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蓉
摘要: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民族類別和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區”,全州幅員6.04萬平方公里,轄17縣市,有14個世居民族,總人口529.94萬人、彝族占53.62%。涼山州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努力實現解決一人讀書、實現一人就業、帶動一個家庭脫貧致富目標。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切實提高了普格縣“9+3”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補齊了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短板,有效地助推了普格縣的脫貧攻堅。
關鍵詞:脫貧;彝區;就讀;畢業;就業
涼山州普格縣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更加協調發展,一定程度上補齊了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短板,探索出了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子。增加了民族地區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機會,促進了民族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新發展。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實施以來,實現了“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有效助推了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鞏固了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成果,探索了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普格彝區青年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整體素質得到提。
一、開啟希望之門
在四川省德陽黃許職業中專學校畢業的普格縣花山鄉學生赤黑么扭色,于2017年考入四川財經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普格縣螺髻山鎮的曲比石偉,于2018年考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普格縣吉樂鄉的吳正勇,于2019年考入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普格縣吉樂鄉的火布拉曲,是攀枝花技師學院2016級財會班學生,在2019年的“9+3”定向單招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四川省工商職業學院錄取。就讀于川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普格縣“9+3”畢業學生吉能星星、吉此日軌談到,他們在學校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到了知識、懂得了技能,全面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為彝區提供了好政策,實現了初中畢業生未進入普通高中的貧困家庭子女,也能進入優質職業技術學校繼續學習和上大學接受教育的愿望,開啟了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希望之門。
二、助力脫貧攻堅
普格縣永安鄉洛烏村腳莫組的乃古此拉,2014年6月畢業于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2011級焊接加工1103班。通過自己在學校里的刻苦學習,取得“焊接操作證”,于2016年5月就業于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2017年5月,參加測試,取得出國深造的機會,并于2017年9月,參與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電項目設計。普格縣五道箐鄉洛果村的阿熱日鬼,2016年11月,畢業于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被“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遼寧徐大堡項目部”錄用,并于2017年2月到該公司的福清項目部上班,每月工資有5000元至6000元,除了自己的開支外,還可以給家里寄2000元至3000元。普格縣普基鎮新建南路的羅曉英,2017年6月在四川雅安檔案學校畢業,并考起上了重慶舞蹈藝術學校。畢業后,分別在西昌安倩兒舞蹈藝術學校、西昌銀河藝術學校上班。在2019年1月時,回到自己的家鄉,在普格“英菲舞蹈藝術培訓中心”工作,主要對學生進行中國舞、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等技巧基礎教學。2019年8月,羅曉英帶領自己所培訓的10個學生,參加了“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取得了全員通過的優異成績,受到了當地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三、取得新的成績
涼山州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州級財政每年安排職教攻堅經費2000萬元,用于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和職業培訓。深入實施彝區、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每年選送4400余名初中畢業生到內地優質中職學校就讀,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和中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建設,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訂單培訓,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努力實現解決一人讀書、實現一人就業、帶動一個家庭脫貧致富。
2014年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實施以來,彝區青年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增加了普格縣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機會,促進了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建設的新發展。普格縣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鞏固了普格教育的發展成果。“9+3”計劃拓展了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外延。涼山這些年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民族地區“9+3”免費教育計劃實施的助推作用分不開的,彝區“9+3”免費教育計劃項目的實施具有時代意義和政治意義。
備注:涼山州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資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