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二妹 羅利強
摘 要:微課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堂中使用微課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由于課堂上每名學生都能使用電腦,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利用微課進行學習。但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與應用情況并不樂觀。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筆者找出了微課應用的“三困境”,提出了解決困境的“五策略”,梳理了微課設計的“四妙招”,形成了微課應用的“三特色”。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信息技術;微課開發;微課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信息技術一般研究課題(HNETR1805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屈二妹(1987—),女,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鑿石小學。
羅利強(1981—),女,湖南省株洲市天元粟雨小學。
微課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學習資源,其通常以視頻為主要載體,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有短小精悍、傳播便捷、觀看方便等特點,是移動終端和網絡高度普及的信息化時代的一種教育產物,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滿足信息化時代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深受學習者青睞。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筆者找出了微課應用的“三困境”,提出了解決困境的“五策略”,梳理了微課設計的“四妙招”,形成了微課應用的“三特色”。
一、微課設計與應用的“三困境”
(一)困境一:微課資源開發未形成完善的規劃和體系,還處于較為隨意和無序的狀態,存在重復開發的現象
第一,微課剛興起時,基本都是由教師個人自主開發,由于個人精力和時間有限,教師根據教學的需求和喜好開發的微課,難以形成體系化的微課資源。第二,學校間開發微課常常也是各做各的,導致工作重復、資源利用率不高,再加上教師為參加各類微課大賽制作的零星微課,使得小學信息技術微課資源整體比較零散、無序,不成體系。
(二)困境二:微課質量良莠不齊,缺乏優質微課
要制作出優質微課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技術層面上,教師需要熟練掌握微課制作的各類技術,如動畫制作、視頻剪輯、配音字幕添加等;二是非技術層面上,教師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微課的設計能力。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目前各種制作微課的軟件的功能越來越完善,微課制作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這就要求教師抽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學習新的制作技術。此外,微課的設計考驗的是一個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教學能力,很難速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因此,優質微課是非常缺乏的。
(三)困境三:缺乏平臺分享交流以及對優質微課資源的篩選整合
微課開發建設往往局限于“一己之力”或“一校之力”,合作交流的機會較少,甚至有些教師并不愿意推廣和分享自己的成果,導致微課開發建設工作緩慢,也無法對優質微課資源進行篩選和整合。
二、解決困境的“四策略”
面對以上困境,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筆者總結了以下幾種解決策略。
(一)組建精干團隊策略,統一開發思路
筆者研究的是湘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的開發與應用,面向五、六年級共四本教材,僅僅依靠個人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為了能開發出優質微課,我們組建了精干團隊,聘請了正高級教師、湖南省信息技術學科名師張葵老師以及市區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員作為顧問,在開發方向和理論方面掌舵。有了專家的引領,我們聯合了全市四所學校中優秀的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形成制作團隊,統一思想,明確分工,確定研究和開發系列微課任務表,骨干教師分領任務制作微課,微課在校際實現共享應用。這種抱團開發微課的方式,整合了優質教師團隊,便于形成有規劃、有規范、有體系的資源,同時教師開發的微課可以相互分享,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可以較大程度地滿足教學需求。
(二)規劃資源開發策略,形成科學的體系
使用微課資源最終是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其使用對象是學生,因此微課資源的開發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并結合教學的重難點,運用趣味性的微課呈現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在規劃開發微課資源前,我們要分析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我們開展了學生問卷調查和訪談,深入了解了學生對微課的需求和興趣,比如資源類型、微課呈現方式、微課的時長、微課學習途徑等。在分析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團隊教師結合自己的實際優勢,根據團隊研究任務表,選擇內容開發,合理規劃,避免重復和混亂,從而形成科學的微課資源體系。
(三)多途徑開發策略,豐富開發形式
微課開發是微課資源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微課的開發渠道,經過研究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幾個途徑:①教師經過微課理論和微課制作技術培訓后,根據學生需求和教學實際情況制作系列微課;②以比賽促進微課資源開發,比如舉辦校內微課大賽,通過篩選優秀人員參加市級、區級等比賽,促使相關人員開發微課;③區域聯合,抱團開發,實現資源分享;④在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網絡微課資源,進行甄選整合,開發微課。
(四)借力平臺策略,實現優質資源共享與篩選
開發微課資源的最終目的是為教學服務,用于提升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微課資源的使用率,使優質微課資源能被篩選出來,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資源共享出去,讓更多的人體驗使用,讓資源處于交流展播、互動評價的狀態,這樣通過監測使用率,我們就能得知哪一類微課最受歡迎,是真正的優質資源。筆者團隊借助了湖南省張葵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這一平臺實現共享。
三、優質微課設計“四妙招”
微課設計是微課制作的重要環節,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筆者歸納出優質微課設計的“四妙招”:一是開場拋“痛點”,二是內容有“干貨”,三是回顧有總結,四是結尾有創意。
