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 要:培養學生創造力是小學美術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小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依靠開放、自主的美術學習及實踐空間,而傳統以教師為主導、以知識及技能為本位的美術教學模式會制約學生創造力的形成及提升。基于此,文章簡要論述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重點從應用信息技術、開放創作材料及方法、延伸課堂教學效果三大方面闡述創造力培養導向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創造力培養;小學美術;教學模式;教學理念
創造力是21世紀新型人才必備的核心素養,體現為能動性改造世界及生活,采取創新創造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克服困難。小學美術是一門以創造為核心的學科,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影響,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效果不佳,單一固定、枯燥乏味的美術教學也導致學生陷入思維定式,無法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自主創造。為改善此種教學現狀,小學美術教師要把握好小學生創造力形成、發展的一般規律,結合美術教學具體內容構建、完善教學模式,以此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目標。
一、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其一,重知識講解,輕實踐體驗。傳統美術教學側重于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及技能,教學效率較低,不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創造機會,導致學生創造空間狹窄、創造力難以形成;其二,美術教學目標及標準過于嚴格。在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依靠教材的單元劃分及內容設置設計教學方案,忽視了美術學科的系統性及實踐性特點,要求學生利用單一的方式及固定的材料創作美術作品,不利于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融會貫通,從而制約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其三,課后延伸不足,尚未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及特長為學生提供創造指導,導致學生自主創造意識淡薄、創造力發展緩慢[1]。
二、創造力培養導向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
(一)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開辟創造空間
為解決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模式下教學效率低、學生創造空間狹窄的問題,建議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制作微課,將基礎知識學習、理解環節前置到學生的課前預習環節,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動手操作及自主創造機會,引導學生交換自己的創意、分享創造經驗、共享創造成果,從而于無形中延伸、拓寬學生的創造空間,助力學生創造力的穩步提升。例如在《生活中的線條》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包含不同線條及繪制方法的微課,指導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同時從生活中常見物體內找尋獨特的線條,逐步積累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與生活化創造資源。在正式授課時以預習交流為起點,請學生展現生活中的線條,說說生活物品對自己美術創作的啟示,能夠讓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飽滿,從而全身心投入到美術創造中。
(二)開放創作材料及方法以拓寬學生創造思路
創造力培養導向下,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改變過于統一、單一且嚴格的教學要求,而是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材料及美術技藝的選擇權、決定權交給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自主創造的內在動因。同時要突破教材內單元設置的桎梏,注重美術知識、技能的融合及遷移運用,允許學生從自身視角出發,借助不同材料及表現方式創作美術作品,從而使學生在美術實踐中自然而然地獲得創造力的提升。例如在《彩墨臉譜》教學中,教師突破本節課以繪畫形式打造臉譜的方法及材料限制,引導學生在觀察臉譜、把握臉譜典型性藝術特點的基礎上采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創作、創造,在開放氛圍的帶動下,可以發現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的學生將此前學習的紋樣畫在臉譜上;有的學生用彩色橡皮泥創作立體臉譜;還有的學生結合自己感興趣的三星堆文化創作臉譜,可見開放創作材料及方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創造力[2]。
(三)延伸課堂教學效果以提高學生創造力
創造力培養導向下,小學美術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室,更重要的是延伸至學生的生活及自主活動中,將創造轉化為學生的一種習慣。為此,小學美術教師要尊重學生天性、遵從學生內心、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在延伸課堂效果的同時開創“眾創空間”,建立美術興趣小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及特長加入小組。如“美術科技小組”運用所學的美術技巧及知識創造簡易垃圾回收裝置;“美術生活小組”創造獨具特色的裝飾品:“美術文學小組”創造蘊含美術元素的班級報刊、書本等。此種課內外一體化,以創造力培養為目標的美術教學模式可以給學生帶來連續、豐富且深刻的創造體驗,讓學生形成通過創造改善生活的意識及習慣。
三、結論
創造力培養導向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的構建、實施,需要小學美術教師將學生視作美術學習及實踐的主體,在呵護學生天性、天然好奇心的基礎上發掘學生創造潛能,為學生提供開放、自主的創造空間,并將創造力培養意圖滲透至學生的自主活動、日常生活中,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王強.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創作熱情[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165.
[2]馬娟.小學美術創新教學模式的實施[J].知識文庫,2021(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