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霞
摘 要:“應用意識”是現代教育教學當中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提出的新要求,它影響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最終成果,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小學生的教育成長,現代小學生更注重的是全面發展,而不是基礎培養,需要把學習與應用融合在一起,而且現代對于數學應用意識的認可存在嚴重問題,現在文章以五年級為例,結合現代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思考培養展開一系列的探究,幫助小學生了解數學意識的應用,促進數學應用意識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思考
引言
小學生數學教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之融合到所有學科當中,挖掘小學生的潛力。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不僅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可以開發他們的思維方式,建立完整的數學思維導圖,使小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把它應用到社會生活中,體會數學應用意識的作用,通過應用意識加強自己的知識積累,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改善教師教學態度,為數學課程教學創新設計豐富的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培養數學應用意識,掌握數學應用能力。
一、數學應用意識的內涵
數學應用意識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它是針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制定的一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基礎上學會用數學觀察、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或者是以數學學科的特點,從專業的角度來理解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也就是我們常用的數學語言,它是一種意識應用,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而不是簡單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管是數學應用意識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都是以數學知識為基礎,從數學的概念、原理來理解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和未知問題,從而了解到現實生活中數學應用意識的基本概念[1]。
小學數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來確定的,因為小學五年級數學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對于數學學習他們會有自己的方法,就算面對新知識也會在教師的輔助下耐心吸收,由于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幫助小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但是在我國,比起小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教師更重視他們的數學成績,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都是以提升成績為教學目標,無法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應用意識能力,從而無法發揮數學應用意識的作用。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思考方法
(一)把數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每個人都知道“知識來源于生活”,但是很少有人把知識完整地應用于生活,他們只會在不同階段、不同崗位上對知識進行不同的定位。就小學數學來說,教師雖然明白生活離不開數學,也理解數學應用意識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受現實影響,很容易把重點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忽略了學生的意識能力,為了改變這種現象,首要的工作就是對教師教學專業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研究以及表達有一個新的理解。
在五年級數學中,每一章節內容的設置都融入了應用意識的培養,像“軸對稱與平移”、“圖形與幾何”這些數學知識,都與生活密不可分,比如說在“軸對稱與平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出發,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與軸對稱有關的事物,像學校建筑結構、學生的校服圖案以及家庭生活用品等等,由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從“軸對稱”的理論知識入手,讓學生結合生活理解軸對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夠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創設豐富的數學教學模式
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一般以“情境+問題”的形式展開教學,它注重的是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培養應用意識能力,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輔助下,把一些重點、難點知識進行簡單化,讓他們從文字轉化為圖片或者視頻的模式,將陌生的知識靈活化,刺激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解決問題的學習中[2]。比如說學習“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模式模擬生活場景,例如分零食,以全班學生人數為基礎,將不同類的零食進行等分,也能夠讓他們從中學習“分數”理論知識,熟練應用“分數”,提升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創設主題式課堂教學模式,因為五年級學生年齡太小,對一些復雜、難懂數學理論知識很難悟透,所以在主題式學習活動中,可學生以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完整的問題研究過程中,這樣就有助于學生研究意識和問題意識的培養,改變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技巧,掌握學習方法。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編輯的數學教材,其目的不只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應用數學,利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變化,從而了解數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會用數學的語言解釋現實世界。
三、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師資質
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從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出發,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應用意識,因為僅僅是課堂理論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正常發展,所以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理念,加強應用意識培訓學習,豐富自己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能力,從而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創新設計合理的、高效的以及全面的教學環境,把應用意識充分融入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數學來體會它的使用價值。畢竟數學理論知識是不變的,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學生應用數學理論知識的方式,讓它們經過學生的理解發揮作用。如果在應用意識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意識到應用意識的重要性,就無法在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設計中失去目標,無法把握重點方向,使應用意識無法發揮課堂教學作用,學生也不會意識到應用意識的價值。因此,教師要有高度重視數學應用意識,熟練應用數學意識,把應用意識巧妙地銜接在課堂教學、日常輔導以及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感受無處不在的數學意識。
(二)把應用意識的培養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現代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材在編輯教學內容時都是以生活中的問題解決為主導,為學生創設需要觀察、動手及主動思考的教學情境,根據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誘導學生對新知識產生興趣。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也不再受教學模式的限制,只要教師能夠熟練應用電子技術,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把數學知識綜合與實踐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比如在五年級數學中學習“多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前面所學的基礎知識,像三角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以及長方形的面積等等,因為多邊形是由不同的幾何圖形組成的,所以以這樣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不僅可以穩固舊知識,還可以降低新知識的難度,優化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對數學知識進行比較、分析、推理,選擇最優方案,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識,從而達到鍛煉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思維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的目的[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首先數學教師必須重視數學應用意識,這樣才能夠把應用意識的培養方法和應用技巧融入到小學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小學生創新設計高質量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宗若燦.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以《比例尺》一課為例[J].? 2022(4).
[2]盧海娟. 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策略研究[J].? 2022(16).
[3]郭威. 數學實踐:小學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路徑--以蘇教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例[J]. 啟迪與智慧:下, 2021(12):2.1B490CC2-5DC6-4534-B96D-7F1CF9027B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