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
[摘要] 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讓課堂成為學生素養涵育、個性飛揚的樂園。陶行知教育思想體系中的一個理論、三大原理、四種精神、五大主張仍然適用于現階段的教育事業,能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教學方面的引導與啟發。本文將具體探究“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構建素養提升課堂,樹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 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體育教學;滲透策略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部分學生雖然喜歡參與體育運動,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上,學生們都是神采飛揚、動力十足,但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們就表現得興致全無、無精打采。如何改變體育課堂此種消極的教學現狀已經成為教師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傳統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陳舊,組織形式落后,多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頭腦和雙手都被禁錮,不能無拘無束地進行體育練習,常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長此以往,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大大降低。為此,基于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組織教學可以為體育課程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自主學習,在實踐中發展能力
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時,教師不應一味地給學生講授足球技巧,而要給學生留有親身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師的講解示范后進行自主而自由的練習,以此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足球技能。教師給學生示范足球顛球、腳內側踢球、腳內側運球、腳背外側運球、腳內側停球的動作要領,再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有助于讓學生在自主練習過程中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實時巡視,當發現學生足球動作不規范時可以進行糾正指導,讓學生明確正確的足球要領。例如,有的學生在腳面顛球時大腿過于緊繃,導致很難連貫地進行顛球,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放松腿部肌肉,腳尖微翹,嘗試用腳背踢中球的中下部將球向上顛起。在自主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不僅用腳背顛球,還嘗試用腳內側、腳外側、大腿、頭部、肩部等身體部位顛球,學生不僅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足球運動技巧也能學以致用,化為己有。
在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關注自身的示范講解,留給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較少,課堂教學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只能完成模仿練習。還有的教師一味追求學生動作的整齊劃一,這反而影響了學生天性的自由發展,導致體育教學背離“適合學生”的初衷,成為“選拔學生”的手段。學生是體育課的第一參與者,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落實,這樣能讓學生在個性鍛煉中實現最優發展,實現體育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持續踐行“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自身的體育運動技能。
二、解放身心,在活動中培養興趣
一節健美操課上,教師在傳授學生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抬腿動作、手臂動作后,接著為學生組織了“健美操小比賽”的活動,讓學生自由分組,根據自身對健美操的理解進行創造性的動作編排,給學生以更大的自主性,營造開放創新的體育課堂氛圍。在教師設計的“健美操比賽”活動中,學生大膽創新,在小組中與組員進行溝通交流,發表自己對動作編排的想法,同時聆聽組員同伴的意見,課堂學習氛圍因此得以融洽,并真正做到個性發展,個性飛揚。在學生分組編排健美操動作與走位時,教師可以稍加點撥,幫助學生解決自己難以解決的難題;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適時地給予學生一些鼓勵與贊揚,有助于樹立大膽創新、自主實踐的信心。在各組完成健美操的編排后,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表演,在全部表演結束后,由教師和全體學生進行打分,評判的標準包括動作的整齊度、新穎度及表現力,評分最高的小組可以獲得教師為其準備的小禮物作為獎勵與
肯定。
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改變以往的“聽看記練”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多姿多彩的體育實踐活動,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為體育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多樣化的活動全面解放了學生的身心,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個性發展,大膽創作,增強了學生自主實踐意識。學生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培養體育鍛煉的興趣,真正領略體育活動自身的獨特魅力,以及對自身帶來的積極影響。在豐富多彩的自主實踐性體育活動中,學生真正實現了頭腦的解放、雙手的解放、心靈的解放,每位學生都是創造小能手,體育課堂就是孕育創新的沃土。學生在創新實踐中培養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之情,最終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
三、合作學習,在游戲中強身健體
在一堂障礙跑訓練課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絕地突圍”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在全新的游戲活動中感受體育鍛煉帶給自身的成長與樂趣。在學生做完準備活動后,教師給學生講解游戲規則。“絕地突圍”游戲分為甲、乙兩組,兩組人數相等,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猜拳,獲勝的一方可以選擇自己是突圍隊還是防守隊。防守隊的一組需要將組內組員平均再分成兩個小隊,這兩個小隊分別站在教師規定好游戲場地的兩端。突圍隊站在場地的正中間,當聽到教師的口哨聲響起后,隊員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跨越障礙物動作,如“過草地”“爬雪山”等,此時防守隊的隊員可以用紙團當做“雪球”擊打想要突圍的人,如果被雪球砸中,則突圍的人失敗出局。兩輪比拼后,留下人數較多的組獲勝。在聽懂了教師講解的游戲規則后,學生參與得熱火朝天。在團隊游戲中,學生增強了自身團結協作的意識,培養了頑強拼搏的意志。團隊游戲活動成功聯結了主教材,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團隊意識、協作能力,這有助于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體育教學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開發設計,如何讓學生在強身健體及發展體格的同時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這是教師應重點思考的問題。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團隊游戲中實現共同進步,這樣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可以說,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強身健體,大大提高了體育課程教學成效,達到寓學于樂的理想教學
狀態。
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對當代教育教學工作者的教學仍然具有先進的引導與指向作用,契合了“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寓學于樂”的當代教育觀念。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積極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組織教學,設計課程內容,可以為初中體育課堂注入新鮮的血液,帶給學生煥然一新的體育學習感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身心解放的學習氛圍中實現強身健體、個性飛揚,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