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是保障教育穩步發展的重要基石。現階段,我國教育更傾向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著重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能力不斷提升?;诖?,文章深入研究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著重分析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以促進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給相關教師提供教學方面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作者簡介:馬文平(1984—),男,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石門鄉中心小學。
教師的數學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是建立在對學科的深入思考上的,數學學科本身帶有很強的抽象性,而且理論的邏輯非常嚴謹,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主要就是對數學思維的學習。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數學學科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建立基礎數學知識和學科理念的階段,這個時期不論是對知識的掌握還是對學習理念的確立,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不僅要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邏輯思維能力對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一)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有效的學習不僅可以節約師生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數學知識中的很多內在邏輯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再加上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安排不夠集中,數學課時有限,教學內容受教師影響較大等,導致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果與預期相差較大[1]。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數學邏輯方面的培養,主要從思維能力方面入手,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更加準確深入的認知,對公式和概念背后的含義了解得更加全面,讓學生對所學內容不再是單一的套用,而是通過掌握其中的原理而進行運算和使用。數學本就不是一個靠死記硬背學習的學科,加強思維層面的學習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啟發學生的智力
小學生的大腦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其智力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能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進行有效培養,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機會和空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大腦得到不斷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也得到不斷培養和訓練,這個過程,就是學生智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學生智力一方面受先天遺傳的影響[2],另一方面受后天培養方式的影響。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培養的數學能力,也是小學數學學習中必定會用到的能力。科學有效的培養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不管學生面對多么復雜的數學難題,都能找到合適的思路進行解答,這在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能夠豐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基本能夠滿足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很多小學生掌握的數學內容和知識都已經超出了小學階段的范圍,知識的拓展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有很多益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概念和策略,不僅可以讓小學知識體系更加豐富,也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多種解題思路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廣闊,對學生未來深入學習數學有一定的幫助[3]。
二、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小學數學教學目的認識不足
現階段,很多教師把學生的成績當成教學效果反饋的唯一標準,認為學生數學成績優異就代表教師教學水平比較高,對學生的內在思維能力不夠關注,也沒有意識到邏輯思維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學生長期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學習意識和學習效果都沒有得到提高。新時代的教育觀念在教師隊伍中出現斷層,教師依然沒有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足夠的重視,數學學科教學并沒有發揮實際的學科價值[4]。另外,有一部分教師清楚地意識到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缺少落實的經驗和能力,對邏輯思維教學沒有科學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流于形式,不僅沒有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反而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
(二)教學方式無法滿足新時期對數學教學的要求
社會各方面的進步對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中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這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基礎上進行教學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小學階段的部分數學教師還是固守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這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學生在這種落后的教育觀念的引領下,自身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發展都得不到切實的保障。再加上現階段學生的升學壓力導致學校和家長把學生的成績看得過重,成績成為衡量學生和教師的重要標準。片面化的教育理念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考試的壓力不斷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這樣很容易把學生思維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5]。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重視閱讀審題,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
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讀懂數學語言是學習和解題的基礎,但是很多教師會把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公式運用能力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學生數學語言邏輯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經常出現學生因為理解不了題目的含義而沒有辦法完成解題的情況,有的題目必須要在教師的分析下學生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學生審題不清或者理解不到位成為小學生考試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審題能力,指導學生對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符號等內容進行仔細、全面的分析。雖然小學階段的數學題目不會太深奧,學生的思考過程也不會很復雜,但是學生的審題和仔細思考的過程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語言邏輯能力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用非常大,是學生未來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6]。學生語言邏輯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引導,在碰到難以理解的題目時,教師不要直接分析給學生聽,而是先讓學生多讀幾遍題目,把所有已知條件羅列出來,再把條件和問題之間存在的聯系給學生點出來,讓學生學會轉換并進行反復不斷的練習。
(二)多向學生提問,引導其積極思考
教師要學會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科學合理的課堂導學問題能讓學生調動思維和知識儲備進行深入分析,學生的思維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和鍛煉,慢慢就能形成一定的思路,這種思路不論是對學生解題還是深入學習都非常有用。課堂問題的提出可以在數學學習的各個階段,也可以作為課程開始的導學問題,還可以是課堂學習中的互動問題,或者是學生課后的鞏固練習問題。課前導學問題能夠很好地檢驗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學生通過回答問題也能及時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或者有哪部分知識記憶不牢固;課堂互動中的問題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拉近師生關系的一個良好途徑;課后問題的設置不僅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也是對課堂內容的延伸,主要是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局限于課堂教材內容,拓寬學生的眼界和思維,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7]。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問題設置時要用心,問題對學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太過于生硬和死板,單純的概念和解題技巧類型的問題并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類問題更多的是考驗學生的記憶力。另外,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時要有針對性和差異性,要考慮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也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注意分層教學方法的落實,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和進步的空間。
(三)強調數形結合教學方式對學生邏輯思維的作用
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還不深入,而且學習的時間比較短,數學的思維和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小學階段的數學課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還要求教師在將所教學知識進行串聯的同時,切實落實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針,完成教學任務的所有安排[8]。小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也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習體系,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以集中注意力,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就可以增加一定的課堂趣味性。單純的數學概念和符號是比較枯燥的,加入數學圖形和實物教具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抽象意識。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能把數學中的很多概念以及理論進行直觀的展示,通過形象化的圖形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含義,幫助學生實現數學思維和實際應用問題之間的相互轉化,也能讓學生的思維在多元化模型的啟發下更加豐富。
(四)將理論與生活實踐進行緊密結合
為了促進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對教材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小學數學教師要在生活實例中找到和教材理論內容相關的情境,并且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創建生活應用情境,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以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理解,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理論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好奇心,還可以讓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從不同角度進行解決,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得到較好的鍛煉[9]。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理論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進行理解,或者讓學生談一下所學知識有可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哪些領域,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通過理論的學習和生活的實踐,學生會逐漸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方式和問題解決方式。
小學數學教師要意識到數學的學科價值、數學知識在國家發展中的應用以及對世界人民生活的進步所做出的貢獻,這些內容都可以普及給學生,這樣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數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10]。數學是一門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學科,當學生意識到數學發展對實際生活的重要性時,學生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科學習中。
結語
在小學數學學科教育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邏輯思維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發揮自身的引導價值。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教師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要有正確的理論做支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多層面、多角度地落實培養策略,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王潔.淺探核心素養視域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2022(1):173.
萬秀香.淺談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心得[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2.
包蘇鈺.見“微”知效:淺談微課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與運用方法[J].學周刊,2022(2):115-116.
趙麗.概念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51):15.
張濤.試析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2021(51):40.
劉會玉.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51):116.
萬莉.核心素養下思維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22(1):58-59.
朱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學苑教育,2021(35):62-63,66.
李紅艷.探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J].新課程,2021(48):99.
譚惠華.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1(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