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愛平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需要避免運用傳統(tǒng)單調的練習模式,而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實際表現,引入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增強學生對此項運動技巧的掌握效果,實現對學生全面素質的鍛煉。教師在帶領學生訓練的同時,要給予學生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在師生互動之下推動學生運動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立定跳遠;教學方法
一、立定跳遠概述
立定跳遠是跳遠運動當中的一個類別,因為這項運動的把握方法比較簡單,涉及到的各種動作技巧也比較基礎,所以適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與學生的能力層次相符。立定跳遠涉及到的技術要領主要為:在短暫助跑后,單腳起跳騰空,確保上半身直立,依靠大腿擺動發(fā)力,確保大腿向上擺,起跳腿屈膝向前擺,起跳腿逐步朝著擺動腿靠攏,并在空中形成一種蹲踞狀態(tài),落地之前小腿積極向前伸直,實現穩(wěn)定落地。對學生進行立定跳遠訓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跳躍能力,促進學生的下肢發(fā)育,提高肢體運動的靈敏性和關節(jié)的靈敏度。另外,不少學生在初步學習這一運動時,會遇到較大的難題,通過反復訓練以及教師的指導,可以讓學生逐步突破困難,養(yǎng)成勇敢堅強,敢于挑戰(zhàn),不怕挫折的良好品質。所以立定跳遠是鍛煉學生運動能力的途徑,同時也是增強學生心理素質,推動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有效保障。
二、小學體育課堂的立定跳遠教學方法
1、引入趣味游戲
在跳遠教學中融入游戲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跳遠的技能,對跳遠進行練習。跳遠中的助跑、起跳、騰空、落地等技術,都需要教師合理、巧妙地設計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進行跳遠學習。使學生了解跳遠的基本要領,最終可以正確的跳遠。在起跳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先不用考慮手部的擺放位置,先感受騰空跳躍的感覺,使學生從中體會到跳遠的快樂。在學生感受完畢后,體育教師可以對具體的姿勢做出具體的要求,使學生漸漸對助跑、起跳、落地的相關動作要領有所掌握。
例如,在進行練習騰空跳躍練習時,為了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跳躍姿勢,就可以用“小青蛙”的跳躍姿勢來進行講述,進而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了解騰空跳躍的姿勢,在學生進行練習時,要時常激勵學生,當學生的姿勢或者理解出現錯誤時,教師也不要對其一味提出批評,而是要耐心地糾正錯誤,并鼓勵學生,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跳遠的練習中。
2、制訂訓練計劃
教師經常會忽視有可能對立定跳遠的造成影響的一些因素,立定跳遠是一個能夠直觀體現學生身體各項素質水平的運動項目,如肢體靈敏度、平衡能力、協(xié)調性等。多數體育教師在實際訓練教學中經常會運用集中加強訓練的方法,把學生集中到一個時間地點展開教學,并且會在訓練的時候提高訓練量與訓練強度,這樣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解決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在展開訓練計劃的時候,應該加入一些能夠達到輔助效果的訓練項目,運用多樣化的訓練模式,進而提高訓練效率。另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能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使訓練方式更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
3、創(chuàng)設懸疑情境
在小學體育蹲踞式跳遠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圍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來設定教育目標、教育方案、教育內容、教育活動,提高小學生參與蹲踞式教育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小學生自身的好奇心與探究愿望較為強烈,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設定懸疑化的體育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課堂正式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了解什么是蹲踞式跳遠嗎?接下來老師給你們展示一個視頻。”在視頻中是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的蹲踞式跳遠動作,在視頻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視頻中找不同,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男生是單腳起跳單腳落地,但是女生是單腳起跳雙腳落地,之后教師要再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哪一個動作是正確的嗎?”利用信息技術片段來制作懸疑,能夠讓學生能夠認真、專注投入蹲踞式跳遠動作學習之中,這樣才能夠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學生在互動、探究、交流中,加深對蹲踞式跳遠動作的記憶與理解,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與學習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協(xié)調發(fā)展。
4、巧用信息技術
在當今信息發(fā)達的時代,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對學生展開相關體育教育,讓學生從視頻中觀察并學習動作要領。目前,我國體育教學方面對微課的應用并不理想。當成績要求加入體育成績的時候,體育教師則是有針對性地對考試科目進行重復性練習,這會讓學生感到單一、枯燥,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體育教學中的立定跳遠項目,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姿勢是否正確會影響實際成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可以進行慢動作示范,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會存在差異,教師可應用微課教學解決此類問題。
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專業(yè)運動員的跳遠視頻,播放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動作進行分析,學生第一次觀看后,想要領悟立定跳遠的要領可能比較困難,因此教師需要進行第二次播放或者多次播放。在第二次播放的過程中,可以放慢播放速度,讓學生對下膝、擺臂及跳躍等多個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進行仔細觀察,因為是對一個完整的動作進行慢放,全方位地展現動作,不會存在動作不連貫的問題,學生的理解也不會出現重大偏差。第二次播放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是否能夠看懂,如果學生還是不太理解,可以再次播放視頻,如果學生能夠掌握動作要領,教師就可以進行分組教學并讓其討論,討論的內容是立定跳遠的前期準備以及動作要領。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各抒己見,吸取他人的經驗進而發(fā)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并在總結后讓學生進行實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跳遠動作要領的體會,從而進一步掌握要領,加深印象。
三、結語
立定跳遠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體育科目,在立定跳遠教學中,結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融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和學習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提升整體體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鳴. 淺析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J]. 青海教育,2020(1):69.
[2] 孫飛.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教學方法的研究[J]. 新課程,2020(43):35.