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慈蕓
【摘? 要】對小學生來說,核心素養的發展是當前的教育重點,而想要落實這一教育目標,就需要真正落實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繪本就是一種符合新教育教學理念的有效工具和資源。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工具和資源,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首先概述了繪本閱讀的定義和特點,其次就其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最后分析了應用策略。
【關鍵詞】繪本閱讀;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全面發展
有專家指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一些實踐經驗也顯示,繪本對孩子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核心素養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積極利用繪本這一閱讀工具,從多方面、多角度鍛煉學生和啟發學生,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繪本閱讀的定義和特點
繪本即圖畫書,不同于普通的插畫書,它是用圖文結合來展現情節、敘述故事的圖畫書。繪本的圖畫是情節連貫、風格統一的,其中穿插一些文字進行輔助說明,而文字也是精練生動的。
繪本擁有趣味性、生動性的特點。從閱讀內容來說,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以兒童繪本為主。兒童繪本的畫面精致考究、內容充滿童趣,不僅簡單易讀,而且取材于兒童熟悉的題材,從兒童的視角展開論述,符合兒童的閱讀偏好,能夠快速獲取兒童的親近感。從閱讀形式的角度來說,不同于常規書籍,兒童繪本的形式非常多樣,以立體繪本為例,能將畫面通過立體的形式展現,更加生動有趣。
繪本擁有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特征。相對于普通書籍,繪本的文字并不多,但是這些文字需要跟圖畫高度配合,才能連貫自然地展現情節,將讀者帶入情境。因此,優質的繪本文字不僅能帶給讀者較好的閱讀體驗,還擁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除此之外,圖畫能展現出藝術性特征,圖畫不僅要風格一致、情節連貫,還需要生動逼真、具有創意、融入情感,才能打動讀者。
二、繪本閱讀如何提升核心素養
(一)提升學生文化底蘊
許多繪本會以經典文學作品作為依托,如《格林童話(經典彩繪本)》《安徒生童話(經典彩繪本)》。除了童話故事,還有一些中國傳統故事類繪本、寓言故事類繪本、歷史文化類繪本等。小學生在廣泛閱讀這些基于經典文學作品創作出的繪本以后,不僅知識面能得到進一步拓展,而且文化素養能得到提升,能夠在字里行間感受到美好思想。
(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繪本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視角感知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地參與閱讀。小學生不僅要領悟文字中表達的含義,還需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這就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聯想能力、情緒感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起到了鍛煉作用。學生在持續的閱讀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多種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多種潛力都能得到激活。
(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兒童繪本會以兒童視角、圍繞兒童的生活來進行創作,題材也非常廣泛,除了經典文學、歷史文化類的繪本,還有科普類的繪本、生活小知識類的繪本等。學生在閱讀這些繪本的時候,能不知不覺地掌握一些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方法。學生在養成閱讀繪本的習慣以后,就能形成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并掌握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生活和學習中一旦產生任何問題,都能通過閱讀書籍來自主尋找答案,這對促進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幫助小學生構建更全面的精神世界,形成更完善的人格,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四)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兒童繪本中會有一些愛國題材、社會法制、親情友情等方面的內容,這些題材的繪本不僅能讓小學生開拓眼界、鍛煉能力,還能傳遞一些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小學生在閱讀之后能逐漸產生民族意識、社會法制意識,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社會的一分子,肩負著一份社會責任。與此同時,小學生也會認識到自己對身邊的親人、朋友也是有責任的,對自己在身邊的人中扮演的角色有更清晰的認識。在有了這些認識以后,小學生就能更關注、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關注、關心社會上發生的事,并去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讓身邊的人、讓社會變得更好。
(五)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繪本圖文結合的特點,能構建一種全新的閱讀模式和閱讀體驗,為小學生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同時也能啟發小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繪本相對于純文字的書籍,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小學生通過了解繪本的多種形式,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原來書是可以這樣的!”從而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鍛煉創新思維。其次,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大量的圖畫能幫助學生進入情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三、繪本閱讀的應用策略
