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生
摘? 要:作業是老師檢查和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習知識的最主要的方式,所以作業設計一直以來都是一線教師們所研究的熱點問題。文章著重針對如何布置多樣化的小學美術作業展開論述,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實用性的作業設計方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作業設計;美術作業設計;
前言
在人們長期以來的觀念中,認為美術屬于潤色學科而一直不給予足夠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美術老師課堂興致不高,對作業設計的內容隨機而單調,這消耗了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導致美術課堂效果大打折扣。要發揮美術課堂的教育功效,老師們就應該在全面掌握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個性化繪畫作業,以培養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一、多元化作業,適應各個階段學生需要
在設計美術作業時,老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把作業設計為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面向高水平、掌握有一定的繪畫技巧的學生,該層級的作業可以使學習者在積累原來的美術技巧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掌握新的美術技能;第二層級面向有一定美術基礎的學生,該層級的作業可以使學習者從單純的涂鴉訓練提高到熟練地運用已學會的美術技能;而第三層級面向的則是缺乏任何美術基礎知識或是繪畫基本功非常薄弱的學生,該層級的作業通常需要學習者經過單純的涂鴉、描畫等訓練,以養成對繪畫的愛好,并激起孩子們進一步練習繪畫的愿望。針對學生不同的繪畫水平,教師應重視差異,并創設多樣化的作業,以滿足學生對美術教學的各種要求。
例如,在學了四年級的作品《走進春天》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多層次作業的設計工作: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美術水平,畫一幅我們與春天有關的畫。而高水平的同學則可以采用較簡單的結構,突出人和環境之間的互動;中間階段的學生可以運用現有的美術基礎知識,著重刻畫人在春色里神態;較低水平的學生則可以借助描摹或模仿人們踏青的畫面,來表達春天的喜悅。
二、自由創作型作業的設計
自由創作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創造力的訓練也是十分有利的。根據這些情況,學校美術老師可根據具體的內容設計自由創造型作業,以便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能。
例如,在教授《我畫的動漫形象》一課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學生利用業余時間為自己創造一種動畫形象,在創造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原創,而不要照搬或照抄;下節課把作業交了上來,大家就共同對創造的動畫人物形象加以欣賞與評論。
學生的創意是驚人的,學生所創造的動漫人物形象十分生動有趣、活潑可愛。隨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站起來講述自己所創造的動漫形象,并讓其他同學對卡通形象做出評論。
我們會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始終保持高昂的參與興趣,自由創造型的作業能夠使學生根據自己對美術的理解來進行自由發揮,而不再是拘泥于某個特定類型,它更加能夠得到學生的青睞。
三、生活觀察型作業的設計
為了調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以及使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科與生活的聯系,老師可以給學生偶爾布置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觀察類的作業。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線條》一課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選擇一種你認為線條感十足的生活中的事物,對其進行認真的觀察,并將其畫下來。
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對日常生活中線條感明顯的的事物進行觀察。由于有的學生專門到物品面前去觀看物品,有的學生則在父母的陪伴下進行觀看,有的學生則利用網絡平臺上搜索資料對事物加以了解。學生的努力沒有白費,經過仔細觀察,他們的筆下誕生了各種生活中極富線條感的有特色的繪畫作品。
作業完成以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說一說在觀察生活中的線條這個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趣事,大家可以圍繞此話題進行溝通與探討。學生們在作業完成過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繪畫技巧,還收獲了快樂的生活感受。
四、合作學習型作業的設計
近年來,合作學習法在中小學課堂中的運用也日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美術老師們也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合作學習型作業。
例如,在執教《我是汽車設計師》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設計一項作業:要求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一份汽車設計。要求:第一步,對汽車進行產品創意;第二步,針對創意進行構思草圖;第三步,配合草圖,撰寫文本,寫上功能或特征的介紹的文字;第四步,完整細節,進行總體性的調整。之后,老師首先讓學生四個人作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然后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小組成員角色分為整體規劃師、文字編輯師、插畫繪制師和中間協調師等。在分工完成以后,與學生們展開了有效的協同練習,在齊心協力下,一份精彩的汽車設計圖便從學生的筆下產生了。
合作學習型作業強調的是學習者雙方的團結合作,學生們通過協作練習不但很高效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與人協作的優勢與樂趣。
結語:
小學美術是培育兒童良好繪畫基礎的開端,多元化的作業形式是以培育學生對學習繪畫的興趣為目的來創設的,可以鼓勵學生去探究、主動學習美術,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觀。小學美術旨在拓展學生的學習認知與思路,好的美術教育對于推動學校其他科目的教學,也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參考文獻:
[1]曹蘭蘭. 小學美術課堂作業的多元化設計[J]. 讀好書,2021(32):2.
[2]顧玉梅.小學美術課堂作業多元化設計探討[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