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梅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錯別字教學,通過對教學使學生在書寫中減少錯別字。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解漢字的含義、通過對比漢字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從而減少錯別字的產生。以下便是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減少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錯別字;教學對策
前言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學的重心主要在于對學生生字詞的教學。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減少錯別字,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錯別字探討相應的教學對策。本文主要從偏旁漢字拆分講解、類似漢字對比講解、寫后檢查改正錯字、運用環境提高認識等方面探討減少小學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教學對策。
一、引導學生檢查改正錯字
為了避免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出現錯別字,教師還可以通過寫后檢查改正錯字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完成漢字的書寫內容后,對書寫的部分進行閱讀,并在閱讀中發現自己寫錯的漢字,進行改正。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檢查錯別字的時候逐漸發現自己在書寫中的問題,提醒學生在下次書寫的時候能夠注意這些問題,從而減少錯別字的產生。當我為學生授課《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篇課文內容之后,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生字進行組詞,并書寫出來。在學生書寫完之后,我讓學生自己先檢查一下書寫的漢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找到其中錯誤的漢字進行修改。許多學生在書寫完成后,都開始認真檢查自己在書寫上的錯誤,有的學生發現自己在書寫“哪”這個字的時候,前幾個字書寫得非常正確,但是在書寫了3次之后,逐漸丟掉了“口”,將“哪”寫成了“那”,于是學生便及時改正了自己的錯別字。還有的學生在檢查中,發現自己在書寫“皮”這個字的時候,上面的一豎并沒有出頭,便及時擦掉重新進行書寫。還有的學生在書寫“肚”這個漢字的時候,丟掉了“月”中間的一橫,便立即進行了修改,改變了錯別字。通過這樣的方式,便能夠使學生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生字詞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正確的漢字書寫方式,并能夠自覺發現自己的書寫問題,更正錯別字。
二、采用字詞拆分講解
教師教授學生漢字時,可以通過對含有偏旁部首的漢字進行拆分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便能夠使學生對漢字的不同結構的含義進行了解,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便能夠根據相應的含義進行書寫,從而降低學生在書寫漢字時的錯誤率。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新的生字詞的時候,便可以運用此方式進行教學。如,在教授學生《四個太陽》這一課中的生字詞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運用偏旁漢字拆分講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我在教授學生學習“秋”這個字的時候對學生說:“‘秋’這個字是由禾苗的‘禾’和‘火’字組成的。我們想一下,秋天的時候,樹葉、莊稼,會變成什么顏色呢?”學生回答說:“會變成黃色、紅色。”我接著說:“對啊,那這些顏色是不是與‘火’的顏色比較相近呢?這些植物的顏色像火一樣呈現出黃色、紅色。所以‘禾’和‘火’就組成了‘秋’字?!敝?,我還以同樣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了“陽”字:“陽光和太陽是分不開的,太陽又叫‘日’,所以‘陽’字的右邊有一個日。當太陽照在山坡上的時候,山坡上是不是就成了‘陽面’,我們看,這個耳刀旁,像不像倒過來的小山丘呢?這就是日頭照在山坡上,形成‘陽面’的意思?!痹谖覟閷W生將偏旁漢字進行拆分講解后,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也更深入了,在書寫漢字的時候能夠正確書寫出漢字的字形。
三、合理運用對比講解
教師還可以通過將類似的漢字進行對比講解的方式,幫助學生對多個漢字進行理解,從而達到學生在書寫的時候能夠書寫出正確漢字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上為學生教學的漢字內容,將類似的漢字排列在一起,讓學生能夠發現類似漢字的不同之處與相同之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在教授學生《小青蛙》一課中的生字的時候,我便運用類似漢字對比講解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了“情、清、晴、請”這四個漢字。在教學時,我先將這四個漢字展示在教學設備上,并詢問學生:“大家能夠看出這四個漢字共有的部分是什么嗎?”學生回答說:“青?!蔽医又f:“沒錯,這幾個漢字右邊的‘青’都是一樣的,主要的不同在偏旁,這些不同之處也代表了每個漢字的不同含義。”接下來,我問學生: “這個‘情’字的偏旁是什么?”學生回答說:“豎心旁。”我說道: “是的,所以這個漢字與人的心情有關,代表著人的感受,所以用豎心旁。這個‘清’字是三點水旁,也代表著水的清澈,與水有關,所以用的三點水旁?,F在你們誰能解釋一下‘晴’和‘請’這兩個字呢?”一位學生舉手回答說:“‘晴’與天氣有關,出太陽的時候,天就是晴的,所以是日字旁?!绷硪晃粚W生解釋說:“‘請’是要說話請求、請問別人,所以用言字旁?!蔽尹c點頭,表示認同。從這一教學過程中,也可以看出,類似漢字對比講解的方式也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表達含義,從而使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能夠清楚辨別,避免出現錯別字。
四、合理利用環境提高認識
在教室中為學生張貼識字相關的海報,并在后黑板上布置識字相關的小知識,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認識漢字,降低學生在書寫過程中錯別字的產生。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好良好的識字環境,從而以環境優勢督促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減少錯誤率。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以學生學過的漢字為學生設計識字的海報,將漢字進行拆分,以圖形、畫面的方式為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在觀看這些圖形和畫面的時候,便能夠認識其中的漢字,進而讓學生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中,能夠認識漢字、了解漢字,促進學生對漢字書寫內容的認識。
五、結語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減少學生的錯別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對偏旁漢字進行拆分講解,使學生在講解過程中能夠了解不同漢字偏旁的含義,從而使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能夠書寫正確;還要讓學生在寫后對漢字進行檢查,并讓學生改正錯字,使學生形成檢查的好習慣,以減少學生在今后書寫時產生的錯誤;還要運用環境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識,通過為學生布置教室環境,讓學生能夠認識正確的漢字書寫方式,減少錯誤率。
參考文獻
[1] 王芳. 減少小學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有效方法[J]. 語文課內外,2018(4):280.
[2] 李虹瑤. 減少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有效方法[J]. 散文百家,2020(9):130.
[3] 李美松. 減少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有效方式[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