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時代大學化學教學需借助先進教育技術加強有效革新,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提升學生化學能力。傳統化學教學受應試教育影響習慣利用灌輸式教育模式進行教學,不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更不利于培養特色化人才。從現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入手,了解應用意義,加強有效梳理能創新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策略,助推大學化學教學發展,更能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推動高等教育智能化轉變,以此實現素質教育的新生。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大學化學;化學教學
科學技術的快速普及使現代教育技術備受關注,眾多專家和學者期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推動素質教育普及,并以此打破應試教育限制實現化學教學的有效創新。雖然目前大學化學教學中開始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但強化系統性梳理不難發現現代技術應用時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發揮大學化學教學的實際價值。因此眾多專家和學者應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研究,既要基于大學化學教學發展需要創新應用模式,也要隨之創新人才培養方向。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現和普及推動化學教學的優化和創新,也使傳統大學化學教學問題得以凸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強化對傳統教學問題的有效化解,也能加強對學生復合能力的培養。因此社會各界開始積極關注現代教育技術,期望以此構建中國化化學教學形式,助推學生化學素質素養及能力增強。首先,現代教育技術具備較強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且信息量龐大,能優化教育內容,也能借助多元教育手段提升化學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加強對化學知識的全方位認知。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特點,發現其以互聯網為載體,能打破時空限制,也能使學生感受化學來源于生活,更能使學生提升學習參與性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現代教育技術使大學化學教學靈活性有效增強。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現使化學教學課堂更加豐富,教師可利用多元音頻、視頻、圖片等豐富教育內容,也可借助載體轉換助推學生加強對化學公式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真正了解與掌握相關化學知識。教師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分層式培養方案,助力不同層次學生共同成長,因此具備靈活性特征。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教育價值,借助其助推化學教學優化和創新能打破傳統應試教育弊端,更能使灌輸式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以此真正實現大學化學教學的新生。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全面認知,助推現代教育技術普及
大學化學教學創新時應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全方位認知和了解,既要助推現代教育技術普及也要借助其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才能有效優化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作為推動大學化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力量,需強化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了解和認知,既要了解其積極影響也要了解其消極影響,才能助力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確保借助正確的應用模式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化學教師可借助互聯網加強學習,利用再教育突破傳統教育難題,并使化學教學真正走進生活,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大學生認識到化學教育與生活的息息相關,能體會化學之美更能增強學習興趣,激發學學習熱情。以分光光度實驗為例,教師可借助實驗教學強化原理講解以此提升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加強對抽象性知識的了解。傳統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師在理論講解方面會耗費較多時間,而多媒體設備和相關視頻可將復雜的課程變得簡潔化、明了化,也能確保學習者加強對相關知識和理論內容的具體性掌握。與此同時,教師可借助學習者的課堂狀態,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為不同層次學生構建系統化培養方案,以確?,F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提升教育質量推動教學發展。
(二)強化教師指導,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創新的核心力量,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知時,也需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自主學習,才能在師生共同成長時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教師可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和關注,根據其學習水平與學習效率,構建互動性較強的教育課堂。例如,化學教師可借助互聯網技術引導學生了解更多化學方面理論知識和實驗數據。而學生可借助教師推送的相關教育內容,加強提前預習以此了解課堂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構建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引導學習者借助互聯網尋求化解學習問題的策略能使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F代教育技術以互聯網為載體,可借助互聯網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并促進學生在線上教育平臺中拓展學習思路和學習事視野,以此豐富學習內容。以大學化學教學中經常進行的化學實驗為例,傳統化學實驗本身具備危險性和復雜性特征,部分實操能力較弱的學生很容易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相關問題。而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現,可使學生利用虛擬化學實驗加強化學研究,這更有利于學生提升實驗頻率,也能使實驗教學邁入新的發展方向。教師在學生展開虛擬實驗過程中需加強對其實驗數據和實驗模式的分析,既要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收集學生相關動態化數據,也要基于此推動化學實驗教學優化,才能使現代教育技術真正輔助大學化學教學改革,并實現大學化學教學的科學化發展。
三、結語
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現為大學化學教學優化帶來全新機遇,但也同時帶來新的教育挑戰。為提升教育效果,增強教育質量,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元優勢,滿足學習者的多元需求,才能順應改革發展需要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教育工作者需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認知和梳理,既要基于學校特色構建特色化教育模式,也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提升學生自學能力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助力大學化學教學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趙東旭,張金鳳,馮永君,李暉.大學化學知識融入本科核心課程生物化學的教學芻議[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22,38(02):228-236.
[2]周南,周智,文玉姣,陳玉珍,徐鳳娟,鐘美娥.湖南農業大學化學專業在疫情期間畢業設計調整方案[J].廣州化工,2021,49(24):192-193+198.
[3]李秋,李倩,沈雪梅,胡燕超,李席.課程思政在“大學化學實驗”課程中引領作用的探討[J].安徽化工,2021,47(06):167-169.
作者簡介:鮑羽( 1966年7月 ),性別: 男,民族: 漢族,籍貫: 湖北江陵 ,學歷: 本科 ,職稱: 副教授 ,畢業院校 :湖北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