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利娟
摘 要:雙減政策的推行與落實,標志著國家教育事業正逐漸從以往成績為核心的思想中進行積極轉變,進而關注學生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其中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需要體育課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習壓力,并沒有像中學階段那么繁重,所以,體育課程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能夠順利開展。在雙減背景之下,小學體育教師也需要遵循雙減政策的基本要求,在關注學生體能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下,通過創新家庭作業的形式,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后也實現體能鍛煉,在強健體魄的同時,推動自身心理素養的發展,遵循雙減政策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發展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雙減;小學體育;家庭作業
雙減政策主要目的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保證學生能夠從以往過于繁重的學業中得以解脫,有更多的自主時間參與到多元化的活動之中,去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往過于強調數量和難度的作業形式,必然無法滿足雙減政策的基本要求,而且也與雙減政策背道而馳。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雙減背景之下應該關注學生能力和素養的發展,通過優化作業設計,強化作業趣味性等方式,進一步在提升小學體育作業水平和質量的同時,為學生帶來良好的體育指導,保證學生在體育鍛煉之時,能夠樹立正確的鍛煉意識,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養。
一、雙減對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影響
雙減政策的實施與滲透,使得小學體育教師在家庭作業設計之時,能夠根據學生實際的身體情況來進行層次性和針對性的設計,保證在學生身體和能力所接受的范圍之內,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家庭作業。當然,為了確保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具有一定的可實施性,小學體育教師則應該在家庭作業設計之中,盡可能降低作業難度,增強作業的趣味性,保證家庭作業能夠呈現多元性和多樣性的形式,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有興趣參與到家庭作業之中,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體育任務。小學體育教師在雙減背景之下,需要確保體育作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畢竟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年齡較小,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在身體鍛煉過程中仍然需要保證自身安全,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實現身體素質的強化。所以在考慮安全性之時,可以確保學生在身體鍛煉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傷害,進一步增強學生身體鍛煉的效率與效果。
二、雙減背景下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創新
1.激發作業興趣
1.1游戲化
小學體育教師可在家庭作業創新設計之中增強作業的趣味性,通過游戲化作業形式的開展,使得學生能夠更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之中,逐漸轉變學生以往過于被動的鍛煉態度,保證學生在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之時,有效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家庭作業。比如,將運球、傳球、投籃等作業內容布置成父母與孩子比賽,或者將跳繩、登山等布置成與父母挑戰的形式,學生大多都會表現得非常有興趣,完成的質量就很不錯。又如在布置耐力素質作業時,一般是場地定時跑、重復跑等,可以嘗試改成每分鐘更換追逐者的追逐跑游戲,或者樓梯反復跑及定時跳繩的班級、小組比賽等。
1.2差異化
雙減政策的落實之下,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家庭作業設計之時,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靈活性,需要關注學生不同的性格、體能和思維,所以,在分層次設計相關家庭作業之時,需要思考整體作業的難度和數量,避免一些學生由于自身體能較差,而完不成教師所布置的相關家庭作業。所以,在遵從差異化之中,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分層設計作業的形式,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身體情況,以此在避免一刀切之下,使得學生能夠在量力而行的前提條件之中,實現自我挑戰,增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養。
比如,在布置男生假期跳臺階作業時,讓學生在“5級5次,或4級10次,或3級20次,或2級40次”中,根據自己的素質情況選擇練習,目的是量力而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挑戰自我。
2. 采用編創型的作業
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采取編創型作業的形式,以實際生活為核心,將體育運動融入到學生的相關生活實際中,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體育訓練。編創型體育作業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可以引導學生主動發現體育與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可以根據實際生活來進行編創型作業的設計,盡可能發揮小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生在進行家庭作業設計之時,教師應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功能,畢竟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夠成熟,所設計的編創型作業必然有所缺點,而教師則應該進一步幫助學生去完善設計的作業內容與結構,這樣學生在設計的作業之中,才能夠保證作業形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達到鍛煉身體、掌握體育技能的基本目的。
比如,借意將小貓釣魚游戲和立定跳遠相結合,學生能夠在游戲的氛圍中,鍛煉身體,掌握立定跳遠中雙足并攏、屈膝下蹲的技巧,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有一定的幫助。學生在玩游戲的時候,自己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發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游戲中找到體育運動的技巧,要比教師光靠嘴上說來得深刻,因為在游戲中學生進行了親身體會,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理論,所以記憶會更加深刻。因此在游戲中融入體育運動,能夠讓學生對體育技能的認識更深刻。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更要講究合理性與科學性,在盡可能減少作業數量的同時,提升學生參與作業的效率和效果。小學體育教師在家庭作業創新設計過程中,應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鍛煉學生身體條件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樣才能建立起正確的體育意識。當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家庭作業之時,自身身體素質必然也得到一定加強,從而在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還能夠放松學生精神,這更符合現代化教學思想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 王瑩 . 乘“雙減”之勢 讓中小學生校內外體育活動互補共進 [N]. 天津日報 ,2021-10-27(011).
[2]路普坦.提高小學家庭體育作業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1(17):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