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圓圓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科目,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創新,也應與時俱進,注重對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在其教學環節,要將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融合,以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學語文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線上線下;融入發展;策略
引言: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是以語文知識的講解為主,不僅教學過程枯燥,教學方式單一,小學生在課堂中也相對被動,并未主動參與其中,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則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帶來了契機,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不僅能夠讓語文學習充滿樂趣,也能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積極創新,將線上線下教學進行有效融合。
1、簡析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注入了新的活力,故線上教學形式開始被廣泛應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雖然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但兩者的本質相同,均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因此,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效的融合并進行一體化教學有著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小學生深入學習與掌握語文知識提供了支持,也能有效的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豐富小學生的知識積累。其次,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則能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生可以在線上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在線下與同學展開相應的合作探究,既鍛煉了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促進了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了小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因此,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合,無疑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2、簡析小學語文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策略
2.1引入微課,應用微課開展教學
微課的出現得益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有著獨特的優勢,不僅短小精湛、也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支持[1]。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引入微課,利用微課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以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支持,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深入理解與掌握語文知識。
例如:以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牛郎織女》為例。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屬于民間愛情故事,人人稱頌,也有與此相關的影視作品。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下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搜集關于牛郎織女的影視片段,并對片段進行進行剪輯,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小學生能夠通過微課視頻初步了解關于牛郎織女的故事,并自主閱讀文章。教師則可以將課堂變為討論式課堂,讓小學生針對線上所學的內容展開討論,牛郎是怎樣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生活的等,以將線上線下教學充分結合,幫助小學生深入文章的同時,也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2.2應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不足,在課堂學習中很容易遇到困難,難以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2]。因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讓小學生能夠突破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能夠牢固的掌握語文知識,深入的理解文章。
例如:以統編版二年級上冊中《曹沖稱象》為例。曹沖是一個善于思考且有智慧的少年,眾多大臣們都束手無策想不到稱象的方法,曹沖卻想到了用石頭稱象的辦法。如果讓小學生依靠文章中的文字描述去想象曹沖稱象的過程,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可能很多小學生都無法理解。因此,教師則可以先讓小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想象曹沖稱象的過程,之后,再用信息技術為小學生展示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也能更好的幫助小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理解這一方法的原理,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在小學生理解這一方法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想一想將石頭換成人或者水可以嗎?為什么?有沒有比曹沖更好的方法?以引起小學生的思考,使其不僅能夠理解文章中的難點,也能發展思維。
2.3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線上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也有其弊端,故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3]。在其具體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問題、任務等對小學生進行啟發和點撥,鼓勵學生在自主思考中有效學習。而在線上課堂教學中,教師同樣要多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索,盡量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例如:以統編版二年級上冊中的《大禹治水》為例。如果教師只是單一的講解文章內容,小學生則會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觀看幻燈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完成閱讀。之后教師再利用“課堂分組”功能,將學生分為多個線上小組,組織小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教師需為小組布置合作探究的任務,如課文講述了什么故事?大禹治水的過程和鯀治水的過程有什么區別?大禹身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教師則可以利用教學軟件的在線觀看功能,觀察小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為需要幫助的小組提供必要的指導,并利用教學軟件自帶的實時記錄數據對合作小組展開評價。以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形式,也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能夠學習與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意識到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效融合的意義,并在其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以促進小學語文的發展。
參考文獻:[1]鐘玲玲.源于需求的“變”與基于發展的“不變”——小學語文線上線下教學實踐研究例談[J].浙江教學研究,2020,(0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