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芳芳
摘要: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歷史唯物史觀可以詳細闡述歷史發展規律以及進程,通過培養唯物史觀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水平以及歷史認知水平。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哲學理論的關鍵組成要素,而唯物史觀是當下比較科學的社會歷史觀。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的目的是讓高中學生以全方位的角度看待歷史,并能夠深入分析歷史本質、明確歷史發展規律,對歷史事件進行正面的評價,能夠根據歷史人物事件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對靈活引入唯物史觀,培養歷史核心素養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靈活引入;唯物史觀;培養歷史;核心素養
引言
唯物史觀主要指學生對歷史事物的分析和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高中歷史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于唯物史觀進行思考,不斷地創新課堂教學,提升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有效性。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實現高中歷史課程的改革和創新,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踐,為學生的建設和發展打下基礎。
一、唯物史觀對于高中歷史教學產生的作用
以人文角度看待歷史,會認為歷史本質充滿了殘酷與無助,并讓人難以接受。然而在歷史必然性的角度中看待歷史本質則充滿了合理性。因此需要了解怎樣以古代人的思維看待歷史,而不是以現代的認知以及價值觀評判古人以及歷史,這就是唯物史觀在教學中的意義。但是以史為鑒卻是唯物史觀以古觀今的發展進程的意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通過掌握歷史事實作為根本效仿他人閱歷對歷史觀點發表特色的個人觀點,這是應用唯物史觀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所在,簡單而言是以客觀的、科學的角度了解歷史。
二、靈活引入唯物史觀,培養歷史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利用唯物史觀,辯證看待歷史問題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結合當時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和物質基礎,客觀、辯證地從文化、經濟、政治等不同層面探究人類社會的歷史變遷。
以《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取“層級提問、階段引導”的教學方式,將唯物史觀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客觀、全面、辯證地對資本主義制度和國家的發展進行評價。在導課階段,教師可以以美國為例,通過播放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經濟危機時期人民的生活情況”“二戰期間的社會狀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各自的發展狀況”。通過視聽教學情境的創設,在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激發歷史學習興趣的同時,為后續教學內容問題的提出進行歷史背景和知識的鋪墊。學生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出以下問題:“通過觀看資料,我們能夠發現,二戰前后,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結合資料內容及以往歷史知識,你們思考一下,促使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自我改變的原因有哪些?”在教學情境和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將自己置身于視聽材料呈現的時代背景中,從資本主義國家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并探索出“經濟蕭條影響”“二戰生死存亡教訓”“社會主義制度沖擊”等原因。在授課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相關圖片素材,向學生展示“黃金發展時期美國的繁華與強大”,并提出“推動美國進入黃金發展期的措施有哪些”“如果你是美國居民,對這些措施有怎樣的感受”等問題,引導學生從“美國居民”的角度,對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政策和措施進行評價。然后,教師再通過“世界各國對美國的態度是怎樣的”“中美關系主要矛盾有哪些”等問題,引導從個人立場對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發展趨勢、對世界經濟、結構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等多個層面進行思考和評價。從上述教學設計能夠看出,以唯物史觀為基礎,通過“層級提問、階段引導”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客觀、辯證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切實實現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一名歷史教師,如果不能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會容易誤導學生,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地了解歷史事實。在學習近代列強的侵略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時,部分學生只看到列強入侵加速瓦解了中國的封建化進程,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這種回答是片面的。面對這個問題,列強入侵弊大于利,更多的是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侵犯了中國的權利,如人民的生命安全、領土主權、關稅權、對外貿易權等。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在網絡上發文支持臺獨、港獨,學生具有向師性,很容易模仿,趨向教師的這種行為。因此,教師本身就需要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更重要的是要信仰唯物史觀,空閑時間多讀一讀名著,加深對唯物史觀的了解和認識,并及時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歷史觀。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多運用史料,幫助學生加深對唯物史觀的領悟,從而加深對歷史問題的了解。
(三)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讓我國學科建設中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教師應及時地將各種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教學中,實現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和發展。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時,因為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學生無法在課堂教學中更深刻地去理解古希臘民主政治與我國當前的民主政治之間有何異同,學生在材料分析題中容易混淆。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化身為古希臘公民中的一員,在具體的情境體驗中去理解古希臘民主政治與現代我國的民主政治的異同,從而加深學生對古代希臘歷史的了解,便于學生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結束語
唯物史觀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能夠產生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而且還可以豐富歷史教學內容,讓歷史教材內容產生生命力,還有助于建立并完善歷史教學體系,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具體的教學中,高中歷史教師要深入發掘唯物史觀,并有效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去,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實踐應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輔助學生掌握并應用歷史知識,最終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子振.基于核心素養的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科幻畫報,2021(01):120+122.
[2]蔡云.高中歷史核心素養之唯物史觀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導學,2021(01):89-90.
[3]張偉.歷史核心素養目標下高中歷史唯物史觀教學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