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勝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的進一步實施和深入推廣,廣大一線教師力求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各種創新做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其中,設計創新性小學數學作業在現代新理念教學過程中勢在必行。本文針對目前基礎教育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創新性作業設計的方向和必要性,并闡釋設計創新性作業的價值、創新性作業的五大特點及實施途徑。
【關鍵詞】創新性作業;小學數學;自我價值
隨著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的不斷實施,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提高,基礎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和學生“學業負擔”的增加。為了更好適應學校教學改革的需要,創新的教育理念得到每所學校和教師的重視,也是教育界一直研討的熱點問題,近年尤其明顯,大家想擺脫傳統的教育模式,希望通過各種創新做法來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社會在高速發展,基礎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小學數學教科書沒能及時更新,書本上的例題和熱點,不再是學生生活中耳熟能詳或感興趣的問題,與時代脫節,未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空洞無力,缺乏代表性和針對性,存在偏離重點只注重結果的現象,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運用的培養,典型的應試教育“追分數”現象,導致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到位,更加沒法形成前貫后通、點面結合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的專業素質急需提高。同時,教師對小學各個年段教學重難點、目標和系統的課程規劃設置缺乏理解,導致所任教的學生缺乏對各個知識點靈活運用的能力,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不夠深刻,容易忘記,遇到拓展題型沒能很好地梳理已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所有的這些現象歸咎于傳統課內外作業的不足或弊端。下文從現代教育的理念出發,根據目前傳統的教學方式,剖析小學創新工作模式改革的價值和操作途徑,闡明創新性作業在現代理念教學過程中勢在必行。
一、創新性作業與傳統作業的區別
創新性作業與傳統作業相比,趨向一種全新的理念,被賦予新模式下新的數學內涵。它更注重過程的形成、結果的表達和情感態度的評價三個維度。學生為了得到全面的鍛煉和強化,必須努力完成每個環節。因此,創新性作業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顯得更加真實,體現的都是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比起傳統的作業更加注重過程評價。這代表了學生成長過程經歷的部分。在進行創新性作業的過程中,為了體現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學生需要獨立思考,把自己的情感和行動通過文字表中展示出來。這樣,學生會享受寫作業的過程,從中體驗快樂,就好像自己在創造藝術作品一樣。新模式下的創新性作業與傳統作業相比,創新性作業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創新性作業更具開放性。以往傳統的課外或家庭作業通常會給出一個標準答案,錯與對是唯一的,毫無疑問的。而創新性家庭作業的答案通常是開放式的,沒有絕對的對錯。這樣,中心就很明確,“別人的答案也不一定是最佳的,就算我不去參考別人的,而是寫出自己的想法,或許會得到不低的評價結果”,這有效地鼓勵了學生去獨立思考和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如此同樣得到教師的認可。
(2)創新性作業更具探索性。創新性作業更加需要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和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就要求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探索過程與答案,組織、表達多維度的結果。
(3)創新性作業更綜合全面。鑒于知識整合、學科整合的理念已經推出多年,數學創新性作業也就是一個目標指引,并不局限于同一門學科或某個知識點。為了更好鍛煉學生這方面能力,教師需要在作業過程中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點或理論來解決問題,整合每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4)創新性作業更靈活。“數學來源于生活”這個理念在教學工作中已推行多年,創造性作業需更多體現這個思想,結合實際,貼近生活,在使學生寫作業時更感興趣,幫助學生學習各方面知識,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見,創新性作業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更加靈活的。
(5)創新性作業更具個性。創新性作業從不同的維度會有不同的答案。學生每一次的作業就是一個作品,他們滿腔熱情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融合。所以,每一件作品都代表每個學生的知識面和思想,是唯一、不可復制的。因此,教師要從多角度去評價學生的作品,鼓勵學生要有獨立思想和個人做法。
二、創新性作業的價值
1.一直以來,受傳統思想和習慣的影響,家庭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期末考核成績是衡量學業效果的重要標準或可以說是唯一尺度。單一的評價使得傳統教育片面追求分數,強迫學生去學習甚至死搬硬套。這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在學生求學階段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自學能力喪失,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和教師的評價模式至關重要。創新性作業評價體系的出現就可以很好地改變這個模式,有效地改變學生當前的學習方式。學生們不再依賴教師或其他同學的所謂“標準答案”,自主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和表達內心的平臺。整個過程,基本不存在以往的一口否定學生的勞動成果,使學生遭受打擊,而是使學生更多地得到大家多方面的認可,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2.將所學的書本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可以培養學生將理論轉變為實踐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3.學生完成自我實現價值的創新性作業,顛覆傳統作業,將“要我做”模式轉變為“我要做”模式。學生對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體現了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主動性。創造性作業不再僅僅是唯一的價值指向,它體現了操作的智慧,強調學生的價值。創造性作業作為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想要將這個機會轉變成一個主動表達需求的過程,在完成創造性作業的過程中,就需要主動學習,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過程,學生掌握大量課內外知識,并將之運用到作業中,提高完成作業的效率,培養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帶著興趣探討問題的學習過程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再有壓力和負擔,而是快樂地享受,展現自我。長此以往,必定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完成作業成為一種值得推廣的方式,大家的身心也得到愉悅和滿足。
三、創新性作業的實現途徑
1.設計高質量的有創意的作業是實施創意工作模式的必要條件,是教師培養創意人才的最佳路徑。創新性作業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將其靈活運用到社會實踐中。教師需要在學生掌握教材知識基礎上,“吃”透教材和大綱,深入理解編者的意圖,設計拓展性創造作業;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藝術的語言,使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使學生感受到融入知識氛圍的樂趣。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先深入理解教材,利用課余時間多跟學生“打鬧”在一起,了解各年段學生的特點和接受、推理能力,用更接近學生的思想,更喜歡的接受方式去影響他們。教學對象和教材都研究了,就剩下教法。因材施教不是空喊口號,設計作業時要有理有據,切合實際,才能達到以上目的。
2.創新性作業要以實際問題為背景,實行多學科、跨學科綜合設計,學生若想完成教師布置的創新性作業,學生自己就要努力學習好每一個學科或每個知識點。此外,還需要更多的課外知識、網上知識和生活實際知識。因此,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欲望,吸收和整合所有的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形成自己的觀點。但是在小學階段,必須也要接受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做事缺乏細心和耐性,情緒、綜合分析能力也有所欠缺,凡事一分為二,好強、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等。
小學階段開展創新性作業,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將各種形式的作業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打開新事物的大門,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表現自我。此外,創新性作業還需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靈活性。每位學生都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形成個性,并用科學的評價體系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水平是否提高,通過創新性作業,鍛煉學生獨立完成、善于思考、大膽創新的思想和綜合能力。BD645508-4FC7-4BB2-8667-AEC881B7CE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