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素芳
【摘要】正處在思維發展關鍵期的初中生在學科學習當中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思維發展上,尤其是在核心素養教育的推進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已經成為教學關鍵。在初中英語語篇教學當中,不管是語篇的分析研究,還是語篇當中知識點的掌握與知識體系構建都和思維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必須把思維品質培養作為重要目標,并在該目標指導之下優化教學方案,保證語篇教學有效性。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指導學生對語篇的表層與深層信息進行收集與梳理,充分發揮思維能力,在構建語言形式和意義關系過程當中讓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得到綜合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品質;語篇教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學生得到語言信息鍛煉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是閱讀,依托閱讀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理解水平進行提升是至關重要的。英語新課標要求在英語課程教學當中,應該把培育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作為關鍵任務來抓,同時,核心素養教育對英語學科的要求就是重視思維品質這一核心素養的發展。從總體上分析,基于思維品質目標開展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是一種必然選擇,可以創新推進學生的語言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自覺鍛煉個人思維能力的意識。教師有必要在創新教育理念的基礎之上改進教學方法,把思維品質培養滲透教學全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思維品質與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概述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指向的是學生思維層面上的發展,重點涉及思維創新性、邏輯性、判斷性這幾方面的內容。邏輯性思維是一種依托對比、抽象、概括、綜合等方法進行信息的邏輯性處理及理性認識的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一種依照特定標準與客觀證據利用反思、評估、研究的方法,辯證分析各種思想觀點的能力;創新性思維是在剖析解決實際問題進程當中,超越過去認知,進行新意義建構,對新成果與新方法進行創新創造的一種思維能力。英語語篇是文化與語言的重要載體,表現出多文體及多模態的特征,這無疑為鍛煉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帶來了豐富多樣的資源。語篇教學可以輔助學生給予語言系統框架,研究語言形式、語言功能、語言結構等在具體語篇當中的作用,從而實現對語篇中心思想的深入理解與把握,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語篇教學是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基于思維品質目標的英語語篇教學。這一教學活動要求把語篇放在中心,在教學過程當中持續提高學生的主題意義探究水平,深化學生的語篇理解程度,帶動學生思維素質的綜合發展。
二、基于思維品質目標的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方法
1.把握語篇主題,構建思維起點
在對英語語篇進行實際分析的過程當中,從主題著手進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對主題的分析和總結過程同時也是搭建思維起點的過程。因此,教師為了達成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必須先從主題研究著手,帶領學生以主題為核心進行分析,并在這一過程當中有效激活學生的原有認知。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積極提出和語篇主題有關的問題或者是和主題相關的背景素材,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和研究,從而了解與主題相關的一系列背景知識,形成對文章主題的初步認識。例如,筆者在講授滬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2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時,根據主題提出了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初步進行思考:Do you like traveling? What is your favorite place to travel? Why do you like to travel?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Do you know what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you travel? If you were asked to plan your trip around the world, how would you plan it?這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帶給學生較大的思維沖擊,引起學生對語篇學習的興趣。當然,學生也可以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和語篇內容建立聯系,盡可能減少認知層面上的差距。
2.分析關鍵信息,鍛煉邏輯思維
當學生在對英語語篇內容進行梳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和語篇主題關系密切的問題來輔助學生加強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對文章當中的關鍵信息進行定位,從而形成語篇框架,幫助學生從整體角度出發,建立對語篇的完整認知。在進行了語篇主題的初步了解之后,接下來就需要逐步朝著深層次方向拓展,尤其是要剖析其中的關鍵信息,然后對關鍵信息進行邏輯梳理,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與鍛煉。思維導圖可以用圖文并茂和簡潔直觀的形式展現文本信息,這對于語篇的整體學習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講授滬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4 Reading Trees in our daily lives時,學生通過語篇主題分析了解到全文的中心在保護樹木,當然全文也圍繞主題進行了多個角度的闡述。筆者為了指導學生,依據語篇制作思維導圖,先給出統領性問題: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article?指導學生迅速瀏覽文章,知道文章講的是怎樣保護樹木的故事。接下來,筆者要求學生梳理語篇當中的各個細節,然后歸納重要事實,最后結成學習小組制作思維導圖,鍛煉學生的語篇分析與概括能力,讓學生依托思維導圖了解語篇結構和內容全貌。
3.加強文本探討,發展批判思維
語篇學習少不了對語篇內容的多層面探討,而且在探討過程當中不同的學生會提出不同的理解與看法,這會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識,鍛煉學生思維的思辨性,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品質的發展。在語篇教學的組織設計當中,教師要有意識推進文本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分組探討文章當中的重要問題,而且要肯定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甚至是讓學生之間組織辯論活動,從而保證批判性思維鍛煉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滬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8 Reading Unusual collections時,筆者留心觀察學生對語篇內容的理解,發現不同觀點,為組織辯論活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打下基礎。比如,學生針對Can students collect things? Why or why not?進行了辯論,在提出各自的觀點之后,學生可以積極查找資料和聯系實際案例,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和合理性,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特別是能夠降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難度。4D4E766A-042E-4955-8C0A-19DF23A4FC00
4.開展讀寫結合,培養創新思維
為了有效深化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發展,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專門組織讀寫結合類的學習活動,特別是讀后續寫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收獲的語言知識進行有意義的產出。讀后續寫強調學生對文本形成深層次的解讀之后,在主題性語境當中開展創造性輸出。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提出和前文連貫的段首句,為學生留下想象與拓展發揮的空間,依托原文主題情景為學生進行個性化輸出,提供指導,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了滬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3 Reading Protect The Earth后,筆者就可以指導學生立足當前的環境,保護現狀,結合現實生活及自己的積累,就如何保護地球進行表達,把閱讀和寫作銜接起來。如,Do not cut down trees and protect the forest; Protect the 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 and animals; Stop polluting the Earth; Do not throw rubbish into the rivers and seas.
三、結語
英語語篇教學和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語篇也是教師推進閱讀教學的有效依托。在確立了思維品質培養目標之后,接下來的語篇教學就需要圍繞文本主題逐層設計語篇閱讀活動,在問題指導之下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幫助學生梳理研究全文思路,掌握文本邏輯框架構建的正確方法,加強對文本思想的體悟,進而實現多層面思維能力的發展。英語教師在設計語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反思意識,評估思維品質目標的達成水平,優化后續的教學思考,保證思維品質的鍛煉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獻臣.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6(6):1-5.
[3]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7(11):80-81.
[4]王薔,錢小芳,周敏.英語教學中語篇研讀的意義與方法[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33(2):40-47.
責任編輯? 羅燕燕4D4E766A-042E-4955-8C0A-19DF23A4FC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