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班級中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還肩負著班級教學的工作任務。隨著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班主任工作不僅是班級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有力保證,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新時期的教育強調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就意味著當前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要以此為基礎有序開展,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和初中教育的要求強化理論學習,樹立長遠的班級管理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細節管理,開展多樣化活動,完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教學;班主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7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60
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方向,為了促使教育工作更加契合時代發展的要求,2016年提出了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的當代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給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由小學到中學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也是各種習慣、思想價值、追求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非常關鍵。班級是對學生開展教育和引導的主陣地,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情況,根據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要求,班主任勢必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上做出相應的調整。筆者結合長期一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實踐,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希望能夠給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一、強化理論學習,樹立科學管理理念
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強調要與時俱進,因為時代在發展的同時,學生受社會發展影響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班級管理中的經驗主義思想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的育人要求,這需要班主任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強化理論學習,緊跟時代發展的要求,用科學的管理理念指導班主任工作。
一方面,班主任要知曉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核心素養是指初中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是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和學生具體培養目標以及教育實踐的橋梁,回答了中學階段“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問題,是對新時期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科學解讀,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和民主性特點。從內容上看它涵蓋了三大領域、六個具體方面、十八個具體要點,第一個方面是文化基礎,包含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第二個方面是自主發展,包括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第三個方面是社會參與,包含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這些內容詳盡、具體且操作性強,與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完全一致。所以它能夠成為當前初中班主任管理的理論依據,也能成為新時期初中教育的育人方向。
另一方面,要有效結合理論學習與管理實踐。理論的價值在于其對實踐的指導意義,班主任要重視理論學習,關鍵還要提高個人的思想認識,不僅要知曉理論,而且要思考理論的可行性和操作價值,最終要落實到任教班級,這樣才能實現理論學習的最大價值。同時,也要注意理論學習的靈活性,切勿教條主義。為了有效提升班主任理論學習的實效,班主任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要重視與其他優秀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交流,聽一聽其他教師的建議或者意見,這樣會使教師的理論認知更加深刻,把集體智慧集于一身,在用理論指導班級管理實踐的過程中針對性會更強,從而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二、樹立長遠目標,堅持過程管理、耐心育人
教育行業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項育人工程,需要時間與耐心。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耐心才能夠等到花開。從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來看,基本上與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密切相關,這需要初中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要樹立長遠的目標,不要太在意一時的得失,堅持過程育人,在陪伴與等待中助力學生成長。
(一)班主任三年工作要有規劃
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每天重復、煩瑣的工作很容易使班主任產生工作惰性,有時候甚至會茫然不知方向,這時班主任往往就成了“救火隊長”,工作被動,甚至會焦頭爛額,究其原因是對班級工作缺乏長遠規劃。正如諺語所說“對于一艘盲目行駛的船來說,所有的航向都是逆風”。因此,必須有計劃地做好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教師要根據初中生成長的規律以及養成習慣的過程制訂切合班級實際的發展規劃,在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新時期,要結合培養核心素養的內在要求制訂班級三年發展規劃,對于打造什么樣的班級、希望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要有目標,在這個基礎上班主任的各項工作才會有方向,班主任工作起來才會有動力。
(二)班級學期要有計劃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班級建設也是如此,需要在長期規劃的基礎上制訂短期發展目標,可以在學期伊始依據學校學期計劃在本班實際的基礎上制訂班級學情目標,以月為單位預設計劃,如學期伊始的養成教育、十月的愛國主義教育、十一月的學習方法交流、十二月的法治教育等,這些活動對于培養學生學會學習、責任擔當、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素養非常有幫助。
(三)班級每月要有目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初中階段的學生養成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也需要目標引導。從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來看,每個月都有符合學校的德育教育規劃,因此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班級特點制訂符合班級管理需求的工作規劃,如初一入學伊始的9月往往是養成教育月,班主任可以結合班級管理需要,把按時出勤不遲到、認真聽課不走神作為班級月工作目標,從21天就能夠養成習慣的角度來說,這一個月就能夠在幫助學生養成習慣上有所收獲。對于學生來說,他們也會了解班級工作重點,能夠慢慢適應班級管理要求,從而幫助學生成長與進步。
三、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需要學生參與,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自我教育與管理,對學生的成長來說非常有幫助,正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沒有自我的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通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能鍛煉學生,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對培養學生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這兩個方面的素養也非常有幫助。所以當前初中班主任要相信學生、適當放權給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方面,以學生為中心就要做好班干部隊伍建設。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力量,不僅能夠成為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助手,同時在班級中也起著榜樣示范的作用,對于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有重要影響。培養得力的班干部還能使班主任得到解放,減輕班主任工作的壓力。