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花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將德育滲透到各個學科中是現代化教育中的核心任務。小學是人生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尤為重要。教師應科學選用豐富而非單一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同時有效滲透德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引言
對小學生開展德育,能夠促使其思想品德與心智得到持續發展,通過“德智并重”的教育,能夠實現小學生的均衡、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德育有效滲透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現狀
(一)德育與語文教學缺少聯系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德育的時候,誤認為只要給學生展示德育教育素材就行了,至于素材與語文有沒有關聯并不重要,學生能否聽懂也沒關系,導致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教育效果。由于德育內容與語文無關,也讓小學生對德育不感興趣,每次語文教師滲透德育的時候,小學生會注意力不集中,不會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新課程標準出臺后,德育成了焦點,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德育與教學內容的聯系,并及時進行更新,使每個小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
(二)德育內容脫離小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給學生提供的德育內容往往會超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從網絡上下載其他教師的德育材料,不加修改的直接給自己的學生播放,這里面有很多內容都不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小學生感到迷茫,這樣他們的參與意識就會不高。而且語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也不好,只有學生提問教師才會給予解答,如果學生不問,教師就會繼續往下講,最終導致小學語文課堂陷入僵局,德育教育的開展舉步維艱。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緊扣教學內容滲透,解讀人文精神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緊扣教學內容,為小學生全面、系統講解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以使小學生深受啟發,實現知識與道德的均衡發展。如在古詩教學時,語文教師給小學生介紹古詩的創作背景和詩人所處的環境,這樣可以使小學生感同身受,提高對古詩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夠對古詩中傳遞的思想感情有更清楚的認知,進一步提高小學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在散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散文所表達的風景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心曠神怡,對散文的主題有直觀的認識。很多作者都將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書寫到散文里,對此,語文教師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鑒賞散文,使小學生深受教育。在實施德育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不要為了追求德育素材的華麗而挑選與學生生活相脫節的內容,這樣會給小學生帶來誤導,應該設身處地為小學生著想,使他們沐浴在德育中。
(二)課外活動融入德育,增強道德品質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還要在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使德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增強小學生的道德品質。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掌握多樣化的德育教育策略,組織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并巧妙地將德育轉化到活動中,使小學生一邊參與活動,一邊受到教育,實現統籌兼顧的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小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讓小學生自主選擇表演的角色,設計表演形式和內容,把小學生帶入到具體的情境中,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親情、友情、家國情等多種情懷,通過表演可使學生處于活躍狀態,能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也會不斷優化自身的行為。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課余時間開展德育演講活動,讓學生自己準備德育演講稿,教師則對學生的演講稿作出點評和指導,確保小學生在演講的時候能夠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學生演講的時候,其他學生要認真傾聽,營造一個良好的演講氛圍,使學生從演講中都有所收獲。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語文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三)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形成科學觀念
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獲得很多人生感悟和生活真諦,而且還能夠積累寫作素材,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忍的意志品質。首先,語文教師要鼓勵小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的文章,學會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和結構特征,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夠辯證看待世界。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既要懂得精讀的要領,也要學會略讀的技巧,這樣才能夠熟練得從閱讀中增長見識。其次,語文教師要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后閱讀,對課堂閱讀進行補充和延伸,將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后閱讀中,使學生學會欣賞文章和品鑒文章,并從中汲取營養。教師還應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讓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深入小學生的內心,使小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再次,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指定一個閱讀的主題,去閱讀多篇文章,在閱讀中鍛煉自己的語文能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群文閱讀能夠讓小學生提高對德育的重視程度,避免德育被邊緣化,促進學校的德育工作穩步開展。
(四)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抒發良好情感
寫作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寫作教學來推進德育教育,給小學生提供抒發情感的平臺,讓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增強語言能力。很多學生在選題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所以,語文教師應該明確小學生的寫作方向,指導小學生書寫具有正能量的內容,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小學生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可能會產生消極情緒。語文教師要給學生帶來正確的價值導向,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善與惡,什么是真與假。此外,教師要讓小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在摘抄本上將平時聽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并定期翻看,這樣小學生寫作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尤其要指導小學生摘抄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古詩詞等,這可以為小學生的作文增光添彩。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指導小學生進行寫作的創新,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每一位小學生寫出的作文都與眾不同,為語文教學描繪出新的畫卷。
(五)提高語文教師素質,樹立德育思想
學校要逐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在選拔語文教師的時候,既要考慮到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知識儲備量,還要確保語文教師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學校還要定期對語文教師進行德育知識的培訓,邀請校外的德育專家到學校開展德育講座,幫助語文教師分析在德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給語文教師分享高效的德育教育技巧,使語文教師對德育有全新的認識,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真誠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此外,學校可將小學語文教師的德育教育情況與考核掛鉤,如果語文教師不認真對待德育,或者德育教學出現較大的問題,那么他們將會失去評優的權利。學校還要開展教師德育比武活動,讓教師充分展現自己的教學功底和人格魅力,并在比武過程中取長補短,互相借鑒,促進全體教師共同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科滲透德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語文教師要把握學科特性,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開展德育教育,指導小學生進行德育實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此外,還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信息技術營造愉悅的德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把小學生的潛能釋放出來。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語文教師持之以恒,把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及人文精神當成重點工作。
參考文獻:
[1]潘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20.
[2]常世明.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