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麗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對策
生物學科與日常生活存在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們關鍵的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他們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素質與知識的全面發展。相比于傳統的題海戰術以及灌輸式教學,核心素養概念的出現讓高中生物課程更加具有先進性。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培育對策。
一、我國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現狀
(一)過于追求成績,忽略了核心素養的培育
高中生物學科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模式仍然比較明顯,即灌輸式教學以及題海戰術在教學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教師在課堂上集中傳授給學生們生物知識點以及考試要點,很少會給學生們介紹生物學科的學習技能以及核心素養等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陷入一種沉悶的氛圍下,教學效果自然比較有限。
(二)課堂創新理論豐富,實踐不足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教師都逐漸認識到傳統教育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并且開始嘗試進行轉變。但是目前,我國教育創新的理論內容比較豐富,但是實踐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難以真正付諸行動。長此以往,我國生物課程教學將會陷入一個僵化的狀態。另外,教師每天在教學內容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在騰出一部分時間去思考如何創新教學方法,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們的壓力。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養額的培養對策
注重教學反饋,優化教學模式,為核心素養培育奠定基礎
教學優化教學模式的重要依據來源于學生們的反饋,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定期對學生們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查,并且讓學生就現階段的學習狀態以及教師授課狀況進行反饋。教師在接收到學生們的實際反饋以后,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案。雖然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主體地位明顯下降,但是我們并不能夠忽略教師本身所具有的指引作用。在教學環節,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們的交流互動,在不斷的溝通中找到自身的薄弱點,并進行完善,這是學生們生物核心素養培育的基礎。
三、在生物課程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們的理性思維
信息技術的存在讓課堂教學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當然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傳統的方法上進行創新,將信息技術滲透到生物課堂之中的。目前,教師在生物課的課堂教學采用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翻轉課堂、混合式課堂、投影儀等等。這樣一來,在解決一些較為抽象化以及復雜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放棄傳統的語言講授手段,而是采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方法展現學科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而幫助他們去掌握知識之間存在的規律。比如,教師在給學生們描述DNA雙螺旋結構的,便可以利用flash演示的方法來演示DNA雙螺旋結構的運動過程中,讓學生們產生深刻的印象。
四、在生物課程作業中提高學生們的解決問題能力
作業是幫助學生們鞏固基礎,提升能力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為了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需要將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進行緊密的聯系,并且來提升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在給學生們布置課后的作業的需要,需要讓他們去關注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并讓他們思考運用哪種理論來解決這種現象。教師除了常規的習題練習作業以外,還可以給學生們布置這種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們認識到生物學科的應用價值,并且鍛煉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比如,在學習完細胞結構以后,教師讓學生們嘗試去制作細胞的切片,并且觀察不同細胞的結構和狀態。在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時候,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他們需要通過思考、分析、小組討論以及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遇到的一系列難題,這有助于提高他們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
五、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與總結我們可以發現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培育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目前高中生物課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影響生物核心素養的培育任務,比如教師教育理念的落后、教學模式的固化、教學思維的限制等等。因此,教師需要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積極分析影響生物核心素養培育影響因素,進而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們去探索生命存在的意義,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以及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梁惠萍,車麗金.教育信息化2.0視角下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育——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21,42(06):73-78.
[2]孫金豪,王海鶴.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科學探究能力培養與提升對策探究[J].求學,2021(4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