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東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初中體育教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只給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示范動作,動作展示結束,學生就可以自由活動了。這時候,學生會常常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或閑聊或打鬧,不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鍛煉身體,緩解學習的壓力。為此,體育課上,教師可運用主體參與的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逐步形成終身運動意識。因此,強化體育主體參與模式的實踐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章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主動參與;提升策略
引言
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體育成績與學生自身體能素質有直接的關系。參與體育訓練的主動性也是影響學生體育成績的重要因素。興趣在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掌握實踐技能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訓練,初中體育教師應該改變固有的教學思想,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的體能素質與運動能力不斷提升,實現全面發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
體育教學是初中生整個學習階段都需開展的一項課程,對學生的各項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應該高度重視教學課程,通過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主動參與性。初中學生相對而言思維方式還不成熟,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體育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讓學生長期參與肢體鍛煉提升學生的感知覺水平。活躍學生的思維意識,吸引學生融入課堂當中,讓學生體智得到雙向發展。
(二)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眾所周知,初中階段是學生健全人格、提高素質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不但能夠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質,同時還能讓學生面對學習與生活的態度更加積極,減輕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讓體育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學生心中。所以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一定要與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進行結合,主動、積極地啟發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思想觀,同時也將健康的體育觀念樹立起來。
二、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
(一)開展游戲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興趣
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并能夠滿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吸引學生想要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在潛移默化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感受體育魅力,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身心特點,設計趣味性、競爭性十足的“攻城”體育游戲,地面上畫出兩個正方形,將其視為城池,學生們分為兩個小組,每個小組占領一個城池,小組間需進行攻擊和防守,攻擊的一方可以采取抱、拉等方式使對方脫離城池,出局者將被淘汰,守城方要在確保小組成員安全的基礎上,通過抱、拉的方式將對方成員拉進自方城池。兩個小組在城池外部需要單腿跳行動,如果雙腿落地則出局,由教師擔任裁判和指揮官。這樣趣味性很強的體育游戲,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愿意主動投入體育活動中,并且在活動中能夠感受到體育課堂的魅力,有效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興趣。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體育訓練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學生學習主動參與性方面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和學生相處融洽,關系良好才能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性,更能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有些教師對訓練成績差的學生態度較差,不能以身示范引導學生糾正不規范動作。教師的不當教學方式會給學生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在體育訓練中表現優異時教師可以稱贊、表揚,學生成績不理想時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規范動作,不能對學生斥責、謾罵,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制定健全完善的評價制度,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不單單要對老師的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完備,同時教學評價體系同樣需要完善,教學評價不再以傳統的測試作為唯一的檢驗標準,而是要與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連接與結合。例如有些學生因為個人體質的原因,無法在跑步測試中達到合格的成績,這時體育老師在測試之前就應該對班級每個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進行了解。并且針對體質偏弱的學生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再對其進行相關的測驗,這樣的做法不但能夠消除學生排斥體育跑步的恐懼,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自信心。因為學習體育的目的不單單是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體育成績,而是能夠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了解體育運動的內涵與真諦。
(四)結合學生特點,促進學生的參與興趣
組織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活動,不但滿足初中生的發展特點,還能進一步展現體育教學的價值作用,使其滿足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組織多元化體育教學活動主要面向學生,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方面入手,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喜好,自由選取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從而學習與掌握相應的體育運動技巧與基本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全面化發展。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組織中,合理運用相應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實現因材施教,讓所有學生都能在體育訓練中有所收獲,以便增強學生的體育訓練參與度,使學生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
結束語
初中學生體育課主動參與的培養,對教師而言是不小的挑戰,對于學生而言是長期發展的目標。日常的體育課程教學,需要懂得換位思考,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可以選擇一些常見的話題來溝通,讓大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的改變錯誤的習慣、錯誤的心態,由此能夠在初中學生體育課主動參與的綜合體系上更好的鞏固。
參考文獻
[1]劉興虎.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具體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0(36):159-160.
[2]彭雪花.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45):224.
[3]笪秀佳.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新課程,2020(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