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忠潤
摘 要:從初中開始,數學學習逐漸有了一個系統的概念。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變得更加關鍵。怎樣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滲透思維能力的訓練將是老師觀察的重要內容。文章從分析思維出發,詳盡闡述了在初中數學教育課程中怎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邏輯思維
引言
在平時教學中,老師能夠采用各種各樣的辦法調動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愛好,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理解和吸收知識的重要能力。這對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整理舊知識很有幫助。在初中數學教育課程中,教師應處處訓練學生的思維水平,以提高他們的素質,養成優秀的思維水平。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一、初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
初中生創造力與批評性邏輯思想更加突出。邏輯思想的創造力,表明了初中生通過創新的問題解決方案來處理現實問題,并尋找解決辦法。而初中生的邏輯方式思想與創新能力也呈爆炸式增長趨勢,對外界事件產生了強大的興趣和求知欲,并希望利用創造力實現創新的目的。而與此同時,初中生的邏輯方式思想也變得越來越批判論性。首先,在初中教育,初中生已經完全摒棄了接納別人觀點和模仿別人言行的缺點。在這一時期,初中生對別人的言論持質疑態度也是對的。然后,初中生們開始逐漸正視自己,尋求內心的自主,并及時反省自己,從而逐步尋求自身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綜上所述,初初中生在思考、創意和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所以,老師要充分認識學生身體發育的基本規律,針對現階段學生發育的特征,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計劃。
二、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1.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創設基本情境
初中數學有相當的難點,因為抽象定理數量多,邏輯性很強,所以老師必須指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以舊知識為出發點,聯系新舊知識點,減輕復習困難,在新知識中加以深化探索,從而培養新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條件"時,主要的教育目標就是讓學習者完全了解判斷條件。老師可首先指導學生復習關于全等三角形的老知識,接著給出教學例子:學生想在操場上建二塊三角形草坪。這兩種三角形,如何才可以全部相等?通過教學案例引出具體研究內容。又或者設想出一條邊和一個角等的研究活動,并提供三角形和三個邊等的條件,使學習者在研究過程中形成對等邊三角形的基本認識框架,從而培養思維創新能力。在初中的數學課程中,老師們還能夠通過設計基本情景問題來訓練初中生的邏輯與基本情境思考。因此,在教學“積分表達式”等有關教學內容時,老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給學生提供一種游戲情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如老師設計有趣的游戲,讓學生思考如何成立方程,游戲情景的設置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力,讓學習者在玩中啟發思維。另外,老師也應該通過組織學習的方式,通過同伴協作和溝通,完善孩子的感知體系,提高孩子思維水平的訓練。因此,學生在復習《勾股定理》時,大量的理論內容會干擾學生的獨立思考過程。如果采用分組合作,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探究定理的內容,并共同復習,從而培養學生思考的嚴謹性。
2.創設問題,積極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在備課時,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重點難點,選擇在課堂上要探索的知識點或概念。有些內容在課堂上是無法計算的。教師可以運用創設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原因,理解概念的本質,掌握知識,然后通過實例進行推理。問題的創設要具有代表性,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范圍,又要符合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勾股定理為例,勾股定理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也是此次考查的要點。因為其基本原理簡潔易懂,因此老師們可以以此為例,指導學生利用生活資料證明其基本原理,從而使學生更容易運用勾股定理。值得注意的是,設計習題的前提必須是學生先熟悉了本章知識點,才能在解題的過程中進行檢查和補充不足,發掘和鞏固不足,進而提高探究能力,以達到學校核心素質概念的培養目標。
3.將有趣的元素融入課堂,減輕學生數學思維壓力
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會嚴格對待數學知識,這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但學生的學習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這將導致機械化學習的現象,使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數學學習感到厭倦。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就應該選擇適當的時間放松學生的數學學習精神,并將有趣的元素融入課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減輕學生的壓力,引導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當教師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時,整合有趣的元素將幫助學生感覺到數學學習并不像預期的那么困難。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搜索中國古代建筑的圖片,如紫禁城,并讓學生思考建筑對稱的原則。在這個過程中,初中生不僅會思考軸對稱存在的意義,而且會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仔細觀察周圍的物體是否具有對稱的性質,使學生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和現實生活來理解知識。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表達對軸對稱建筑的理解,讓學生猜測軸對稱建筑的設計原因。這將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結合生活思考數學,反思生活,從而相互促進,取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通過這項研究,許多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源于生活。在這一教學中,通過整合有趣的元素,幫助學生深入反思數學,為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奠定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正因為初中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所以教師們在傳授數學知識的時候,就應該根據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鍛煉他們的思想能力。老師在教學中既要強化對學生思維與創新能力的訓練,既要啟發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逐步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要顯著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羅仲慶.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J].新校園(上旬刊),2014,31(7):166.
[2]裴成渝.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26(5):228.
[3]鄒麗濱.試論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