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勤愛
摘 要:中國近些年來的教育政策正在不斷地進行著變革,隨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對于學校不同課程的教育也給出了一些新的發展要求,當前更加著重于對學生進行核心能力的培養。而立德樹人也已經成為了教師教育的根本。因此,如何能夠更加積極地把學生核心素養與學校德育進行結合,從而全方位的推動小學生核心素養的蓬勃發展。因此當前教師更加著重于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作為小學教師要能夠更積極地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與德育進行融合,全方位的推動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建設。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德育;策略分析
引言
小學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理念建立的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為學生培育合理的價值理念、人生觀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要求學校教育工作者加以關注。所以,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學校老師們必須在核心素養下,進一步明確了德育教學要求,做好對小學生的道德指導,培育了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使小學生具有敢于履行責任的意志與毅力,并協助其養成優秀的道德素養,形成優秀的行為規范。要引導小學生獲得更健全的精神生命,提升小學生的社會人文底蘊,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全面貫徹學校立德樹人的要求,從而提高了學校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本文根據有關教育實踐,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學校德育的對策提供一些意見,以供參考。
一、目前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太單一
就目前學校的德育課堂狀況而言,多數學校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都是在品德課上完成的,甚至只存在于與品德課之上,而不能在學校的其他時期進行更深入的發展,而德育的教育方式也僅僅是提供榜樣、自我評價等教育方法,而沒有具體的實施,從而導致了最后的教育成果并沒有辦法實現最終的目標。而現在的小學生所受到的德育課堂的教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分別是社區實踐、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等。老師不能全面的了解到德育教育的意義,教導的方式方法過于簡單,結果使學生無法形成優秀的品格。
2、缺少專業師資力量
就目前狀況而言,由于很多的小學教師都具有沒有過多德育教育經驗的特征,從而導致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方法很好的對學生實施德育課程,也就會使德育教育和課堂教學分離進行,甚至不能放在一起。有不少老師并不能完全明確自身的工作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管學生業績的高低,能做的也就只能是教書而已,卻并沒有在完成教育任務之后和學生們成為了好友,更沒有成為在學校道德路上的領路人。
3、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德育課堂是學校德育中最主要的教學部分,是系統地對小學開展品德、思維、思想政治和心理品質教學的課堂,可以為小學的身心發展和老師的教育工作指引方向,從而確保小學可以獲得好的啟蒙課程,從而促使學生在小學的發展階段得到好的指導和教學,促進學生得以健康成長。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德育課堂可以提高學校德育課堂功效,使廣大小學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為學生建立起較高的道德規范,促進學生掌握關鍵能力和必要的生命質量,具有健全、合理的人生觀、價值理念和世界觀,從而幫助小學培養良好的生命質量,以助力推動廣大小學健康、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策略分析
1、利用課堂陣地,有效開展德育教育
課堂是學生們捕獲課堂的主要“陣地”,作為小學教育者,應當善于利用這個“陣地”開展德育教育,讓德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立足,同時要發揮學校德育教學的特色,做好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工作,貫徹學校立德樹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成長。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身為小學教師,必須好好運用自身的教育能力,在大的教學環境之下,做好對核心素養的工作的落實,從而使德育滲透到不同的各種課程當中去,并涵蓋了在小學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各個層面,使得學生積極投入到不同課程的教學當中,自由進行教學互動,從而在教學當中真切感獲得真正的德育教育,掌握更多的道德科學知識,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在不同課程滲透德育課程之下得到全方位提高。
2、在實踐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學校階段,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為在教育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創造了很好的契機。老師們能夠把德育認識融合到學校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學校學生在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同時也能夠認識和掌握到這些道德基本知識。也因此,學校老師們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學雷鋒活動。而學校學生在開展學雷鋒活動這樣的實際過程中,既學到了學生樂于助人的基本道德品質,又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又對學生進行了基本德育教育。學生們不但從各種各樣的實際活動中學到道德知識,還能夠從實際活動中形成了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3、促成家園合作,共同完成德育教育任務
培育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單純依賴于小學教育是不行的,還必須與家庭的緊密配套,形成家庭共育的良好模式,如此才能在總體上有效推進德育工作的落實。比如:老師要讓家長知道學生在校內的一些狀況,包括成績、性格、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良好的心靈品德、優點與劣勢教育等一系列內容,這就可以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對學生工作的關注,從而比較積極性主動性地協助老師的工作,以確保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同時老師也要從家長口中知道學生的家庭狀況、生活環境、平時成績等內容,給學生家長一個工作細心、生活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就可以增進學生家庭雙方的良性交流。同時教師需要多聽聽學生家長的建議,與學生家長一起商量教學的計劃。這就建立了學校家庭教育和學生德育發展一體化的格局,學校能夠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更有效的引導學生糾正錯誤的思維、價值觀和行動,從而引領學生向更健康的方面成長。
結束語
小學生尚處在思維、行動左右搖擺的階段,教師應用平常心抓好德育教學工作,將自身素養的要求充分地聯系起來,把注意力放到學生長期成才的角度上來,積極地探求出可行的品德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培育學生,提高學生在自我成長與社會生活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增強學生作為未來發展成長需要的基本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琛智.探析核心素養下進行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財富時代.2020-08-25
[2]陳燕平.淺析小學德育教育如何進行心理輔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04
[2]樊紅琴.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