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文 翁發淋
摘 要:數學是高中教育階段中難度系數相對偏高的學科,學生無法依靠個人的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只有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及合作,才能夠更好地解決自身的薄弱點,真正實現揚長避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在數學交流中的真實情況,分析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針對性地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及方向,在全面優化改革的過程中逐步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水平,確保學生能夠全程參與,獲得更多的靈感和頓悟。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數學交流;問題現狀;優化策略
新課改要求教師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礎,積極倡導現代化的學習方式,真正實現與時俱進和對癥下藥,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及合作。數學學習共同體的構建非常關鍵,教師需要適當放慢課堂節奏,了解學生的學習薄弱之處,讓學生能夠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及溝通,確保學生全程參與整個數學學習的全過程。這一點對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打造品質課堂和高效課堂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學生也能夠在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深入體驗不同的課堂情境,迸發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交流的問題現狀
在對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進行分析時可以看出,有的教師對數學交流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充分,沒有著眼于學生的自主體驗、內部交流以及學習共享調整教育教學思路和策略,仍然按照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一以貫之,學生存在思維斷層的問題。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比較有限,過于注重自身的主觀判斷,存在全權包辦的問題。學生無法真正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難以經歷整個數學探究的全過程,個人的創新能力和數學思維不夠理想。教師過于注重自身的權威地位,與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隔閡,數學知識、數學體驗和解決問題心得上的交流無從談起,受到了極大的束縛。有的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合作學習的意愿和動機,難以真正的與他人共享學習的成果以及樂趣。這一點違背了素質教育改革的初衷,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索。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交流的優化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地位,強化學生自主體驗
數學交流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強化學生的思想認知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學生也能夠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逐步構建完善的思維框架和體系。教師需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態,引導學生自主建立數學思想和數學概念。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進課堂學習之中,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主動結合個人的社會經驗和知識積累解決問題,做出正確決策。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體驗生活之中的數學,進一步了解數學的社會價值及意義,將學生的自主體驗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內容的真諦和本質。生活化元素的融入非常有必要,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眾數時,教師可以展示某一個商店在一個月中所賣出的鞋子的數量,分析不同尺寸鞋子的具體銷售情況,讓學生得出最終的答案。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在主動統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主動實現數形結合。這種教育教學模式對強化學生的知識印象,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體驗知識探索的全過程,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其中,了解數學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思維斷層,教師需要讓學生全身心體驗數學知識的本質,鼓勵學生全身心參與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具體過程,通過這種形式來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鼓勵學生互相交流
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非常有必要,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會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放下身段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溝通。讓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嘗試不同的思維方式,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越來越深,個人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數學知識的交流、數學體驗的交流以及解決問題心得的交流是重點,教師需要抓住數學課題的主干,以數學知識的交流為基礎,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比如在與學生共同分析中位數和眾數時,教師則可以營造民主寬松平等的對話交流氛圍,讓學生結合個人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個人的真實想法,主動理順思路,聽取他人的意見,扮演好聆聽者的角色,這一點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和規律。數學體驗的交流十分強調學生的自主認知和情感收獲,教師需要將情感體驗和知識學習相結合,讓學生著眼于某一個具體的概念進行反復探索,自主剖析個人的情緒以及感受。在大膽分析、客觀評論以及細心欣賞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個人的情感體驗能力和水平,有效規范言行舉止,規避各種負面情緒和消極心理。
(三)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引導學生共享反思
新課標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更加嚴格,要求教師逐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打破教學常規以及專業壁壘,讓學生能夠完成難度系數偏高的學習任務,主動與他人進行合作及共享,真正實現揚長避短和共同進步。在互相交流學習信息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主動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含義,實現優質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真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合作學習和共享成功非常關鍵,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自由分工、激烈討論、共享集體智慧。大部分的學生希望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以及喜悅,教師則可以堅持賞識教育、啟發教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實現自主反思、大膽總結,避免在同一個問題上反復犯錯。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交流非常關鍵,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關注對當前教育教學現狀的有效分析及研究,掌握數學教育的重點。以體驗、交流、共享為基礎,實現這三者的有機結合,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方式逐步強化學生的親身體驗,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思維框架和體系。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整個創新創造的全過程,學會主動大膽地與他人分享個人的心的體會以及收獲,這一點對打造學習共同體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叢昌平.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的現狀及策略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6(5):2.
[2]沈建成. 高中數學課堂導入設計的現狀分析和優化策略[J]. 數學教學通訊, 20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