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
摘 要: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多媒體教學模式為代表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成為了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有力“法寶”。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多媒體美術課堂,具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的突出優勢,可以將相對靜態的美術內容以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圍繞著多媒體教學多種優勢的發揮展開闡述,希望對教師的教學實踐工作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美術;信息技術;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思維導圖
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美術教學在較長時間內處于一種邊緣化位置,學生的審美意趣和鑒賞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這與素質教育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當對構建初中美術高效化、現代化課堂予以充分的重視,并且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紅利,為學生展示更為廣闊、多元、精彩的美術世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雙向提高。
一、利用聲情并茂優勢,創設生活化情境
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有效運用,有賴于聲情并茂優勢的發揮,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課堂代入感、參與感、獲得感,并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美術核心內容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聲情并茂狀態下還有利于多元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內容的探究當中,沉醉于美術的熏陶里。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聲情并茂有數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與此同時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體悟生活的意識,促進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剪紙”時,這節課的美術內容圍繞著剪紙藝術的發展、傳承展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有著密切關聯性。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利用聲情并茂優勢,為學生做了生活化的課前導入,即“剪紙的產生和發展,與民間風俗有著直接關系,并且與實際生活關系密切,那么,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剪紙藝術品呢?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吧。”而后學生結合教材中涉及到的剪紙藝術,將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常見剪紙藝術品進行了課堂分享,進一步活躍了學習氛圍。與此同時,我引導學生對剪紙的制作方法進行了詳細研讀,為剪紙的制作、創新、傳承等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利用視聽結合優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有效運用,還有賴于視聽結合優勢的發揮,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將相對靜態的美術內容,多角度、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進而拓寬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基于此,教師應當將視聽結合優勢的發揮擺在突出位置,采用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蘊含在美術作品中豐富的人本精神,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方式深化學生的藝術理解程度。
例如,在學習“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時,這節課的美術內容圍繞著獨特的中國畫展開,有利于在視聽結合的環境中使學生直觀化的了解到中國畫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播放視頻的優勢,為學生播放了一段描述中國畫特點的視頻,其中說道:“中國畫先后形成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大畫科,分別強調以形傳神、已經表現、借物抒情等。”受此影響,學生的視覺感官與聽覺感官得到了顯著調動。而后我將教材中所包含的中國畫如《洛神賦圖》《步輦圖》《清明上河圖》等進行了集中對比闡釋,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進一步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勢與內容,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思維導圖優勢,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有效運用,同樣還離不開思維導圖優勢的發揮,在此基礎上能夠使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到不同美術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的體系化、整體化學習思維得到培養,并且促進學生創作靈感的產生,讓美術作品根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基于此,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中包含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為美術核心素養的切實提高創造有利條件。
例如,在學習“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時,這節課的美術內容具有一定的體系化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引導學生總結過往學習的美術作品內容,在總結、梳理、歸納后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與此同時我根據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為學生展示了思維導圖,包括“年畫、剪紙、玩具、雕塑、皮影”等,為學生體系化學習思維的培養做了鋪墊。與此同時,我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中涉及到的民間美術藝術品與圖文結合的內容,進行了高質量的對比學習,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美術視野,還讓學生從多樣化的美術作品中尋找創作靈感,并將靈感付諸實踐,將“從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深化認識”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總而言之,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美術的教學效率與質量,不僅是順應新課程改革趨勢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鑒賞水平的必然選擇。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突出優勢,引導學生在可視化、多元化的環境中調動學習積極性,為實現美術學習有效性的實質化提升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亞柏.淺析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美術教育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23)
[2]王永紅.淺談多媒體與初中美術教學的整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