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學校不僅僅重視學生學科知識的教學,還尤為注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期望促進其全面發展?,F階段,音樂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日漸凸顯,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合唱教學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有利于音樂教學活動的深化。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應用策略
音樂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音樂興趣,為學生未來在音樂道路上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基礎,更是學生在枯燥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以調節身心、放松精神的有效方法,同時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及優秀的品質也可以熏陶學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音樂中的合唱教學更是對學生團隊意識及合作能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一、創設音樂合唱情境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實現強化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根本目標,需要以加強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提高 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為基礎方向,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合 唱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合唱學習效果。很多學生在合唱學習過程中不能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其根本原因在于無法體會合唱情境,無法深入理解音樂合唱的知識和 方式。在此背景下,音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音樂合唱情境,幫助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充分體會合唱學習的主要意義,全面提高學生的合唱學習效果。例如,小學音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合唱教學方案制訂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相關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體 會歌曲中雄壯神氣的進行曲風格,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在 既定的學習情境中,利用自身飽滿的熱情及奮發向上的 情緒對歌曲進行合唱表演。對此,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相關教學情境,通過播放歌曲伴奏的方法,促使學生體會歌曲中的節奏和運動,促進 學生合唱學習效果及合唱實踐水平的提升。因此,從小 學音樂合唱教學效果提升目標角度進行全面分析,利用 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合理化的教學情境,是非 ??茖W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加強基礎發聲訓練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 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根本重點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科學的發聲方式及良好的發聲技巧。這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條件,更是提高合唱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所在。在小學音樂基礎發聲訓練方案制訂過程中,音樂教師要重視結合學生的實際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構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姿態、正確的發聲方法完成合唱。例如,小學音樂課程《白鴿》合唱教學方 案制訂過程中,音樂教師要加強重視基礎發聲訓練教學工作,使學生可以通過律動體會歌曲節奏,模仿《白鴿》歌唱方式,從而為學生音樂基礎發聲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及合唱學習水平。與 此同時,在基礎發聲訓練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根 據歌曲旋律中所運用的音階級進的方式,充分體會其中 上升下降的清晰旋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音準和音樂節奏,并提高學生的基礎音樂學習水平及合唱學習效 果。因此,在小學音樂合唱課堂教學方案制訂過程中,加 強重視基礎發聲訓練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三、重視分層教育模式
在小學音樂合唱訓練方式構建過程中,如果始終延續傳統單一化的訓練模式,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降低教學效率,導致整體教學效率無法提升。多樣 化且分層式的教育模式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突破乏味的傳統學習方法,給予學生十分新穎的學習體驗,還可以根據學生的 實際學習情況制訂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保障分層教育方 法對于學生的多方面影響。分層教育模式在小學音樂合唱訓練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基礎水平、基本教學目 標等多個角度來體現。其中以學生基礎水平為核心的小學音樂合唱訓練方法構建過程中,需要加強分析學生的 基礎音樂水平,為學生制訂科學化的分層教育方案,推動實現全面提高學生音樂合唱能力的教育目標。例如,小學音樂《我們的田野》合唱教學方案制訂過程中,為了 全面提高合唱教學效果,音樂教師需要加強分析學生的 基礎水平,根據學生對于延音線的演唱方式和合唱技巧的掌握水平等進行分析,為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合唱學 習要求,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音樂水平進行不斷 提升,全面掌握合唱學習過程中呼吸的科學方法。除此 之外,分層式教育模式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的充 分體現,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等多個方向進行合理分層和 探究,推動實現提高學生綜合合唱水平的教育目的。
四、加強管理合唱秩序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屬于集體性活動,很多學生 在此類型活動參與過程中,常會出現較為興奮的情緒,這是由學生基礎身心發展特點而造成的。合唱教學過程 中行為及表情管理是教師需要重視的關鍵問題,要以合 理的方式管理合唱秩序,從而增強音樂生合唱教學效果。對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表情管理、聲 音控制、呼吸控制等多項方式促進秩序,維持效果。除此 之外,為了實現強化合唱秩序管理的發展目標,小學音 樂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化設計課堂結構的教育模式,促進 實現秩序管理目標。由于小學音樂合唱課程教學體系與 其他學科具有較強的差異性特點,在具體課堂結構設計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加強應用動靜結合的教育模式,促使合唱教學課堂結構具有樂段式的結構。這種課堂結 構方式的構建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合唱秩序管理效果,還 可以通過靈活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動靜結合過程 中全面掌握合唱學習的重點技巧,提高學生的合唱學習 水平。例如,小學音樂《共產兒童團歌》合唱教學方案制 訂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動靜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 生構建靈活化的課堂結構,幫助學生充分體會歌曲中的情緒變化,感受其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同時促使學生 全面體會合唱學習的樂趣,推動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發 展目標。
五、設計多樣教學方法
科學、新穎且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提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音樂教師將創新化的教學方法應用至具體合唱教學過程中,可以全面豐富學生 的體驗及主觀感受,同時促使學生通過多角度不斷提升 合唱學習水平。為了保障教學方法應用的新穎性及多樣 性特點,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為學生制訂微課教學方案,從而豐富合唱教學方式。例 如,小學音樂《幸福花兒開心上》合唱教學方案制訂過 程中,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合唱學習效果,使學生在 合唱過程中充分感受柯爾克孜民歌熱烈歡快的情緒,并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結合微課教學方法,將音樂中的重點元素突出體現,使學生直觀感受歌曲中出現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 符的具體掌握方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合唱學習效果,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是最重要的教學部分,它可以使小學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對于自己的毅力也有較大的提升,使其在未來發生困難時可以勇敢面對。目前教育中人們對于綜合素質培養極為看重,音樂課對于學生配合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合唱更可以使這一作用加深,因為合唱作為集體演奏它需要每一位學生有著較強的配合能力與節奏掌握能力,因此只有教師細心的教導才可以使小學生合唱作出最理想的狀態。
參考文獻:
[1]馮婉斯.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0):220-221.
[2]孫藝.親近合唱,感受和諧之聲——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21(33):27-28+31.
[3]劉小青.探究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10):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