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珍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應將立德樹人作為主要教育原則,小學班主任應積極完善教育管理模式,提高班級管理效果;構建完善的德育教育體系,創新德育管理模模式,實現德育教育管理的全面落地,使得立德樹人教育效果得到全面展現。本文主要從班級管理角度出發,探究德育教育管理的主要對策,通過加強師生交流,創新管理辦法、豐富實踐活動、形成教育合力,以此強化德育管理效果,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班級管理;小學班主任;立德樹人;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教師要落實素質教育提出的各項要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培養道德素養作為班級管理的重點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應該意識到班級管理的重點內容,制定精準的教育策略,使得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從而實現品德素養的培育,讓學生能夠具備優異的道德品質。同時班主任也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小學生的內心需求,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能夠真正解決學生的困擾與不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注重師生交流,建立和諧關系
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推動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重點內容,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了解學生學習的不足,結合學生日常表現給予學生恰當指引。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構建師生交流渠道,讓師生交流不再單一,實現深度互動,營造輕松氛圍[1]。在與學生交流時,班主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換位思考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獲取來自學生的信任,推動德育教育的進行。而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也要約束個人行為,保持溫馴謙和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狀態之中,從而接受來自教師的指引。比如,教師可結合學生們最近表現的不良習慣,在班級內開展“我的不足”班會課,學生可以在課程中進行反思,說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與改正方法。例如,同學S說:“自己最近做了一件錯事,由于上課時間到了,我沒有將垃圾扔進垃圾桶中就回到了座位。”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可給予恰當指引:“意識到錯誤是非常棒的,下次你要怎么做?”學生:“我會將它放到垃圾桶,或者與值日的同學說聲抱歉。”在此種交流環境下,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德育教育效果十分顯著。
二、創新管理方法,落實立德樹人
要想保障德育教育落到實處,班主任就應當及時創新管理方法,結合管理技巧,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實現班級的高效管理。首先,教師要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全面改革,說教式德育管理應當逐漸被趣味性德育模式所替代,通過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其次,注重德育過程細節,通過對每一細節的剖析,尋求相對應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愿意接受管理,實現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2]。比如,班級中的小張同學很喜歡拿畫筆涂鴉桌椅,甚至會在校園墻壁上隨意繪畫,教師對此類行為進行多次糾正,但他仍舊不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為了了解小張同學為何如此,班主任觀察了小張同學的繪畫,發現繪畫充滿藝術性,線條與內容都具有一定的美術天賦。針對此種情況,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后,鼓勵家長關注學生的美術天賦,并推薦小張同學進入到美術社團中,學習美術專業知識,而班級內的板報繪制工作也由其負責。融合相應的德育教育,小張同學自此之后再也不亂寫亂畫,而每一次制作的班級板報都十分精美,獲得了各科任教師的一致好評。因此,德育教育學校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與變化,從而保證最終的教育效果。
三、豐富實踐活動,實現高效管理
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班主任在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中,完善德育教育內容,結合學生特點,落實德育教育的指導作用。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時,教師要充分融合實踐活動,提高管理效果[3]。比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小張和小李兩位同學在客堂中交頭接耳、亂接話,違反班級紀律,在這兩位同學不良行為的影響下,班級內的學習風氣十分松散,教學紀律過于混亂,科任教師們也向班主任反映了此種情況。
為了避免這兩位同學再次出現違規行為,班主任可選擇與這兩位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在初步交流時,同學們并未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只是想讓班級氛圍活躍一些,應當得到原諒,這也就表明兩位同學并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于是,班主任在班級內開展了有關于違反紀律主題的辯論會:“課堂隨意接話是在活躍氛圍嗎?”小張同學與李小李同學作為正方,說出自己的觀點;而班級內的其他同學則組成反方,反駁正方觀點或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辯論中,其他同學說出了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并說明如果擾亂班級紀律,會影響教師教學進度。在同學們的討論下,小張與小李同學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之處,并在同學們的建議下改進了個人行為,達到了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
四、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水準
小學德育教育課堂要想依靠班主任個人獲取良好教育效果,往往是較為艱難的,班主任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課任教師之間的交流,合力提高教育水準,約束學生不良行為[4]。在與科任教師合作時,班主任要定期與不同學科的教師進行交流,鼓勵其他科任教師結合學科中的德育教育點,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引導,獲取最大化的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情況,并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共同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案,使得德育教育效果最大化。比如,班主任可及時完善家校溝通機制,利用微信群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也可建立微信公眾號,定期上傳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學活動等圖片、視頻,讓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而班主任也要貫徹落實家訪工作,在家訪中,倡導家長落實德育教育,鼓勵家長參與到家校共育之中,以此解決學生學習困擾,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增強班級管理效果,落實立德樹人的發展目標,班主任就應當從德育教育管理的角度出發,完善教育體系,創新管理方法,結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教育成效。同時,教師也應當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了解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時的對于教育更具針對性,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果,滿足學生日常發展需求,讓每一小學生具備優異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蘇良才.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路徑[J].家長,2022(2):28-30.
[2]劉玉嶺.淺析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21(28):87-88.
[3]朱小息.小學班主任班級德育管理實踐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1(17):11-12.
[4]王靜.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21(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