(一)開場拋“痛點”,問題引學生
課堂上一個好的導入對課堂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直拋問題、制造沖突能有效抓住學生的眼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興趣,我們常用以下幾種方式拋“痛點”。
1.運用場景動畫的方式呈現“痛點”
比如教師先展示帶有著急情緒的卡通人物動圖,配上萌趣的AI語音(萌娃聲、蠟筆小新的聲音等):“哎呀,遇到這個問題可怎么辦呢?”然后配上一個教師形象的卡通人物動圖或者教師真人出鏡回道:“哎呀,遇到這個事不要緊,老師來給你……”同時,還可以加一點背景音樂渲染氣氛,但是聲音不能大過人聲,如此設計的開場一下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音效、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帶著一個學習目標或問題認真觀看微課。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現這樣的微課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一些平時不喜歡聽課的“皮孩子”,也會被有趣的微課動畫吸引到課堂中,使得機房比以往安靜了許多,課堂效果明顯提升。下課后還有學生追著筆者問:“老師,下節課我們還有微課學習嗎?”“老師你能用我的聲音來做微課的聲音嗎?”“老師,你能用《冰雪奇緣》里的艾莎給我們做動畫嗎?”……由此可見,學生非常喜歡這類微課的導入方式。該形式微課采用卡通化的學生與老師創建動畫場景,微課全部是AI聲音,配上音效,相比傳統的PPT動畫或者教師講解類微課,更加新穎有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視頻混剪引出問題
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尋找合適的電影片段或者動畫片段混合剪輯,引出微課的主題。視頻混剪導入的靈感源于目前流行的一些短視頻,有很強的代入感,能快速吸引學習者的眼球,激發其學習興趣。
3.實拍劇情營造情境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制作德育微課,如學生行為品德教育等,也可以用于課堂教學。例如,在信息課上,筆者制作了一個指導學生在機房如何保存提交作業到教師機的微課。筆者實拍了一個這樣的劇情:下課鈴響了,成績好的學生作業提交完陸續離開了機房;有些學生的作業還未保存提交,較為著急;有的學生作業保存了卻找不到,著急得哭了。這樣的實拍劇情放在微課中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4.精華前置吸引學生
精華前置的方式是把精彩內容放在開場,教師可以把視頻速度稍微加快一點,配上帶有節奏感的音效,營造炫酷的場景,這也是一種學生很喜歡的開場。比如在學習“利用Scratch為迷宮游戲設計計分規則”這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把帶有“計時”和“得分”變化的程序運行畫面放置在微課的導入環節,并附有文字提醒學生觀察“計時”和“得分”的變化,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并引出本微課的主題——設計迷宮游戲的計分規則。學生都呈現期待的表情,會自行調整坐姿,認真觀看微課。
(二)內容有“干貨”,重點難點輕松學
有了好的開場,微課進入正題,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到內容有“干貨”:一要邏輯清晰,有一個標準的步驟流程;二要對知識進行提煉萃取,要點突出,措詞精簡;三要有理有據,圖文搭配,多放圖片、案例、視頻,效果更佳。
(三)回顧有總結,思路更明晰
在講解完知識點后,教師還可以進行一次課堂回顧,把課程當中的關鍵點回顧一遍。比如在教學生認識鼠標及鼠標操作時,筆者在微課中編寫了以下兒歌:
小鼠標,真可愛,
指針上下左右走。
單擊左鍵按一下,
雙擊左鍵按兩下,
右擊右鍵按一下。
要拖東西先按住,
手指不放拖動它。
教師還可以配上音樂,讓學生邊唱邊操作,這樣學生就不容易混淆并能掌握計算機專業術語。
(四)結尾有創意,易學又有趣
微課的結尾最好不要出現“同學們,再見”或“拜拜”之類的用語。通過實踐,筆者建議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式:一是感性升華,可以用一句話或者名言結尾,內容跟知識相關,這一點比較適合用在語文類微課;二是首尾呼應,呼應開場內容,比如開頭如果用了動畫人物遇到困難、不知所措而求救的場景,在結尾時可以呈現開心愉快的場景,如“我學會啦!”“原來這么簡單!”
四、微課設計成果“三特色”
( 一)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
微課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有了成系列的微課資源后,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就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和教材了,在微課中,學生也可以看到不同教師精心設計的不同風格的教學視頻,學到不同的知識。
微課是針對教學重難點或某一知識點而制作的短視頻,是知識點的濃縮,是教學的精華,相比傳統教師口頭講授的方式,微課教學更有情境感,視頻畫面更加直觀,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知下,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知識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學會生存》一書講道:“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么學習的人。”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多么重要。在微課教學中,學生能在一種獨立自主的情況下學習,其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進度選擇微課,對難點還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因此微課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三)促進了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
微課開發不但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微課設計能力、較高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而且要求教師有專業的學科能力。要想制作出優質微課,教師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說微課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優質微課的制作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專業能力。
在微課設計與開發完成后,筆者將開發出來的微課應用到課堂中,檢驗教學效果。在筆者團隊成員所在的四所學校中,教師運用了筆者團隊開發的微課進行教學,生動有趣的微課教學,有別于以往教師純講解和操作示范的課堂,學生學習變得更認真了,教師們都感嘆微課的魔力,課堂紀律也比平時好了不少,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收獲和喜悅。通過實踐與研究,筆者有收獲,有成長。在堅持學科專業的基礎上,筆者將繼續學習新媒體技術呈現的技巧和表達規律,致力于微課資源的優化和推廣。
[參考文獻]
黃玉華.“互聯網+”時代高校微課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107-109.
程玉柱,史秋英.面向翻轉課堂的區域優質微課資源公建共享模式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2(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