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巖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社會各方面對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德育素養的培養。相應地,也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本文從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現狀的分析入手,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提升進行了一番探討。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策略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可見,德育工作被擺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先遣兵”的位置。對于班主任來說,更加要重視德育工作質量的實用性,把德育工作放在與教學教育同等重要的工作來抓,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然而,由于歷史等種種原因,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這一教育陣地,仍存在許多不足,大部分班主任的德育理念意識薄弱,自身德育素質不高,缺乏接受系統的德育培訓。因此,借新課標實施之際,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尤為重要,刻不容緩。
一、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情況的分析
1.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之“家長作風”嚴重
目前,我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家長作風”嚴重這一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現象:第一,強硬力壓;第二,罰而無據;第三,批而無理。這是一種變相地冠上“學生家長”的稱號,對學生發號施令的教育方式。強硬力壓,對于尚未成年的初中生而言,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點,往往對教師的“家長作風”不認可甚至排斥,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罰而無據、批而無理,這種人身攻擊,只會讓學生自尊心受損、上進心受挫,進而加深學生對教師的誤解,甚至引發師生之間的“口水戰”,阻礙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正常合理開展。
2.班主任缺乏接受系統的德育培訓,導致理論水平不高
當前教育教學體制下,社會、學校、家長,由上而下,無一不重視教學質量,因此,班主任隊伍的教育教學理論非常豐富。反而觀之,正是由于這種由上而下的教學體制忽略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相應地,面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整套系統培訓機制沒有形成或有待完善。從而使得匱乏深厚的德育理論作支撐的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經常陷入兩種誤區:一種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脫離了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沒有深入研究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問題,泛泛而談,蜻蜓點水。二是德育工作沒有對癥下藥,沒有根據不同學生“家庭生長環境、接受教育的背景、性格、愛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切中要點。
3.班主任忽視對自身德育素質和行為能力的培養
現有的班主任教師隊伍中,有一部分教師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已經逐步意識到德育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也開始著重自己在這一陣地的理論建構。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有些班主任教師又陷入了理念的誤區:只需要提高德育理論水平即可,教師本人的德育素質和行為能力的培養可有可無。而這一誤區所導致的結果是:班主任經常給學生上口頭上的德育課程,采取強硬措施鎮壓學生服從,成效卻不太奏效。學生在德育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究其深因,很大程度上,班主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理應重視。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提升的策略
1.前推后拉
前推后拉,這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所謂的“前推”,便是以班主任為核心,在班級當中開展優秀學生道德品德的推優工作,而“后推”則對一些在思想品德上仍需改進的學生進行“幫拉教育”,這里要指出的是“幫拉教育”并非一味地對后進生批評指責,更多的是要幫助后進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督促后進生向品德兼優的學生學習;拉動中間階層的學生努力向道德楷模看齊。這樣一來,使得整個班級形成一股齊向德育先鋒學習的濃郁氛圍,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多線串聯
多線串聯,這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保障。具體而言,指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建構起一個相互關聯、相輔相助的育人網絡,形成在空間上,注重從學校向家庭、社會延伸;在時間上,注重從課內到課外延伸;在活動內容上,注重從文化課學習向綜合實踐能力延伸,收到養德、益智、健身的效果。如,結合傳統節日和重大紀念日在班級學生之中廣泛開展辯論賽、墻報、和征文比賽等文娛活動,讓學生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從而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智育等綜合素質水平。除此以外,還可以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結合本土本地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
3.克服“家長作風”
克服“家長作風”,主要是克服以下幾種作風做派:第一,蠻橫力壓,班主任運用自己作為一班之主的威力,對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鎮壓。這就好比壓氣球的原理,鎮壓力度越大,反彈越強烈,到了一定程度,導致球破人傷的情況出現,師生矛盾惡化嚴重。第二,罰而無據,這會導致班主任的威信下降。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因個人情緒波動,而亂罰學生或在處罰違規學生的同時波及表現良好的學生,出現“一棍子打死全班”的現象。這種現象,直接的后果是導致班主任的班級威信力下降,引起學生的反感、抵觸情緒產生。第三,批而無理,班主任對于學生進行人身攻擊,導致學生自尊心受損、上進心受挫,拉寬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距離。從而導致學生因為害怕被罰被批而開始撒謊,甚至叛逆。這樣一來,新的后進生又產生了。因此,對于以上的現象,班主任應做到恰當地使用班主任的威信力和公信力,要剛柔并濟;做到處罰有條有理,批評有證有據,要擺事實、說道理;切忌亂罵一通,言語侮辱攻擊學生。
三、結語
德育工作非一蹴而就,身為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切記動手不如動嘴;動氣不如動腦;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用自己的智慧、愛心和耐心,來教育學生,塑造學生,關愛學生,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吳金銳.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滲透初探[J].現代閱讀,2013(4).
[2]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科技創新,2013:320.
[3]姜麗娟.淺談學校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教研視點,2013.
責任編輯 ?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