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新課程改革實施后,新課標準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小學階段的體育活動就是要“健康第一”,實現學生的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教師始終把德育教育貫徹到體育活動中,通過隊形隊列的訓練,既能端正姿勢,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走習慣,又加強紀律性,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隊形隊列;作用
在新課標中,對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提出的教學目標,除了需要學生鍛煉身體,更是需要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課堂樹立良好的班風,形成良好的紀律。隊形隊列必須通過反復多次的練習,才能培養出學生的紀律性,感受到身體的空間感,動作才可以迅速規范。在隊列隊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自己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如何端正自身,從身體到心靈擺正自己的學習態度。
一、小學體育隊形隊列教學創新的重要意義
讓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的練習,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同時也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集體組織觀念以及極高的自我約束能力。這也為學生在今后課堂教學的紀律性有所提高,為學校的教學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而且隊列隊形也能夠幫助學生從小養成正確站立、行走的姿勢,使學生的機體骨骼得以正常的、協調的發育。
二、小學體育隊形隊列中教學創新的途徑探討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當學生對于教師所教學的內容感到十分新奇,那么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以此來積極跟進教師的教學方向。作為教師,也應該將教師要我學習,變成學生主動要求努力學習。
例如,在隊形隊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采取播放一段解放軍閱兵的雄壯列隊前行的視頻,讓學生對著響亮的口令、精神抖擻的隊列,有了更加直觀而又深刻的形象感知,形象的畫面引入學生的腦海,這時教師在以言語進行激勵,讓學生把自己也當作視頻解放軍戰士一起昂首挺胸,闊步向前進行閱兵儀式。這樣,學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也會帶著興趣積極參與隊列隊形訓練之中。
(二)科學分組,強化學生角色練習
教師在進行小組分組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安排興趣相同的小學生為一組,再讓學生自取一個組名。隨后教師分步教學任務,讓小組內的成員按照隊形隊列的方式排排站好,并且分角色,分步驟進行學習。首先是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是連長,而另一個則是被連長指揮的士兵。讓學生按照連長的身份去發放口令,作為士兵的學生便依照口令做出準確動作,然后進行互換,讓每個學生都有充當連長和士兵的機會,發放口令和執行口令動作。
這樣開展隊形隊列教學,可讓學生在集體參與中,通過互助學習,互相評價,讓學生增加了解,贏得信任,增強自信,融合同學之間關系,獲得合作伙伴,養成集體主義思想。潛移默化中,教師通過體育運動的“外形”,使學生達到心理健康、適應社會、團結向上的“實質”,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三)實景總結,激發對象體驗成功
在新課標中,要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練習總結,大多數是以籠統而又簡單的“很好、很不錯、繼續加油、努力”等模棱兩可的鼓勵詞語,卻又沒有任何新意的語言描述進行總結。這樣,學生難以評估自己在此階段的課程學習是否達到了教師的預估,也導致學生的課程體驗感不夠高,泛泛而過的心情油然而生。
因此,在教師進行隊形隊列的課后總結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情景有選擇性地進行編排,并且對于學生每一次的編排練習都用攝影機或是手機錄像的功能進行攝錄下來,最后再為學生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視頻播放模式,為學生在大屏上呈現,學生會看到從最開始大家亂作一團,再到后來井然有序地列隊模式也能夠使學生產生自豪感。同時,當學生在視頻中看到自己挺拔的身姿出現在畫面時,形象地體驗到了辛苦成就的來之不易,再加上教師的表揚和鼓勵,使自我感到巨大的滿足,也就更加能夠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力。
(四)有效拓展,開拓體育教學模式
在學生的隊形隊列教學中,教師適當運用微視頻、微電影,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中鍛煉,使學生興趣盎然,師生在寬松的氣氛中完成了教學。這種方法也可以推廣到田徑、球類等其他運動中,實現小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把新媒體、新技術、新理念引入傳統的體育教學中,認真理解體驗新技術運用的實質,準確選擇新媒體與教學內容的契合點和切入點,創設運動的情境,影音結合,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使學生了解到隊列隊形的教學意義所在,為創新體育教育新模式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結語
隊列隊形為學生帶來的益處極大,作為教師在了解到隊列隊形的作用后,也應該以創新內容展開新的教學模式。為此,本文提出以上四種教學方法,闡述了隊形隊列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并將其作為深入課堂教學的探討方向。
參考文獻:
[1]張亞峰.小學體育隊列隊形教學策略初探[J].新智慧,2019(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