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森姍
摘 要:音樂游戲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載體之一,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在寓教于樂的教學過程中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本文先闡述了小學音樂游戲性教學的積極意義,接著從引入趣味游戲、運用扮演游戲、開發互動游戲、設計競賽游戲、開設創編游戲、引入表演游戲五個方面探討了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音樂游戲性教學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深度學習;游戲教學;趣味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5-0186-03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Gam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 Learning
ZHENG Senshan (Jinshan Primary School, Chidian Town,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mus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music games can not only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but also explore students' musical potential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ntertain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musical literacy.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game teachin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gam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 learning from five aspects: introducing interesting games, using impersonation games, developing interactive games, designing competition games, creating create games, introduce performance gam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 Deep learning; Game teaching; Fun games
高爾基曾言:“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應遵循學生的本真天性,抓住其“愛玩”的心理特征,靈活開展音樂游戲教學,使課堂教學走向生本與和諧。對于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來說,直接進行音樂藝術講解易導致教學活動枯燥無趣,不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易使學生產生心理疲憊。基于此種情況,諸多音樂教師嘗試運用游戲教學法,在緩解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有效提高課堂活躍性。本文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嘗試探索游戲教學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1.小學音樂游戲性教學的積極意義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使用游戲教學法具有較為顯著的積極意義。
第一,基于學生的年齡、生理特征、認知能力以及注意力等特點,學習音樂時的集中度較薄弱。在此情況下,教師直接進行音樂知識與技能教學收效甚微。若教師借助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便可在運動與快樂的氛圍中,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游戲教學法可將枯燥的教學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使學生置身游戲時也能獲得相應的知識。
第二,游戲教學法的全面應用可以促進學生綜合學科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生在音樂游戲活動中不僅能感知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樂曲、節奏等相關知識內容,同時在無形中提供了生生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使學生可以實現全面發展。
第三,游戲教學法的使用也能較好地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使用游戲教學法以后,課堂教學元素變得更加豐富,使得音樂教學方式更加靈活。特別是在引入舞蹈元素以后,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環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身體,并在舞蹈活動中更好地感知音樂節奏等元素,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綜合效果。
2.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音樂游戲性教學的優化策略
(1)引入趣味游戲,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萌生“我愿學、我要學”的念頭,從而積極參與音樂課堂活動。基于深度學習的角度,只有學生對學科產生較強的興趣,才更易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小學階段的學生根據不同的年級段,知識理解能力與音樂素養也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需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理篩選與設計,適當引入趣味性元素,開展趣味游戲。借助趣味游戲可較高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置身愉快的音樂學習氛圍中,使音樂知識變得不再枯燥,更具趣味性。
以筆者執教的湘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二課《粗心的小畫家》為例。筆者在執教此課時,以趣味問答的游戲方式進行導入。在趣味化的一問一答中,邊拍手邊不斷滲透該曲的節奏,為之后的讀歌詞做鋪墊。在趣味問答過程中,筆者也非常關注學生的具體表現,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調整,使趣味問答活動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取得更好的成效。通過這樣的導入環節,點燃了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熱情,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歌曲的節奏,逐步契合深度學習理念,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運用扮演游戲,豐富學生的感知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具有好玩、好動、好奇心強的特征,即使音樂基礎薄弱,但對音樂有著較為突出的表現欲望。在此,教師需創設良好的音樂游戲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表演欲望,設計角色扮演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感知音樂藝術。在具體設計角色扮演游戲時,教師應立足音樂教學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生理條件,推動學生可以充分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教師還需注重游戲動作的設計,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時可以真正融入角色中,跟隨音樂旋律與音樂節奏做出相應的動作,加深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注意游戲動作與音樂節奏的契合性,引導學生的樂感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得以培養與提升。
以筆者執教的湘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第五課《動物狂歡節中》的兩個音樂片段《公雞、母雞》《大象》為例。筆者執教時開展角色扮演游戲,鼓勵學生分別扮演動物園里的不同動物。不同動物的叫聲是有很大區別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模仿不同動物的叫聲,感知音樂的音色、力度和長短等元素,使學生扮有所樂,演有所獲。此外,筆者引導學生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既可以是大象走路的笨重步伐,也可以是公雞、母雞輕巧的走路模樣。這樣,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更具代入感,更能立體地呈現音樂形象。
角色扮演游戲可以多種方式開展,如教師可在課堂環境中組織開展音樂會、游園會等主題活動。扮演不同動物的學生可以在主題活動背景下進行音樂表演,更好地感知音樂要素,加深對樂曲的理解。此外,還可在角色扮演中體現自身價值,增強自信心。