在建設班干部隊伍的過程中要把教師選拔和學生自薦結合起來,特別鼓勵學生自薦,這種經歷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成長。首先,教師要選拔品學兼優、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形成班級的榜樣力量;其次,要少指揮、多指導,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最后,要給所有學生提供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堅持全面育人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給每名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樣全班學生才能都得到鍛煉、獲得成長,班級發展才會“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發揮自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主導者的角色。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自主能力已經有了較大提升,但是身上愛玩的天性依然存在,真正成熟、穩重的學生相對較少,在看問題或者處理棘手問題時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對此班主任需要適時、適度對學生進行引導或幫助,尤其是當學生遇到問題或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時,班主任教師既要幫助學生舒緩壓力,同時也要教導學生如何處理問題才更科學、更有效,幫助學生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這對參與班級管理的學生來說是更大的收獲與鍛煉,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主人翁的作用。學生被調動起來,教師就獲得了“解放”。
四、注重細節管理,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
“萬丈高樓平地起”,細節決定成敗。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這一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渴望獨立、渴望被認可,雖然自尊心越來越強,但有時會有自卑和逆反心理;思維方面雖然有創新性、獨立性特點,但是考慮問題不全面,頭腦容易發熱;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別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這一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要從細節著手,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
具體來說,班級管理工作切忌簡單、粗暴,要注意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既要“管”也要“理”。所謂“管”就是一定要糾正學生已經出現的問題或者不好的苗頭,告訴學生對與錯的標準,引導學生分清是非,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素養;所謂“理”就是要疏導,作為班主任來說,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有平和的心態,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在日常工作中既要重視“亡羊補牢”,還要做好“防患于未然”,力爭幫助學生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交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習慣。為了減少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被動局面,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學會前瞻性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要像大禹治水把“疏”與“堵”二者結合起來,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特別是青春期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如逆反心理嚴重、異性交往過密等問題提前做好相應謀劃,重視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從而為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打好基礎。
五、開展多樣化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活動育人才能真正實現潤德于心的教育效果。開展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強調要創新教育管理方法,提升班級管理實效。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單純的說教很難深入學生內心,而且班主任教師說多了反而會讓學生感覺厭煩,所以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班主任要結合班級發展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或者體驗提升認識、增長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德育教育規劃設計一系列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主題活動。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班主任可以開展班級閱讀月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內、課外閱讀,在這個基礎上制作關于閱讀的手抄報、黑板報,給學生營造閱讀氛圍。之后再以“好書推薦”為主題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予以獎勵,發揮榜樣示范的引領作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重視抓好教育的契機開展活動,要給學生一定的儀式感,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例如,隨著國家日益重視五育并舉,勞動教育成了初中教育的必修課,開展勞動教育不僅需要班主任在班會課上給學生講解勞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勞動和家務勞動,如每年的植樹節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義務植樹活動,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感受勞動的不易,這樣學生才會理解珍惜勞動成果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這對學生來說比單純的說教更有價值。
六、完善評價機制,激勵學生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目標的提出意味著對學生的評價機制也需要進行調整。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評價還是側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并沒有全面看待學生。在評價依據上更多還是看重結果,而往往忽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這就會導致一部分學生不重視學習過程中的努力、不重視全面發展,也就無法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評價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導向作用,核心素養新內容的提出勢必要求教師要完善評價機制。
從評價內容上來看,要切實把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都納入整個評價體系,可以通過定期填寫學生成長記錄表的方式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最后再整合學年評價和畢業綜合素質測評。在評價方式上也要多樣化,可以把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和學生互評這幾個方面結合起來,既要關注結果,也要重視過程,通過公正、公開、公平的評價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形成正確的導向。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開展評價的過程中,評價并不是班級管理的目的,而是促進初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手段,通過評價樹立班級榜樣,也能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形成正能量的引領作用。
總而言之,新時期教育的新變化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新要求、新挑戰。班主任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提升管理藝術、優化管理方法、提升管理實效,切實在管理工作過程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學習和成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劇菊琴.當好初中班主任的幾點體會[J].內蒙古教育,2013(10).
[2] 魏占菊.初中班主任工作淺談[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1).
[3] 王志剛.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淺析[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1).
[4] 劉慶佐.淺談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
作者簡介:秦保炎(1982.1— ),男,漢族,河北沙河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班級管理、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