義,再在教師的相關引導下,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個圖形,“經過你的觀察,這兩個三角形有什么相同點呢?”在這個問題提出的時候,立刻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可自己進行探索實踐,有的說“兩個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是一樣的”,也有的說“兩個三角形的邊是可以構成比例的”……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判斷,引導學生回到數學課本上,即三個角分別相等,三條邊也成比例的話,我們就可以說這兩個三角形相似。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操作能力,又將探索的問題形象化了,提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將學生的數學創新實踐進行補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不要急于求成,將知識生硬地強塞給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要通過適當正確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使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如果真的想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以學生的自主創新實踐為主,不僅給學生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使學生人人有能力參與課堂上的活動,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創新探索精神,同時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三、結束語
在數學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運用當今時代新的教學模式,構建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班級內的學習氛圍也產生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得到了改善,激發了對初中數學這門學科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可以更加全面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而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便是教師要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融入到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相應地提高了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僅可以學到豐富的文化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生的學科素養,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玉輝.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3):47-48.
[2]劉德福.關注素養? 提升能力——探索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實現路徑[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8):50-52.
[3]鄭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學周刊,2022(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