(一)深情導讀,引入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領學生展開繪本閱讀時,要時刻認識到需要依托繪本閱讀達到什么目的。繪本閱讀的目的就是要調動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在發展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也非常關鍵,但是這個作用是引導和輔助,而不是主導。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之前,可以通過深情導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讓學生通過視聽雙聯動,更快速地進入繪本中的故事情境,獲得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從而進入一種專注閱讀的狀態。通過這種方式,能提升小學生進入閱讀狀態的效率。教師要讓小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好的閱讀方法,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如果難以快速進入閱讀狀態,就可以通過朗讀文本的方式來激發自身的情感、提升專注力。
(二)圖文共讀,激發興趣
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要讓學生快速熟悉和適應繪本這種讀物,快速掌握繪本的閱讀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利用繪本來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發展核心素養。繪本不是簡單的看圖說話,也不是單純的讀文字看圖。繪本的圖中蘊含豐富的內容,同時具有審美價值,是值得反復觀看欣賞的,有些繪本從封面就開始講故事。而文字與圖畫相融相生,文字看似簡單,其實高度概括內容,非常精練,值得反復閱讀。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一方面要讓學生產生圖文共讀的意識,并引導學生去體會繪本中是如何巧妙地進行圖文結合的;另一方面,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去體會,而不是急著去說明和詢問。
(三)引導猜想,促進想象
繪本的圖畫多、文字精練,許多單獨的圖畫、文字能留給學生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就需要將這種獨特優勢利用起來,結合圖畫或者文本的特點,穿插一些問題作為引導,引導學生猜想繪本的內容,鼓勵學生進行簡短的看圖寫話、結合文字進行擴充或者續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能逐漸掌握一些發揮想象力、將想象力轉化為創新思維的方法,不僅創作意識得到了提升,而且創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四)教授方法,自主閱讀
想要真正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像播種一樣,激發學生的成長欲望,讓學生自己去發芽和成長。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授之以漁,教授學生閱讀方法,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而不能讓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堅持獨立閱讀完成一整本繪本對一些小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挑戰的事,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做閱讀計劃、如何做閱讀筆記、如何做閱讀總結、如何寫讀后感。
與此同時,在進行細讀精讀、閱讀理解等深入性的教學時,教師也要注意以教授方法為主,即使是結合案例,這個案例也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要通過案例讓學生真正知道要帶著什么樣的目的去進行細讀精讀,讓學生逐漸掌握如何分析繪本圖文的邏輯結構、文本內涵等。
(五)品味語言,升華體驗
繪本中的文字往往具有點睛之筆的功效,當學生沉浸在生動有趣的圖畫中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關注和分析文字部分的應用。一些學生雖然閱讀了文字,但是往往忽視了文字的作用,認為圖畫才是繪本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隱去部分文字,看看如果沒有這些文字,只有圖畫,會是什么效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認識到文字對傳遞信息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體會繪本中文字的恰當之處。與此同時,繪本的質量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范圍,并在閱讀時去比較不同繪本中的文字運用,引導學生去賞析語言,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語言感知能力和文字鑒賞能力。
以《南瓜月亮》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這本繪本的文字簡短,卻非常生動、不可或缺。文字不僅能讓圖畫連貫起來,而且對渲染氛圍、推進故事情節、引導讀者抓住圖畫重點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只看圖片,再閱讀文字,以此來進一步感受文字的作用和價值。
(六)聯系生活,感悟內涵
兒童繪本是以兒童的視角展開創作的,除了能帶給人無限想象和人生哲理的超現實故事,還有一些繪本故事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在進行這類的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結合自身的生活去回憶和思考,進一步感悟繪本的內涵,并將其中的道理提煉總結出來,在生活實踐中去驗證和反思,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責任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方形的蛋》繪本故事發生于福洛克的一個農場里,這本繪本雖然講的是雞鴨鵝的故事,但是屬于現實主義題材。因為它不僅通過擬人的方式、虛構的故事來詮釋現實中人性的虛榮,同時也講述了因為虛榮而撒謊、撒謊以后非常緊張窘迫的心理過程,最后,也描述了實際上其他人并沒有那么關注你的心理,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平時的談論只是一種茶余飯后的消遣。學生在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回憶自己和他人的虛榮心理,并結合這個故事進行反思。
四、結束語
綜合上述內容可以得知,繪本閱讀能通過提升文化底蘊、提高學習能力、促進健康成長、培養責任意識、鍛煉創新思維等路徑來提升核心素養,從教學策略的視角而言,教師可以采用深情導讀、圖文共讀、引導猜想、教授方法、品味語言、聯系生活等方式來充分挖掘繪本價值,落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惠娟.淺談如何巧用繪本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以小學語文二年級為例[J].學苑教育,2019(4):76-77.
[2]邱美珍.小學低年級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初探[J]. 考試周刊,2019(28):91.
[3]管嫣菁.繪本共讀——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J].寫作,2016(20):13-14.
[4]劉梅.開啟語文殿堂的鑰匙——低年級閱讀教學方法淺談[J].語文天地,2019(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