(3)開發互動游戲,強化學生的學習深度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全面貫徹深度學習的相關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尤為關鍵,故應提高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強化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而通過互動游戲活動,就可以較好地凸顯學生在課堂環境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習深度。對教師來說,設置音樂互動類小游戲,可以給學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機會。在深度學習理念的背景下,教師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提升學生在游戲中的參與度。培養合作能力與主動探究的精神,創設和諧的互動交流氛圍,以此逐步提升學習深度。
以筆者執教的湘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第六課《躲貓貓》為例。筆者在執教此課時,以音樂游戲為主線,導入環節運用猜謎的方式,引導學生猜是何種游戲,以此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通過層層深入歌曲學習,逐步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度。在游戲時,將歌詞、樂句等音樂要素與躲貓貓的游戲方式相結合,在律動中與學生玩起來。在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筆者也非常關注與學生的交流活動,可以在游戲進行的時候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引導,使躲貓貓的音樂互動游戲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如此一來,學生在音樂游戲中既能感知樂曲的節拍特點,增強音樂學習效果,且維持了游戲的秩序。
(4)設計競賽游戲,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營造良性的競爭氛圍,可顯著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立足于游戲教學法,教師可考慮設計適當的競賽類游戲,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主動性。設計競賽游戲時,也可設置具有吸引力的獎勵,提高游戲活動的激勵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競賽游戲中。開展競賽游戲時,維持好游戲紀律十分重要。教師需留意觀察學生參與競賽游戲的具體表現,避免部分學生過于爭強好勝而產生一些不和諧的問題。但不建議教師過度干預競賽游戲,只有在出現不和諧要素時及時介入其中,促進競賽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以筆者執教的湘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三課《閃爍的小星》為例。在此課中,教師加入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環節,由于人數眾多,故將全班學生分為6-8人一組,進行簡單的器樂合奏PK賽,以投票的方式,比一比哪組演奏得更好。由于學生的音樂能力有限,故而允許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材料制作打擊樂器,并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奏PK賽,結果由學生以及教師共同評選。評選過程也應該注意細化標準,還要保證評選過程中的透明度,使評選結果更合理。如若學生對評價結果有異議,可引導學生大膽陳述自己的意見,教師結合學生的陳述完善與優化評價。通過競賽活動可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學科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加強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5)開設創編游戲,增強學生的創新素養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創編教學的引導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需靈活開展創編游戲,促使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并強化學生在音樂藝術方面的綜合素養。以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趨勢,要求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在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著重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與創新能力。雖然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有限,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教師需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以多思維、開放性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積極開展創編游戲,通過音樂創編游戲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在學生創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面向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使得創編游戲活動可以順暢開展。
以筆者執教的湘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小夜曲》為例。四年級的學生已有較強的自主意識,故在本課中開設了“我是小小作詞家”的游戲創編環節。筆者用言語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意境,以分組的形式編創新的歌詞。學生在討論編創過程中,筆者走到學生中間進行引導。在此過程中,無論學生即興創編的音樂作品水平如何,都以積極正面的鼓勵為主。在創編展示環節,鼓勵學生大膽演唱自己的作品,教師可從中選出較為出色的音樂作品進行編排整合。如若時間允許,也可設計簡單的舞蹈動作,引導學生在課堂環境中跟隨創編的音樂擺動身體,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獲得美的熏陶。也可較好地發散學生的音樂思維,鼓勵、啟發學生創編音樂,從而更好地發展音樂。
(6)引入歌舞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積極引入歌舞游戲,充分調動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參與度,同時通過音樂與舞蹈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事實上,學生本身就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在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無法得到充分保證。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師可以引入歌舞游戲,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跟隨預先設計好的教學活動律動身體,最終可以較好地發揮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更容易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教師在設計歌舞游戲時,應該先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全面調研,保證最終設計好的歌舞游戲可以得到學生群體的深度熱愛。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歌舞游戲的過程中,也應觀察不同學生在歌舞游戲中的具體表現,并維持好游戲秩序,避免學生在身體律動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以筆者執教的湘教版三年級《健康歌:小小足球賽》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環境中引入歌舞游戲,優化課堂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足球運動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足球運動的看法,并試著做出一些經典的足球動作。這時班上一些熱愛足球運動的學生就會表現得比較積極,教師也可以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上表演一些足球運動的動作。接下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健康歌,還要設計一些包含足球運動的舞蹈動作,讓學生在學習這首歌的時候跟隨歌曲節奏進行身體的律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游戲,并注重歌舞動作的交互。這樣整個課堂教學環境變得更加和諧,同時通過舞蹈動作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切實提升他們的綜合學科素養。
3.結語
綜合來看,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應在后續教學中引起重視,并靈活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一如贊可夫所說“讓學生從音樂中來,再到音樂中去”。特別是在深度學習背景下,使用游戲教學法更易促使學生以沉浸式學習音樂的方式,提高他們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豐富對音樂的感知力。身為新時代的音樂教師,在扎實自身音樂素養的基礎上,引入多元化的音樂游戲教學方式,不斷努力和創新,促使音樂游戲性教學更加高效的開展。如此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在游戲氛圍里,便能以愉快的心情唱起、跳起、玩起音樂,同時也能較好地完成深度學習的相關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形成較高的音樂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屠麗.在玩中學,在學中樂——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