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毛毛
摘要:要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就必須在教材的編寫上進行適當的整合。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老師開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和形式,把抽象的語文知識轉化成更形象生動、更直接的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文章對如何有效地將小學語文教育與信息化資源進行了探討和探討。
關鍵詞:信息化資源;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和學生的學習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在不合理利用信息資源的情況下,很難真正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真正體現出互聯網時代的價值。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入信息化資源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而教師要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與完成教學的目的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克服多媒體教學可能帶來的弊端。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存的問題
俗話說,教育要從小做起,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在小學的時候,都會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許多老師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思路,不知道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老師們的一廂情愿,不但會讓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老師自己也會因此而失去興趣。青年教師雖樂意運用多媒體,卻不能掌握整個課堂的節奏,而那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由于年紀過大,無法及時地獲得資訊。為了更好的利用小學語文教育的信息資源,教師們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在小學教育中運用信息化資源的作用
(一)改善教學氛圍。豐富的信息資源,在小學的語言教學中,老師通常會選取一些有趣的材料來活躍教室的氣氛。小學生年紀小,心理發育不夠成熟,在枯燥的語言課堂上很容易喪失興趣。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的信息資源,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例如詢問他們從照片中學到了些什么,學習了些什么,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有效的交流。課堂氣氛在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別是在小學,兒童的從眾心理尤為突出,若能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來吸引多數人的注意力,則能使教學任務更加順暢。
(二)適應現代化的需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小學語文教學已成為時代的必然。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只有三尺講臺,一支粉筆,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對課堂的理解完全是靠老師的口述,而不是深入的思考。信息技術的普及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引入信息資源的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的普及。此外,在電子課件的制作上,實現了名牌學校的精品課件或有價值的課件的實時分享與快速傳播,這對于整個教育界的小學語文教學資源都是一種補充與拓展。
(三)豐富教學內容。網絡空間中的信息資源具有多樣性,可以通過短片、動畫等方式向學生展示。現代小學教案將改變傳統的固定、僵化的教學模式,將生動的故事情節或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納入到具體的教學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擴大了學生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廣泛。而信息資源的整合,既包括了微課件和教案的設置,又可以從各個區域調閱試題,確保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加深理解,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四)提高教學效果。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信息資源,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如果只有老師在講臺上用語言講解,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那么在課堂上,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一些圖片和視頻,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豐富的材料也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對世界的認識。
三、小學語文信息化資源的運用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實施教育信息化資源前,教師必須掌握信息技術,只有熟練運用信息技術,才能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廣度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小學語文老師要經常進行業務培訓,與時俱進,充實自己的知識庫。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素質,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以教科書為依據,課堂上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因特網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豐富了課堂內容,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極大地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
(二)運用信息化技術實施情境教學。做到科學、高效。在小學階段,語文與數學的抽象化有很大的區別,語文學科靈活性更大,在教學中,學生很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圖,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受年齡限制,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都比較匱乏,不是學生不愿意學習、不愿意思考,而是老師們的教學方式太單一、太枯燥了,對學生的學習不利。教師在充分運用信息資源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為學生建立起情境教學,把小學語文與情境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體會到所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代入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開展。例如,教師在講解“江雪”的這一內容時,這首詩言簡意賅,感情豐富,主要是寫出了詩人在受到巨大打擊之后,內心深處的孤獨。然而,小學生們很難體會到詩人的孤獨和無奈,因此,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幫助,為學生創造出這句詩中所描繪的場景,并用影像、圖片等方式展示詩歌的內容:“群山無鳥,小徑無人,白雪皚皚。“
(三)利用課后自主學習中的信息化資源
信息技術還能幫助學生在課后的學習中發揮作用,比如微課,就是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教學輔助課程。微型課堂的出現,使學生在家里和室外都能使用手提電腦或平板電腦進行課堂教學。微課是一種廣泛的具有多種類型的教育資源。大部分的微課都是5-10分鐘,因此,學生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學習,當學生里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關鍵的或者困難的問題,微課就會提供很好的指導。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化資源的使用是十分普遍廣泛的,從課前到下課后,利用信息化的資源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若能及早認識到其在教學中的作用,合理運用,必將會改善課堂氣氛,提升課堂教學的品質。
參考文獻:
[1]楊永祥.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 ,2019(35):148.
[2]陳進.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 理 ),2019(11):138.
[3]徐艷芳.分析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20(12):244.
[4]劉婷婷.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9,26(3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