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勝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較強,有著較重的好奇心。因此,基于低年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情境創設、問題導學等方式進行引導,可以有效烘托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成功,掌握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啟蒙的開始,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是現階段的教育重點,要為學生的后續數學發展準備良好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培養;策略
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導學生,避免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厭惡,應當以興趣激發為主,從知識的學習層面躍升到知識的理解、運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自發自主地沉浸學習當中。學生在小學階段,抽象思維較弱,難以理解較復雜的數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學生的各方面學習因素考慮到教學環節中,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
一、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興趣培養的意義
(一)興趣培養是人才成長的起點
學習任何技能的前提條件都是興趣所致,小學數學也不例外。數學這門學科非常的重要,至少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到大學,數學都是不可或缺的[1]。小學數學更是數學學習的起點。學生只有從小學開始就對數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之后的數學學習中,才能夠輕松快樂地學習越來越有難度的知識。教師積極培養學生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小學數學的關鍵。所以說,興趣的培養是人才成長的起點。
(二)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學生只有主動地學習小學數學,才有可能學好數學這門學科。只有學生對小學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有可能主動地去學習數學。只有學生主動學習小學數學,學生才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做到在發揚優點的同時,也能夠改正缺點。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把學習小學數學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三)學習興趣是克服學習困難的保障
小學是學生剛剛接觸數學的階段,學生們在這時候經常會遇到許多學習方面的困難,許多學生因為對數學提不起興趣,以至于輕易地放棄了數學。每個人都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屏蔽自己不算擅長的方面。在這時候,興趣就成了學生克服困難的關鍵。有了興趣,學生也就有了信心,從而更加勇敢地克服難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因此說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小學數學的保障。
二、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興趣培養的方法
(一)抓住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主要是以“師”為主體,通過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形式進行。限制了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規律,導致學生學習不透徹,知識掌握不透徹。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做“領導者”改當“引領者”,從而發揮學生自主性。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知識點的教學時,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模式,基于學生善于探索的學習特點,激發學生問題求知的欲望,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將教材中的重難點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進行結合,如可以生活場景為教學素材。舉例,“給一個長2.4米,寬0.8米的長方形宣傳欄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已知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創設問題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知欲望,觸發學生思維,從而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得出答案“長方形面積為2.4×0.8=1.92,每平方米用油漆0.9千克,所以答案為0.9×1.92=1.728。”
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首先讓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產生親近感,然后通過問題的探索,激發思維的發散,最后在學生問題求知的過程中滲透知識點。有的放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教材并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觸發學生思維。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為學生創造合適的教學情景,根據教科書中的數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數學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小數除法”這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教材中的內容,將其做成動畫,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在這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小數除法”的課程內容設計動畫:“王鵬堅持晨練,他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已知王鵬計劃四周跑步22.4千米。”通過這種方式,將生活與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意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知識。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將生活與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而提升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三)創建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學習存在差異,為避免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上的差距而產生自卑心理,教師需要合理創建激勵的學習情景,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全面發展。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小學數學教材內容,以合適的方式創建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情景。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學習中的催化劑。因此,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并優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自己親身體驗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熱愛上學習數學。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教學以及興趣的培養,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滿足小學數學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董玉芳.淺談小學數學興趣培養[J].軟件:電子版,2017(9):186.
[2]何敏.淺談小學數學興趣培養[J].大觀周刊,2012(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