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
摘 要: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能夠展現富有數學文化課堂的獨特魅力,由此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有效學習中樹立正確學習觀念,進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文章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必要性出發,探討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文化;有效融入;策略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奠基階段,在該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自我控制力以及自我約束力差的特點,在教學中重點對學生的正確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進行培養,以此來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而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中的融入,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以及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數學在人類文明的進步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以及生活應用的重視程度。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正確認識數學文化的積極作用,要做好科學的融入安排,以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必要性
(一)符合小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
數學是小學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發展的作用十分突出。但不可否認的是,受到數學知識抽象性過強的影響,當前不少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排斥心理比較嚴重,更不用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了,這就導致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受到了影響。而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升數學課堂的吸引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因此,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和自我發展需求。
(二)滿足數學教學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處于不斷發展之中。所以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教學目標,學生數學文化底蘊的提升也成為了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內容得到了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數學思維都得到了拓展,這將有利教學這兩款的提高,促進數學學科教學的良好發展。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大量數學文化內容,為抽象、乏味數學定理和公式披上了具象化的外衣,在趣味課堂中構建的作用十分突出。一般來說,數學文化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教材某一部分,而是會與教材理論知識緊密結合。所以,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明確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文化素材,要對其進行深挖與合理應用,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數學文化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對教材深挖的過程中,可將古人研究車輪的數 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然后利用多種不規則圖形和圓進行 比照,讓學生對圓獨有的特性進行深入理解。利用數學文化進行教學,學生對于圓的認識更加感性且全面,同時也為學生接下來對圓周長以及面積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再如,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相關內容時,涉及到了小數的悠久歷史,所以教師在深挖教材之后,可以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講述小數的發展歷史。通過對我國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以及元朝朱世杰故事的講解,學生對于小數由來以及相關文化的了解,不僅民族自豪感大增,而且學習興趣極高,為學生接下來課堂知識的理解打好了基礎。
(二)利用數學文化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除了進行教材中數學文化的挖掘與合理應用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其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為牢固,進而提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效果。
例如,教材中有“你知道嗎?”模塊,教師可以在課后以該模塊為切入點設計數學教學活動。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課的“你知道嗎涉及到了“七巧板”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先對七巧板的由來進行介紹,在學生對七巧板的玩法進行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后為學生預留拼七巧板 的小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真切感受七巧板中蘊含數學文化的魅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自己搜集與數學文化相關游戲的任務,并在課堂中分享自己的成果,以此來逐步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課后探尋數學文化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數學文化素養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也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文化、利用數學文化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等方面入手,提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融入效果,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鄒金蓮.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J].讀寫算,2018,(35):168.
[2]張玉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J].科學咨詢,2020,(28):194.
[3]薛祖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J].新課程,2020,(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